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就在故事中
2010-08-15盐阜大众报社方群
□ 盐阜大众报社 方群
一家报纸人物通讯不少,一个月推出10多篇,或一个整版,或大半版,配以图片,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有一篇写的是一位歌星,本地走出去的。前一天电视晚会上,她与人合唱一首歌,许多观众没看清她芳容,就转下台不见了。没想,报纸上一幅靓图比亿元项目开工图片还大。
有一篇写的是一位百岁老太太,80多岁时还能挥锹挖土,下田干活。90岁时独居一室,还能自己烧饭,自己料理自己。老人有两句话:“早上爬不起来的是病人,晚上不早早睡的是贼人。”谁能照这样的长寿经去做,准能多活十年八年。
尽管不少稿件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称得上精品力作的,一篇也没有。一是所写人物分量不够。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写先进人物,一定要写明星名人,而是所写人物的事迹,是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典型性,是否具有打动读者心灵的精神力量。二是没有什么生动、感人的故事,好像风干鸡,缺少丰满的血和肉。有的作者想走捷径,要么抱一堆材料,便打道回府。要么蜻蜓点水问个大概,便草草收兵。有几篇稿件,作者压根没有采访本人,居然下笔就是千言,实在不敢恭维。
有一句话:故事决定成败,魔力就在故事中。通篇概括叙述,赞扬评说,都不如一个故事来得生动、鲜活。一篇人物通讯,有几个故事支撑,就算成功一大半了。难写是故事。精心构思,巧妙剪裁,角度新,手法新,自不待说。故事里有情,故事里有理,质而不俚,辨而不华,这样的故事越多越好。一个故事写得情节曲折,文情并茂,但读者说是胡编的,或说添油加醋了,那就会像从市场上买回一块注水肉,陡生一种被欺诓的感觉,胃口大倒。真实是故事的生命。不虚饰,不拔高,不溢美,不狗尾续貂,不画蛇添足,照葫芦画瓢,实话实说,这样的故事最有力量。
也许越是被人遗忘的角落,越藏着震撼人心的故事。“击辕之歌,有应风雅”,也许赶车人歌里唱的,正有你求之不得的美妙故事。“街谈巷说,必有可采”,也许听路人聊天、侃大山,不经意间会收获到长故事短故事,大故事小故事,让人笑的故事,让人流泪的故事,让人思考的故事。我曾经采访过一个乞丐老妇,说她嫁到丈夫家不久,庄子上比赛踢毽子,她得了第一名,有人编顺口溜:“虎头鞋,杨柳腰,毽子踢的八丈高。”一个沦落到要饭的女人,竟有过如此美丽的人生。深入采访对象心灵深处,才能挖掘出到最感人的故事。有时就差那么一锹,沙漠下的泉水没有涌现。
生活在继续,故事就不止。总有故事令人难忘,总有故事刻骨铭心。逝去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破釜沉舟,项庄舞剑,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都出自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千年传诵,家喻户晓,又演变成一个个成语。一篇文章能得到读者如此厚爱,付出再多功夫、再多心血,哪怕忍受苦难大辱,值矣,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