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重组打造绿色认证旗舰

2010-08-15秦萍

中国船检 2010年1期
关键词:船级社检验服务

本刊记者 秦萍

陆上检验与认证是中国船级社(CCS)打造“陆上船级社”的重要业务领域,也是实现CCS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2008年4月,为适应产品检验和认证业务的快速发展,发挥CCS在检验认证业务领域的经验和技术优势,CCS对其认证业务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性重组。原业务单一的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CSQA)被优化整合为集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工业产品检验、集装箱检验四大业务为一体的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CCSC)。一年多来,CCSC依托CCS的品牌效应,利用重组平台,实现华丽变身,为打造中国认证业民族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源整合谋更大发展

船级社由传统海上业务领域向陆上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陆上业务体现的是船级社的竞争力,影响着船级社的可持续发展。在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陆上业务逐渐超过了海事检验业务。事实上,国际著名船级社很早就开始了由水向陆的战略重心转移,把海事管理经验移植到陆上各个产业。特别是金融危机重创航运、造船业,未来一段时间各船级社新造船检验和营运船检验等传统的水上业务将大幅萎缩,陆上业务将成为各家船级社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在认证业务领域,法国船级社(BV)参与制定了ISO9000标准及一系列行业标准。在其2008年25.5亿欧元的总收入中,营运船舶检验收入只占13%,新造船舶检验收入占11%,产品认证业务占11%,健康、安全、环境体系认证占10%,此外,工业部占19%,建筑部占18%,服务贸易占6%、消费品占12%。可见,BV的海事检验还不到其全部业务比重的1/3。挪威船级社(DNV)也是世界上领先的认证机构和注册机构,在全世界发放了70000多张证书,是世界500强公司的首选认证合作伙伴。除了船舶及船用产品检验外,还有资产管理、认证、检验、检测、审核、咨询、监理、评估、培训和贸易等业务。其认证业务占其全部业务的30%。

中国认证领域也是国外船级社近年来热衷的目标。美国、法国、挪威、德国、英国、希腊、韩国、日本、波兰、印度等众多国外船级社的陆上认证检验业务都已进入中国,在中国广设分支机构,大举开展认证业务。他们在中国的航天航空、海事船舶、电力电气、石油天然气、设备工程、运输物流、建筑、汽车各个领域极其活跃,进入的行业都是产值高、利润大的支柱型产业。

在我国,认证认可制度是最早从国际上引入的规则之一,保持了与国际的同步发展。认证认可工作已经全面覆盖了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主要领域,认证认可评价结果被社会各方面广泛采信。到2009年11月底,经CNAS认可的认证机构123家。但由于我国认证认可行业历史短暂但发展迅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个别认证机构因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一味扩展专业领域,申请资质抢占市场,跑马圈地而忽视了修炼内功,导致认证机构应有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缺失;而一些企业,把认证的证书作为进入市场的一个敲门砖,认证的有效性并没有真正得以体现。认证市场上行业壁垒、行政干预、弄虚作假和压价竞争的问题仍有出现。虽然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对认证市场秩序进行了整顿规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些痼疾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还需要整个业界的共同努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认证认可行业期待高质量、高水平、规范化、法制化的全方位服务和中国自己的民族认证品牌。

与此同时,传统的船舶产业在做大做强主业的同时,也发挥自身工业门类齐全技术领先的优势向陆上产业进军,强力拓展非船产品市场。中船重工开发和推出的产品有风电、核电、新材料、轨道交通、蓄电池、大型钢结构、港口机械、烟草机械、自动化物流系统、采煤装备等数百种。中船集团也积极发展集装箱、大型钢结构、冶金设备、陆用柴油机组、压力容器等非船业务。他们亟需相关的认证认可服务,也希望CCS能提供相关服务。CCS大力拓展陆上检验与认证业务,使得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而相关政府部门对CCS亦寄予了厚望。

CCS副总裁、CCSC副董事长孙峰认为,体系认证与产品检验和认证的融合是大趋势。这种变化趋势赋予了中国认证业难得的战略性的市场机遇,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而CCSC的重组正是体现了这种思路。CCSC重组一年来的不俗表现,验证了CCS战略性决策是正确的,时机也是恰当的,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孙峰表示,任何一家认证机构若想进一步做大做强,都必须解决发展方式的问题。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是个典型例证。该集团重组于2007年3月,以检验、鉴定、认证、测试为主业,拥有43家一级子公司、160家二级分公司和5家合资公司,国外设有27家一级公司和代表处、9家二级海外分支机构,全资、控参股以及合资实验室42个,成为中国检验认证机构的航母。而挪威船级社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消费品测试、检验和认证公司之一——Intertek集团的认证合作也可圈可点。挪威船级社拥有全球领先的体系认证机构,Intertek则是在产品认证、测试和检验方面的领先者。这两个品牌机构的联合,可谓优势互补,强强联手。他们都欲借力对方,实现自己做强的梦想。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为各个行业在优化资源、重新整合基础上开拓市场、应对危机带来了新的契机。孙峰表示,CCS认证服务和工业产品检验等业务的整合符合当前发展的大趋势,对满足市场需求,发挥CCS优势,更好服务于相关行业,促进行业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以全方位服务打造民族品牌

