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权兴亡的民生视角
2010-08-15瞿晓琳
瞿晓琳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这千年古训似乎无人不晓,对于统治者来说更是了然于胸。古今中外不乏出现的“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政权更迭,都是一幕幕顺民心而兴,逆民心而亡的悲喜剧。因此,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要想长治久安,一定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尽最大的努力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心,赢得天下。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关注和改善民生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乎政权能否巩固、能否长久的重大政治问题。因而,改善民生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一、民生状况:影响政权兴衰更替的重要因素
关于民生,《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民生是人民的生计。马克思、恩格斯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P79民生,是分阶段的。基本生活资料的获得以及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是第一阶段的民生;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质量,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谐,是第二阶段的民生。第一阶段的民生是第二阶段的民生的基础,第二阶段的民生是第一阶段的民生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仅仅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没有更高的追求,人类社会就会发展乏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断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改善民生的过程,也是由解决第一阶段的民生问题向解决第二阶段的民生问题转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民生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民生思想。早在西周时期,思想家们就提出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的论断。后来,《左传》不断出现关于民生及其与政权兴衰关系的言论,如“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儒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较为系统的民生思想。儒家看到了人民在改朝换代过程中显示出的巨大力量,认识到人民的生计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以及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基础,民生状况以及由此决定的人心向背决定政权的得失。孔子主张 “养民也惠”(《论语·公冶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孟子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荀子同样主张:“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荀子·富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古代历代王朝的衰亡都是从民生凋敝开始的,而新的政权巩固,无不采取恢复生产、休养生息的政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残酷压榨人民,增加田租口赋和盐铁税,大造宫殿、陵墓,修长城、筑驰道、戍边防。加之残酷的刑罚和繁重的徭役,人民无法生活下去,终于揭竿而起。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短命而终。西汉初年,面对人口大减、土地荒废、生产严重破坏的局面,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及吕后都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以恢复生产。经过实行这样的措施,生产得以恢复,社会逐步安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出现“文景之治”。清兵占领北方后,圈民田、建皇庄,烧杀抢掠,“焚其庐舍”,“杀其人,取其物,令士卒各满所欲”,所到之处,田地荒芜,城舍丘墟,人烟稀少,饿殍遍地。人民的反清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统治者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缓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的措施。由此,严重破坏的生产得以恢复,人民生活改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很大程度上缓和,清王朝统治逐步稳定。历史的经验不可不察。谁注重解决民生问题,谁就能赢得民心,人民就拥护谁——这是一个朴素的真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二、漠视民生:一些政党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
任何民生问题的解决以及社会的进步都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重视程度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了。苏联共产党的垮台、中国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失败都见证了“漠视民生、丧失民心、万劫不复”这个古今相通的道理。
(一)苏联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执政周期律没有天然的免疫力
人民为什么抛弃苏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苏共执政74年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没有在生活中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取得政权之前,苏共承诺给人民 “和平”、“土地”和“面包”,这三个口号使苏共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并最终取得了政权。按理说苏共在取得政权后应当把这三个口号变为现实,不断改善民生,满足民生需求。但苏共不仅没有兑现“和平”、“土地”、“面包”的承诺,反而制造了一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高压政治。对此,在戈尔巴乔夫时期任苏联总理的雷日科夫和苏共第二书记的利加乔夫,在分析苏共亡党原因时说过,苏共为所谓的政治牺牲了民生,失去了民心。利加乔夫说:“经济一次次地成了政治的牺牲品,而且是浮光掠影式的政治”,而主要的目的,“人民的福祉,销匿在个人政治奢望的围栏下”。[2]P64到上个世纪70年代,苏联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主要经济效率指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都未达到,到1982年人民的实际收入跌到了零增长,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本得不到满足,生活得不到改善,人民逐步陷入对苏共的完全失望状态。“土地归农民”曾是苏共动员农民的著名口号,农民相信这个口号而参加了革命,并在国内战争中为土地付出了成千上万的生命。苏共执政后却忘记了这个口号,搞优质产品粮征集制、全面集体化和“消灭富农”运动。斯大林在同丘吉尔的谈话中曾承认,苏共在消灭富农过程中,消灭了110万农户,集体化又使农民变成了无土地、无生产资料、无大牲口的“农业无产者”。战后苏共又对每一棵苹果树、每一只母鸡都征税,与此同时,苏共在全国却建立了不同等级的特供商店供官员们享受,此时人民对苏共已经由失望变成了反感和厌恶。戈尔巴乔夫时期,他所领导的改革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切实的实惠,民生难题也没有得到解决。此时,身负执政重任的苏共,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淡忘了。利加乔夫对此曾说:“当1990年秋田野上出现大丰收时,一个用爱国主义精神把人们在共同的、真正全民的事业中团结起来的天赐良机,被失去了、错过了。所有社会力量都关注着如何能全面取得丰收,因为争取丰收能成为一种凝聚因素,若获得成功就会扭转社会悲观情绪,赋予人们新的信心。但他们没有这样做,这个天赐良机和大丰收,都在徒劳的政治争论闲谈胡扯中失去了。”[2]P64此时,人们对苏共由反感、厌恶转向了对立和反对,大大加速了苏共失去执政地位。
(二)中国国民党:虽然枪杆子多也一样保不住政权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后而得出的革命论断。蒋介石和其追随者也十分迷信“谁有枪谁就有势,谁枪多谁就势大”的信条。但枪杆子的多少绝不是政权得失的唯一法宝,国民党虽然枪杆子众多,但最终还是败走大陆,退守台湾,其关键因素是人心的向背。一个政府在政治上应以人民的公意为第一,在经济上应以人民的生活为第一。政府总要尽力使人民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粮食吃,有工具用,有工作做。但当时国民党政府漠视民生,更没有通过有效的社会改革改善民生。国民党政权代表的是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从既得利益出发,顽固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只追逐一党一己之私利,腐败横生,对人民压榨盘剥、敲骨吸髓,真可谓民不聊生。抗战结束后,刷新政治、恢复重建及让百姓休养生息既是国民对政府的期盼,也是当时政府最大的政治。如何组织好战后的接收无疑是对国民政府的一次考验,但国民党几乎每个接收大员都营私舞弊,中饱私囊,贪污受贿,大发接收财,大量公产变成接收大员的私产。真可谓“抢尽了物资,失去了民心”。正如国民党一位官员所说:“像这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了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人心!”[3]P67抗战结束后国民党为了继续实行其一党专政,不惜违背人民要求和平的意愿悍然发动内战,它只有在征税和壮丁两件事上才思及人民。由于内战,造成军费激增和财政赤字的日益扩大,使恶性通货膨胀更加疯狂,广大人民生活在饥饿和死亡线上。当时的自由知识分子储安平写道:“今日中国人民生活的艰苦与凄惨,业已到达为一个大文学家所无法描写的地步。在内地城乡以及偏僻的角落里,民生的艰辛,更不必说。”可见,“枪杆子里出政权”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在注重民生的前提下,“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否则,如果不问时间、不顾民生,一味加以滥用,即使有了枪杆子也保不住政权,这就是枪多势众的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溃败的根本原因。
