APP下载

周麦2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0-08-15王世刚

种业导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周麦播量抗病性

王世刚

(周口市种子管理站,河南 周口 466000)

周麦24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以周麦16号为母本、陕优225为父本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在河南省区域试验、生产示范中,表现高产、优质、多抗、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于2009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2。

1 特征特性

1.1 植物学特性

周麦24号生育期226 d,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幼苗半直立,苗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晚,两极分化慢;株高84 cm,株型紧凑,旗叶宽大直立,茎秆弹性强,抗倒性较好;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长方型穗,短芒、大穗,均匀,结实性好,籽粒半角质,饱满。平均每667m2穗数39.5万,穗粒数36.1粒,千粒重42.8 g。

1.2 抗病性

2009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对白粉病中感,对纹枯病中抗,对条锈病中感,对叶锈病中抗,对叶枯病中抗。

1.3 品质分析

2008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5 g/L,粗蛋白质含量15.15%,湿面筋含量27.0%,降落值458 s,吸水量54.0 ml/100 g,形成时间8.9 min,稳定时间14.3 min,沉淀值63.5 ml,出粉率71.5%。

2 产量结果

2.1 区域试验结果

2007-2008年度河南省高肥冬水Ⅰ组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49.3 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3.11%,差异不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1位。

2008-2009年度河南省冬水Ⅰ组区域试验,12点汇总,平均每667m2产量499.5 kg,比对照周麦18减产0.79%,差异不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5位。

2.2 生产试验结果

2008-2009年度参加河南省高肥冬水2组生产试验,10点汇总,平均每667m2产量537.5 kg,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0%,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

3 栽培技术

3.1 播期与播量

周麦24号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左右。黄河以北可在10月上旬播种;黄河以南除稻茬麦区外,可在10月中上旬播种。适时早播更能发挥其增产潜力。

每667m2适宜播量7~12 kg。高肥水、早茬地每667m2播量7 kg为宜,播量过大群体过高,易引起后期倒伏和病害严重发生;中肥水、中晚茬地每667m2播量12 kg为宜,以保证足够的群体和成穗数。

3.2 主要田间管理措施

一般全生育期每667m2施肥量为:纯氮12~14 kg,磷6~10 kg,钾5~7 kg,硫肥、锌肥均为3 kg。磷、钾肥和微肥一次性底施,氮肥底肥与追肥的比例为5∶5,拔节后期进行追肥。

应在返青至拔节前喷药1~2次防治纹枯病;中后期进行一喷三防,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喷雾,重点防治白粉病和穗蚜2次;为促进灌浆提高粒重,每667m2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00 g。

3.3 适宜区域及产量水平

适宜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每667m2产量水平一般在500~650 kg。

猜你喜欢

周麦播量抗病性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
小麦品种周麦16的遗传构成分析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5个周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及其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不同播量对新麦26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