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时间的回顾与反思”—《青海日报》玉树地震报道收获与思考

2010-08-15刘力群

中国记者 2010年7期
关键词:采访报道玉树灾区

□ 刘力群 古 岳

刘力群,青海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玉树地震后,曾两次奔赴灾区指挥采访报道,在灾区现场坚守半个多月。近日,又三度奔赴灾区指挥灾后恢复重建采访报道。古岳,《西海农民报》负责人,玉树地震第二天即奔赴灾区,作为《青海日报》前方记者和责任主编,在灾区坚守半个多月。

因为地处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域环境,青海新闻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以及地域性、系统性应急反应能力的均衡程度等条件的制约。同时,还因涉及新闻实践的各种技术手段和传播条件的限制,可能还有理念和整体业务素养上的缺陷,业内采访报道手段相应匮乏,采访报道保障能力相应有限。所以,包括地震在内的所有突发性重大灾难的采访和报道中,青海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所面临的考验和挑战也就更加严峻,《青海日报》也不例外。

第一时间的判断与行动—灾情严重,立刻赶赴灾区

4月14日玉树地震之后,《青海日报》的反应可谓迅速及时。当日早晨,一听到玉树地震的消息,青海日报社党组、编委会即刻做出反应,在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尽可能详尽地了解灾区实情的基础上,做出“灾情非常严重,立刻组织记者赶赴灾区采访”的紧急部署。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和心理准备,当日,《青海日报》就有3批记者分别乘坐飞机和汽车奔赴灾区。从15日开始,灾区现场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稿件发回编辑部,而且数量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高。《青海日报》正常出版8个版的报纸,而那些天,最多的一天,玉树灾区发回的文字和图片现场报道超过17个整版,报道篇数在150条以上。最少的一天,也有近6个整版的规模。

为了保证灾区现场报道的数量规模,将灾区实情和抗震救灾的进程全面、及时、准确地采访报道出去,《青海日报》领导在前方指挥部署现场采访报道工作时提出,抗震救灾的现场报道不同一般,不必强调文字的修饰和优美,要突出迅捷地传递和讲述。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透出现场感,所有的文字表述都要力求与救人、救灾的主题和现场气氛相吻合、相协调,要让读者在看到这些新闻报道时,能够感受到记者就像是在救人和救灾一样地采访和写稿。

在一场大灾面前,除了采访和报道,我们同时也是整个救援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那同样是我们神圣的职守。无论在感情和心灵上,还是在职业操守和行动上都要与整个抗震救灾的伟大战斗保持高度的协调和统一。这是我们进入玉树灾区,开始采访报道之后的一个重要体会,也是这次抗震救灾新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收获。

地震第二天,《青海日报》拿出全部版面关注玉树地震。随后的一周之内,除了特别重要、重大的时事新闻以外,《青海日报》依然用全部版面对玉树灾区给予全面持续的关注。地震发生半个月之后,《青海日报》前四版依旧保持之前的报道密度和规模,后四版相应地改为“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特刊,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时间。

直到现在,有关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新闻依然是《青海日报》版面上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特刊每天还有一个版以上的规模。这种不惜版面、长时间、高密度、大规模推出地震灾区现场报道的做法在《青海日报》的历史上前所未有。从组织采访报道,到版面安排、版式设计和出版发行,所有编采人员都受到了一次从未有过的业务锻炼和思想教育,这可以说是《青海日报》的一大收获。

为保证玉树抗震救灾报道,《青海日报》在灾区前方现场承担采访报道任务的记者每10天到半个月轮换一次。至今已经轮换了五次,前后有近百名记者奋战在灾区一线,这基本上是《青海日报》所有记者的数量。在抗震救灾阶段,前方一直设有报社主要领导挂帅的新闻报道指挥部,转入恢复重建阶段以后,考虑到此项采访报道任务的持久性,《青海日报》还在玉树灾区设立了一个专门的记者站,来承担此项任务。打破常驻记者由一个业务部门管理的常规,派驻这个记者站的记者从整个编辑部所有业务部门的记者中选派,灾区记者站由报社编委会直接调度指挥。这是《青海日报》的另一大收获,也是在一次大灾难中总结和摸索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在记录这样一场大灾难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一次教育,经受了一次洗礼。在灾难的行进和经历中,我们原本坚守的职业操守、自以为训练有素的专业修养也都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我们想说的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面前,我们的新闻采访队伍也应该具备一种与抢险救灾相匹配的行动速度和反应判断能力。