三、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并能长期执政的重要经验
高度关注民生、关心群众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最重要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是进行革命战争,但即使是在革命战争的严峻形势下,党和根据地政府仍然没有忘记关心群众生活,并把人民生活放在国家革命、民族解放的重要高度来考虑,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高度重视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变和改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强调要把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与关心群众生活结合起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认为:“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谁要看轻了这个中心任务,谁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革命工作人员。我们的同志如果把这个中心任务真正看清楚了,懂得无论如何要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那末,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4]P136为了改善革命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广泛动员群众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临时中央政府1933年8月先后召开了两次经济建设大会,部署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并结合陕甘宁边区的实际指出,“就目前陕甘宁边区的条件来说,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为着这个,我们应该不惜风霜劳苦,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的生活问题,生产问题,耕牛、农具、种子、肥料、水利、牧草、农贷、移民、开荒、改良农作法、妇女劳动、二流子劳动、按家计划、合作社、变工队、运输队、纺织业、畜牧业、盐业等等重要问题,并帮助人民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地去解决这些问题”[5]P467。1941年至1942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敌后抗日根据地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为了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农民的生活,毛泽东等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一切机关学校部队,必须于战争条件下厉行种菜、养猪、打柴、烧炭,发展手工业和部分种粮”[6]P911。大生产运动最终发展了生产,改善了人民生活,使边区克服了经济上的严重的困难。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在通过自卫战争瓦解敌人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同时带领新老解放区人民建设农村、开展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村中大多数阶层的土地要求。正是由于党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关心人民生活,劳苦的人民大众才从“打土豪、分田地”等切身实际生活的改善中深深感受到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得共产党得到了劳动人民的衷心拥护,才出现了“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局面,使党和军队不断壮大,最终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夺取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剥削制度的基本废除使中国广大劳苦大众的民生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变,这就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提供了逻辑前提。可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的重要原因。
但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条件。正是深刻认识到这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依然保持了注意经济工作、关心人民生活的优良传统,并切实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的伟大实践中。
按照毛泽东改善民生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短短三年内,一方面基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另一方面迅速恢复了战争创伤、把国民经济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提出了“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强国富民,即工业化建设要使国家强盛,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要使人民生活富裕起来。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为改善民生奠定了制度基础。此外,我国通过四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使人民生活的基本温饱有了保障,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和计划经济的束缚,在改革开放前民生的改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止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7]P10-11因此,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十分重视民生的改善,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向全党和全国发出了 “使人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的时代最强音。与此同时,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摈弃“贫穷社会主义”观念,科学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为改善民生奠定了理论前提;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具体谋划改善民生的方针政策,包括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并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的“三步走”战略部署、制定了先富与后富、后富与共富的发展规划。实践证明,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并取得显著效果,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做到“风景这边独好”。邓小平曾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7]P354所谓发展很明显,就是指人民生活有明显改善。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危难之际。他们分析了这一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民生的改善。面临严峻挑战的中国共产党痛定思痛,吸取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教训,紧密结合已实现“温饱”之后的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在实践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坚持理论创新,不仅进一步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而且不断满足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他们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精确地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民生最忠实的实现者、维护者与发展者;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制定了“新三步走”战略,具体谋划民生的改善。在江泽民改善民生思想的指导下,党和国家不仅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站稳了脚跟,而且从总体上进一步改善了民生。