2009年是CCSC重组后全面运营的第一年,也是贯彻落实CCS战略部署的关键一年,还是认证和检验业务遭遇金融经济危机严峻考验的一年。

在重组前,质量认证公司单一从事体系认证,而工业产品检验与认证由CCS产品处负责。业务的分散导致CCS已有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不能充分发挥,没有形成合力。虽然CSQA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认证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但与其他船级社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重组后,在整合体系认证、产品认证、产品检验、集装箱检验四大业务的基础上,依托CCS强大的技术资源和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CCSC将船级社国际化的管理制度及检验模式,从船舶领域复制到陆上更广阔的经济领域,以全方位服务,全力打造认证与检验领域的民族品牌。

大考之年,CCSC带给我们的是重重惊喜。

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总经理黄世元表示,通过重组,依托CCS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CCSC在构建陆上检验与认证业务的服务框架体系基础上,通过拓展服务范围、扩大服务内容和转变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规范、更系统的检验与认证服务。同时,CCSC自身服务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

体系认证方面,CCSC着重进一步强化客户管理工作,对体系认证业务客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通过强化评审策划,人员属地化管理,优化审核流程,使体系认证审核工作进入高效有序阶段。同时,CCSC对流失客户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降低了客户流失率;初步确定重点客户,由总部统一管理,各分公司、营业部提供具体服务,有效地增进了客户满意度。

产品认证在交通产品和风电领域已经打开市场。CCSC配合国家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政策,通过加强与中国风能协会、农机风电协会、中交协会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新能源联盟和江苏新能源联盟等众多相关机构的外部联系,大力开拓风电、节能产品、交通产品等的认证、评估业务,特别是风电领域。CCSC在风电的零部件产品的认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风电企业、风电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做了大量工作,极大地提升了CCSC品牌。

工业产品检验业务发展迅速,CCSC各分公司全部实现业务“零”的突破。工业产品检验从过去单纯的三种检验、三种认可,扩展到多种检验、多种认可以及供方评价和技术服务四大类业务。特别是在为中石油提供的服务上,通过一年多的密切接触,CCSC的服务质量、技术能力和工作态度得到了中石油的充分肯定。CCSC已经与中油管道物资装备总公司和中油物资装备集团总公司等客户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

集装箱检验由于航运业遭受的重创而深受影响。重组以后,CCSC在提高能力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配合铁道部扩大内需方面,提供包括检验、技术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因而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减少了国际航运特别是集装箱运输不景气带来的影响。通过提供技术支持,CCSC协助中铁在集装箱运输、新箱型开发、维修和管理等方面提高水平,密切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在国家拉动内需的战略下,成功争取到了铁路2万只干货集装箱、1000只润滑油集装箱、1000只水泥集装箱的检验任务。同时,协助铁道部完成《弧形罐箱、润滑油箱、水泥箱、水煤箱、特种干货集装箱等特种集装箱的营运检修管理办法》。目前,CCSC已取得中远旗下佛罗伦斯海运公司90%以上的订单,同时正在争取中集的特种集装箱业务。

在高端服务市场,CCSC继续做好集团客户、大型企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市场开拓工作。经过多方努力,与中船重工集团、北京新能源联盟、机械联风能中心、农机风电检验协会等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20家行业协会组织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为公司进一步打造高端市场,开发认证产品种类奠定了良好基础。

走向全方位服务,是国际化的船级社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重组后的CCSC以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以全方位服务,赢得了信任与称赞,也赢得了市场和发展契机。

抢占低碳经济下的市场先机

孙峰副总裁表示,自重组以来,CCSC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主线,服务于国家相关行业发展大局,紧跟市场需求,积极开拓新的认证领域和认证手段。CCSC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以前瞻性眼光,及时调整业务策略,有选择地进入一些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使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认证产品推陈出新,在拓展新业务市场方面抢占了一定的先机,赢得了主动。