第二时间的回顾与反思—拿什么来重建我们的职业良心

从玉树地震灾区回来之后,我们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一个记者应该怎样去做有关地震的采访和报道。我们不妨称之为:第二时间的回顾与反思。

地震已经过去近两个月了,七七四十九天祭日已经过去。抗震救灾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恢复重建的艰巨工程已经全面展开。灾后的玉树很快就会矗立起很多漂亮的建筑物,一座崭新的玉树或结古或三江源新城就要落成了。可是,在灾后的恢复重建过程中,我们拿什么来重建自己的心灵?

玉树地震中死亡人数为2600多人,受灾人数超过20万。“骨肉同胞”“亲人”“家人”等等,都是在抗震救灾中不断加以重复和强调的一些字眼,以此拉近我们和玉树之间的距离。可是,对一个新闻记者而言,所写的每一个字,除了要经受舆论导向的考验之外,还得经受职业良心的考验,必须仔细地推敲和斟酌。

虽然,《青海日报》已有记者先期抵达灾区,但很显然,我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抵达玉树。对很多前往玉树灾区采访报道的记者来说,在第一时间出现了缺位。于是,我们的采访报道在第一时间的第一现场上虽然没有留下空白,但却留下了遗憾。大部分人第二天以后才陆续抵达,整整两天已经错过。对一场灾难来说,两天时间足可以改变一切。我们看到了地震之后玉树的样子,却没能看到地震刚刚发生时的玉树。

我们设想过,假如有相当一部分记者能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就到达玉树,绝大部分记者能在当晚抵达玉树,那会是个什么成色呢?而以当时现有的条件,经过努力,这是可以做到的。可是,我们并没有完全做到。

这是一种必须的反思。灾难已经发生,灾难还会发生。这样一种反思有助于提升新闻队伍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专业素养。这样一种素养需要平日的专门训练,就像消防队员接受的训练那样。这样一种反思的过程,完全可以设计成一个典型案例,并以此给未来准备一个全行业的应急预案。

面对一场大灾难时,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家机构和社会系统都有应急预案,经过玉树地震的教育,我们切身地感受到这样一个应急预案的极端重要性。《青海日报》将对这次抗震救灾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在此基础上将制定出台一个完备的应急预案,以防不测。它将对未来的新闻工作如何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做出长远部署。

譬如,我们可能会提出明确要求,如果有重大突发性事件和灾难发生,而报社一时还没有总体部署的情况下,所有业务部门都有权在第一时间做出最迅速的反应,行政后勤部门必须全力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保证赴灾区采访记者抢先抵达现场。譬如,要求在灾区的记者立刻投入采访,离灾区较近的记者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采访。总编室等业务综合协调部门可在全报社范围抽调记者奔赴灾区,不必事先征询社领导意见,先行安排采访,等等。

这是新闻实践性的一些思索,对这个问题作系统深入研究,可解决一个重大新闻理论课题,丰富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以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如果此案例有典型意义和价值,那么对这个案例的深入分析中,就会发现我们缺失的东西。弥补这种缺失的过程,对新闻队伍来说,就是一个重建的过程。

只有认真总结每一次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重复同样的失误。不仅灾区需要恢复重建,新闻从业者的心灵也需要灾后重建。何以重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就可以作为重建的基础和指南。从汶川到玉树,实践证明,这个精神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在一场大灾难中,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成为忠实的记录者,还要成为这种精神的创造者和应用者,为这种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增添光彩。

什么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猜你喜欢

采访报道玉树灾区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玉树留芳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玉树依然美丽
玉树,我为你祈福,我为你加油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