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井冈山,寻找记者的方位

2010-08-15刘枫

中国记者 2010年7期
关键词:红色中华老父亲井冈山

□刘枫

5月12日,当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踏上井冈山那一刻,我的泪水和雨水一同落下……

如果说,让我列出一生中最难忘的几件事,这一次刻骨铭心。它不仅是一次红色之旅、朝圣之旅、感悟之旅,还是一次寻根之旅,我寻找到了新闻的真谛和记者的方位……

替90高龄老父还愿

通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正门,是一条由近百级红色石砖组成的路。刚一踏上这条“红路”,一股热血在我胸中沸腾,耳边响起红军老战士、92岁高龄老父亲的话:“上井冈山,登黄洋界,到毛主席故居去看一看!我参加革命77年,最想去的地方就是井冈山,现在老了哪儿也去不了。闺女啊!替老父亲去还这个愿!”

带着老父的重托,刚一迈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重温那段岁月时,一种控制不住的冲动想匍匐在地,替老父亲吻这块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大地。历史书上一切宏大叙事,在这里都化作一段段具体的感人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眼前人物。

井冈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在押往刑场的路上被敌人割掉了舌头,他视死如归用脚指头沾着鲜血,在站立的方桌上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年仅26岁的红军女战士伍绍兰,为掩护战友突围,负伤被捕,面对敌人她视死如归:“要我开口,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敌人最终残忍地将这位已怀孕数月的年轻母亲杀害。

手捧一束鲜花替父亲献上,向红军烈士们深深鞠了一躬。抑制不住的激动,拨通远在万里之遥父亲的电话,告诉他老人家所见的一切。 电话那头传来父亲苍老的声音:“闺女,听到了,看到了,随你上了趟井冈山,像见了那些老战友,心愿终于还了,还了 !……”

老区收获:新闻即“心闻”

一位外国记者曾说,照片拍得不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同样,如果新闻写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基层不够近,离生活不够近,离群众不够近。

新闻即“心闻”,只有深入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才能从内心里喷发出创作激情,写出优秀作品。

10多年前,当我扑下身子深入到新疆边远牧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萨尔乔乡时,与当地牧民同吃同住,赶着羊群同转场,挖掘并采写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杨忠贤用生命书写壮丽人生》。

基层,是新闻的发生地,是细节的涵养地,是故事的源头。因此说,一深入就深刻,一深入就生动,一深入就精彩。

其实,这一“新闻观”早在70年前就形成了。在叶坪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从墙上贴的《红色中华》报,我找到了源头:“采用活泼的、群众性的宣传语言,把我们的政治影响传达到工厂中、兵营中、广大群众中去。” 这不正是我们今天说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吗?《红色中华》报正是坚持这样的办报方针,才会受到苏区老百姓的欢迎,才会成为引导老区革命斗争正确舆论的一面旗帜。

今天,我们虽然早已进入信息时代,报纸告别了‘铅与火’,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互联网如此发达,地球越来越小。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脱离基层,基层是新闻的富矿,到基层中去寻找新闻,激发写作的灵感,用鲜活生动的群众语言报道火热、多样的生活,这样才能为群众所喜爱,新闻宣传的有效性才能最大化。

因为,新闻从心中来,作品从基层来。“它”让读者历历在目,体验到现场氛围,捕捉到现场真情。所以,读者、听众对这样的新闻爱看、爱听、爱读。

记者拥有的是一个永恒的方位—基层、群众。

猜你喜欢

红色中华老父亲井冈山
井冈山诗五首
李渊:我只是个孤独的老父亲
毛泽东在《红色中华》报的新闻实践与探索
老父亲的优势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
向胸无城府的人致敬
井冈山抒怀
老父亲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