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慎用“第一时间”
2010-08-15马胜荣董梦杭
□ 马胜荣 董梦杭
(作者马胜荣: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董梦杭: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法律与政府研究所交换学生。)
“第一时间”已经被媒体用得非常习惯了,以至于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概念本身的意义。在这个概念被理所当然用于新闻报道之中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从理论和实际操作层面去对其进行批判性解读,也许是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虽然批判性反思可能会并不完全具有可操作性,但无疑对深刻理解被研究对象、丰富深化研究大有益处。本文拟就新闻报道中大量运用“第一时间”是否恰当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 研究缘由及目的
首先对新闻媒体发出的稿件进行分析。笔者进入“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以“第一时间”为关键词,以2000年到2010年为时间段进行搜索得到119549条。而且从2005年开始,每年超过一万篇新闻报道使用“第一时间”,最近两年竟超过两万篇。可见“第一时间”在新闻报道运用之普遍。
再者,从学界对有关“第一时间”的研究现状来说。笔者以“第一时间”为题名关键词进入“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得到206篇相关文章,绝大多数文章是对媒体、政府公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如何做到“第一时间”建言献策,鲜有质疑性声音出现。通过对此206篇文章研究发现,仅有7篇文章有些不同声音,占到学界对“第一时间”议题研究的3%。这些文章大多也仅限于提出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解读和批判,更无提出取而代之的策略。因此,笔者力求对此问题进行更进一步解读。
二、 慎用“第一时间”
当前,“第一时间”已从新闻报道中被运用到各个领域。详言之,几乎所有重大或重要的新闻事件,媒体总是“第一时间”传达政府声音、“第一时间”传播救援场面、“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第一时间”发布重大新闻;政府总是“第一时间”解决好信访工作、“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第一时间”公布中央财政预算、“第一时间”抢险救灾;医疗部门总是“第一时间”诊断出重大医疗病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做医疗保障、“第一时间”送去急需药品、“第一时间”现场救护;气象部门也总是“第一时间”预测恶劣天气、“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等等。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第一时间”应该是什么样的概念呢?
《应用汉语词典》 把“第一时间”解释为“最紧要的时间”;《新华新词语词典》与《新课标小学生实用词典》都将其解释为“某一事件过程的最早、最重要的时间”;而《现代汉语词典》虽未对“第一时间”做解释,但分别对“第一”和“时间”进行了界定,其中“第一”指:排列在最前面的,而“时间”指:时间里的某一点,由此推断“第一时间”的意思:事件发生后排列在最前面的某一时间点。此外,以朱永锴为代表的很多研究者都把“第一时间”解释为“事件发生后的最早时间”。有关“第一时间”的定义,虽然解释并不相同,但却有共同的要素:第一,事件刚一发生的时间;第二,它是一个时间点。既然是一个时间点,同一新闻事件发生后就不可能有无数个“第一时间”点。
以玉树地震这一重大事件为例。北京时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我国几乎所有媒体都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报道。请看下面一则报道:“目前,抢险救援、物资调拨、医疗救助、生活安置等抗震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第一时间,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一时间,青海省委、省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地震以及响应和重大灾情二级预案……第一时间,解放军、武警部队5000余人陆续奔赴灾区……第一时间,各地各部门紧急行动……第一时间,灾区干部群众积极展开自救。”
笔者认为,无论是成立救灾指挥,还是赴灾区救援,抑或是新闻记者报道等一般都不可能做到“第一时间”就在现场。以记者采访为例,记者从驻地赶到事发地,通常有个过程,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也许两个小时,也许一天,不可能新闻事件一发生记者就会在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除非巧合或者是可以预测的新闻事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记者不可能在事发之前就在现场等待。
也许有人对上文所做的分析提出质疑,认为“第一时间”只是模糊的时间概念,是想表述“迅速、及时、以及最快速度”的意思。但这同新闻报道中的时效要求相违背,因为新闻报道中涉及到时间的任何模糊用语都是掩盖时效慢的一种手法。这实际上是已经基本“被新闻界批评并被抛弃的‘最近’‘不久前’‘日前’等不确切时间用语的翻版。”模糊语言表述不符合新闻时效用语应该准确的要求,应当杜绝。
另亦有报道把“第一时间”当成一个将来时态的概念在运用。如“希望工程在玉树县结石镇共援建了6所希望小学,‘紧急行动小组’将在第一时间赶赴这些希望小学展开支援救助工作”报道中“‘紧急行动小组’将在第一时间赶赴这些希望小学展开支援救助工作”说明还未赶赴,只是在计划当中。这给读者造成一种假象,即“紧急行动小组”行动之迅速。然而,事实上这些行动并未进行。
新闻用语应当准确,不能含糊其词。新闻报道中涉及到时间的任何模糊用语都是掩盖时效慢的一种手法。基于此,笔者认为,媒体在媒体报道中应慎用“第一时间”这一概念。
三、 媒体报道应该用具体时间
笔者认为,媒体运用“第一时间”的初衷是为强调时效性,增强新闻必须“新”的特点。通过运用“第一时间”的表述向受众传递这样的信息:本媒体所报道之新闻事件是最迅速、最及时的。以此作为提高自身公信力的手段。但值得强调的是,由于“第一时间”这一表述在新闻报道中的滥用,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了疑惑:他们弄不清究竟是哪一家媒体“最迅速的报道”有关新闻的,从而造成对媒体的整体不信任。
精确的、注重可信性的媒体开始占据更大市场。 因此,包括时效在内的客观报道是增加媒体可信度的重要环节。
从这一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在报道重要的新闻事件时不应用“第一时间”,而要把具体时间写出来,比如在几时、几分、甚至几秒记者到达现场,几时、几分、甚至几秒展开救援,几时、几分、甚至几秒政府公布信息等,让受众自己去判断哪家媒体的时效比较快,从而提高对媒体的信任度,而不应为了包装自身而用含糊的表述。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时效性,才能使媒体有新的发展动力。也只有认清了这种关系,才能使学界和业界的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特别要说明的是,本文仅为初探性研究。笔者期望,通过对“第一时间”不同的解读,以引起研究者对于不同学理的思考,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更为宽广的分析视角。 作者注释及参考文献此处从略,可参见本期《中国记者》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