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

2010-08-15

科学之友 2010年22期
关键词:投资性账面公允

袁 东

(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53)

1 公允价值含义辨析

我国新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此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是:①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②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③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下面就公允价值计量引用的由来及具体涵义的解析如下:

公允价值的本质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常用的五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那么公允价值属性与上述五种计量属性的关系是什么,本人认为上述提到的几种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有一定联系。如在初始确认时,如果缺乏相反证据,已收或已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通常被假定近似为公允价值。现行成本和现行市价都在公允价值的定义之内,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只要短时间物价稳定,对于一些短期的应收应付项目而言,它们的可变现净值可以近似地代表其公允价值。由此可见,公允价值决不是一个独立的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概念实际上已“嵌入”了各种计量属性,使公允价值成为一种复合的计量属性。人们一般在谈到公允价值时并不包括历史成本,其实资产在购建初期它的历史成本就是市价,即与公允价值定义相符。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2 新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

2.1 金融工具计量中的公允价值应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例如,企业为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再如,企业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如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等。此外,企业可以基于风险管理需要或为消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不一致情况等,直接指定某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些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由于公允价值反映的是某一时点资产的价值,因此它会因市场的浮动(如出现泡沫经济时)而给投资者造成误导,同时最受争议的一点是公允价值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操控利润的工具,这些问题将会在后面第三部分阐述。

2.2 公允价值法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提出,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而不再单独计提。受此影响,在目前房地产价格处于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拥有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或持有待升值的土地使用权的商业、房地产类企业,会受到利好的影响。但我们前面所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市场出现泡沫或经济危机,那么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资产估值将会大幅下滑,造成进一步恶化的局面。在新准则中明确规定,投资性房地产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核算就不允许再转变为成本模式核算,以防止企业利用此方式操纵损益。

2.3 公允价值法对债务重组的影响

在旧准则中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而在新准则规定中,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就明确肯定了债务重组利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对债务人来说一般为营业外收入),企业或公司可以因此而获巨额利润。执行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意味着,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债权人让步,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这种核算办法既能提高债务人的积极性,又防止呆死账的形成,有利于整个社会良好经济秩序的形成,虽然有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此道操纵利润之嫌,但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就好比枪可以用来打猎也可以用来为杀戮,主要看用的人,同样好的准则需要推进改革,就要扔掉束缚的羁绊。

2.4 公允价值法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交易》规定,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计入当期损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第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如上述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成本,不确定损益。我国以前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按照交易的账面价值入账,只有在收到补价的情况下按比例确认收益,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引入公允价值来计量。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而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法,基本不产生利润。这对于投资性房地产上市公司孕育了一定机会,由于可能每年重估地产价值,并以市价反映账面价值,将直接大幅提高公司的估值水平。

2.5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税收问题的影响

按照目前的税法来分析,在成本计量模式下,新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处理基本一致,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新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处理就存在明显的差异。会计上,在年末按照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而目前税法上,是按实际成本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化所产生的利得,其影响是对投资性房地产在计算所得税时,仍按计提折旧或摊销处理。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如果资产的估值是上升趋势则其基本失去了这层抵税效果。企业应该权衡两种计量模式下给企业带来收益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作出选择。

3 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几点建议

3.1 规范公允价值的标准

规范公允价值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点:①确定标准市场。对于已经存在活跃、公开的交易市场的,应由国家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明确其中符合公允价值确定标准的市场,其交易价格可以直接使用,从而形成国家、行业的统一、标准的公允价值信息平台,保证公允价值的合理;②确定标准工具。由国家各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指定研发机构,制定标准的估值模型系统,集中采集有效的市场数据,及时对模型进行修正,同时简化系统使用者所能调控的要素,尽可能降低主观因素对估值的影响。另外,必须明确模型系统的适用范围,以保证在标准范围内使用所获得的估值可以被认定为公允价值;③确定标准中介。细分市场要素和行业评价机构,定期由监管部门核准资质并进行公示,对于重大交易必须明确由指定的中介机构介入,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评估,尽可能保证估值的公允。

3.2 加强监管,统一原则

我国新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规定分布在不同的领域里,比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而且对于不同的项目,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不同。针对广泛运用公允价值带来操作上的难度,我们认为相应的监管部门应尽快对公允价值的定性和定量给予明确标准,使公允价值这个标准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我们可以总体上规定公允价值计量,在具体的会计业务上,有针对性地使用。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会计准则的正确实施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准则中会计方法的运用。就公允价值而言,采用现行市价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收集和应用交易商品的市价,而采用估价技术,必须熟悉理财学方面的知识,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熟练地操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虽然我国曾出现过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利用估计、假设、判断来进行利润操纵就否定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和利润操纵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公允价值是利润操纵的一个手段,而非其根源。公允价值要想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上市管理层蓄意造假;会计、审计人员失去职业道德;证券市场监管失灵。事实上如果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任何制度也不能有效发挥防护作用,再好的准则也无能为力。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准则体系更加完善,同时通过增加对资本市场上会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加强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对会计准则的恶意误用,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等,多管齐下,可以减少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保证公允价值在新准则执行过程中能被正确使用,使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公允、可靠,对信息使用人更加有用。

1 段全虎、王云莉.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3)

2 刘延军.公允价值与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之友,2006(7)

3 张学谦.会计信息披露目标下的公允价值计量[J].会计之友,2006(6)

4 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J].财经论丛,2005(5)

猜你喜欢

投资性账面公允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账面盈利和账面亏损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百里挑错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