综上所述,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历史证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并长期执政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以史为鉴,改善民生: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正在增加我们国家的各种民生问题,甚至出现一些突出民生问题。所谓突出民生问题,是指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反映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这些民生问题是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分容易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得好,将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地位;否则,轻则削弱执政之基,重则丧失执政地位。正如胡锦涛指出:“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稳;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能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就会动摇立党之本,削弱执政之基,阻塞力量之源。”[8]只有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将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真正赢得工人、农民以及其他社会阶层的支持,才能真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重视民生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开始踏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期待为首要任务。改善民生成为党的中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也成为了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
首先,解放思想,摆脱过去把“民生”意识形态化的束缚,高举起“改善民生”的旗帜。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贯穿党的历史的一根红线,但是由于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以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理论为主宰,人们误认为“民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将“民生”一词过于意识形态化。结果出现了忌谈“民生”、忌用“民生”一词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在表达自己关于改善民生的政治行为时也是用“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为人民谋福利”等字眼,避“民生”而不谈。实际上“民生”本无意识形态之分,但不同的阶级对“民生”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是有不同的理解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解放思想,摆脱了这种束缚,响亮地作出了改善民生的政治承诺。一是党中央不仅采取了一系列的惠民、安民、富民政策,而且“民生”成为党的许多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一“关键词”。二是在党的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把民生问题提到了从来没有的高度并贯穿报告的始终。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与其他建设一起提升到从来没有的战略高度,摆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9]P11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内,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根本依据。报告在对以人为本的诠释中,突出了民生,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P15报告把社会建设等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9]P19,这就把民生问题摆在了从来没有的高度即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除了第八部分集中强调民生,在报告中其他部分也多次阐述和突出民生问题。这里就不赘言了。
其次,针对过去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协调的情况,提出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改善民生的理论支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总体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由于过去一段时期内我们过度依赖物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忽视民生的改善和人的发展,导致同经济发展水准相比,我国基本民生状况的改善和公共福利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不可避免地使一系列民生问题的凸现,诸如贫富差距拉大、就业难、上学难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将阻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顺应转向,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0]P465科学发展观说到底是解决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的问题。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生态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再次,提出以民生为重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作为改善民生的支撑。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在客观上要求党和政府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仅要关注民生,更要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的提出,既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对贯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的信念和决心,又体现了新的领导集体对当前制约民生改善的根本原因的深刻洞悉;既是正在迈向全面小康的人民群众在自己的新期待新要求的满足方面对党的执政活动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本质的内在要求之所在,对于民生的改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四,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具体谋划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民生福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农民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改善。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以改善农民的生存状况为突破口的。但是,从总体上看,农业依然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环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收入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最困难的群体来自农村。这一状况成为制约共同富裕实现的最大因素。为此,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具体谋划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民生福利。《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2]P8。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在继承以往中央一系列破解 “三农”问题政策和构想的基础上,面对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而提出的事关中国发展全局的伟大历史任务和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重大举措。它拓展了农民民生福利的应用范围,强调了党和政府不仅要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农民,更要促进和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我们相信,这一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将大大增加农民的民生福利。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俄]叶·库·利加乔夫:警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3]邵毓麟:胜利前后[M].台北: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
[4]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胡锦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J].求是,2004(1).
[9]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05-2-20.
[1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