CDM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清洁发展机制,是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实现温室气体减排。这种合作项目就是CDM项目,而实施CDM项目必须要经过由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EB)认可的第三方审定机构(DOE)进行审定。CCSC正在争取DOE资质,已经建立“审定-核定-认证”管理体系,并向EB提交了申请文件。目前已获取EB文审意见,并等待其现场评审。孙峰表示,3E认证是国际上领先的一种认证。 CCSC将紧跟后哥本哈根时代的经济形势,加快有关资质的申办步伐,争取顺利通过EB的现场审核,以此带动3E认证业务,加快3E认证产品开发步伐,实现市场突破。CCS希望加强与国内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等的合作,来共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实现中国政府的承诺。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2009年11月1日我国才开始为期两年的体系认证试点工作。而CCSC以敏锐的嗅觉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相关工作。CCSC已经编制相应文件,完成材料的申报,并组织相关资质审核员的培训。目前,CCSC已初步具备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条件。同时,经过积极努力,CCSC还初步具备了实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审核条件。

CCSC在体系认证方面始终重视优质客户的维护,拓展业务品种,积极开发石油化工行业的HSE管理体系认证业务。通过人才引进,使CCSC初步具备了开展HSE管理体系认证业务的条件,并已在CCSC认证客户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下属企业中推动QES认证和HSE评价工作。

CCSC还大力开发交通、能源等产品的认证、评估。围绕交通运输部提出的相关要求,重点针对国家基础建设中涉及安全的桥梁钢产品、涉及市政安全的汽保产品和涉及设备安全的公路机械产品开展认证工作。开展“在用汽车喷烤漆房使用安全综合评价”工作,在交通产品市场打开了烤漆房的大门,实现国内烤漆房认证业务“零的突破”。沥青搅拌设备行业以十个龙头企业为重点纳入认证合作范围。已有武汉钢铁公司、济钢、韶钢、马钢等6家钢厂接受了桥梁钢产品认证。

CCSC对中石油的服务已从单一的“飞检”,延伸到目前的投标方资质预审、标书评审、现场考查和评价、产品监造,以及产品实物质量抽查和缺陷分析、事故调查等多种形式。而集装箱检验则充分利用CCS在海事界船检主力军的地位,扩大了检验业务品种。通过对危险品集装箱制造企业的培训,树立了中国船级社的技术权威性。

打造CCS陆上检验与认证团队

2009年年初,CCSC制定了“开好局、转好轨、打基础、拓市场、建队伍、求发展”的十八字发展方针。黄世元表示,十八字方针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和加强队伍建设。重组CCSC就是重组CCS陆上检验与认证团队,提高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CCSC重组后,公司化的运作和管理,为吸收国内外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入到船级社队伍来提供了便利。CCSC利用重组这个平台,加大了人才引进方面的建设力度,吸纳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到各业务领域,既为提升现有服务能力提供了人力资源上的保证,也为今后CCSC的发展进行了人才储备。

一年多来,CCSC的人员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队伍规模得到长足的发展,一些相关业务领域的专家参与到CCSC的业务工作中。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令CCSC充满生机与活力。

重组以来,CCSC加快引进人才,严把素质关,使得CCSC的员工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平均年龄由重组前的44岁下降到目前的41岁,CCSC人员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在CCSC,拥有高级职称的有80人,中级职称45人。人员的更加年轻化、专业化,为CCSC带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高端的技术手段。现今,CCSC以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为骨干,打造了一支职业素质高、技术好的陆上检验与认证团队,构筑了国内外近20个分支机构的服务网络。

2009年7月,当CCSC度过了重组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后,黄世元以这么两句话进行了总结:“转变比折腾更实惠,发展比业绩更重要”。他表示,理清思路转变观念比毫无规划地盲目行动要重要,看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机遇比追求眼前利益更重要。展望未来,CCSC瞄准的是世界一流船级社的认证机构,要向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劳氏船级社等国际著名船级社看齐,打造中国认证业的民族品牌。

CCS副总裁孙峰表示, CCSC所从事的陆上检验与认证业务,是CCS主营业务中重要的一极,代表着CCS未来业务开拓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后哥本哈根时代以及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后金融危机时代,认证认可行业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诸多发展契机,可以说是挑战中孕育着巨大的机遇。当前,中国正由制造大国向中国制造转变。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从高排放、低效益向高品质、高技术、低能耗转变,这些都对认证认可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证行业应有所作为。CCSC作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将始终坚持“独立、公正、诚信”的质量方针,信守道义,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发展,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时机,勇当中国绿色认证的排头兵、领头羊。CCSC将充分利用CCS技术研发实力,不断开发新的尤其是风电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品认证,同时,在认证认可领域逐步掌握技术的话语权和规则的制定权,尽快地在百家认证机构中脱颖而出,实现CCS陆上检验与认证业务的大发展。

猜你喜欢

船级社检验服务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河钢舞钢9Ni钢通过俄罗斯船级社认证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