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教育政策

2010-08-15田小飞

黑龙江史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政策

田小飞

(青海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8)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教育政策

田小飞

(青海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8)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了大量的民族教育政策,以保障少数民族平等的受教育权益。本文较全面地分析总结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建设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民族教育政策 政策特点 存在问题 前景概况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保障和促进了少数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民族政策发展历程

1.民族教育政策的恢复与发展时期(1978年至1992年)

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的错误,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198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民委颁发了《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恢复和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政策、重大原则,1981年2月16日至25日,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1]。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成为制定教育法规政策的根本依据。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教育事业。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扶助政策[1]。

2.民族教育政策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至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于1992年1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90年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任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与全国的发展相适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活力;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1992年3月,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措施[1]。1992年10月20日,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了民族教育的方针任务、指导原则。2001年2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了修订。

3.民族教育政策全面发展的新时期(2002年至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民族教育面临许多新的形势和挑战。2002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它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教育工作的经验,深刻阐述了民族教育在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在新形势下民族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新世纪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

2005年5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2]。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多处涉及民族教育,内容涵盖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经费保障及教师的工资保障等多个方面,它必将有力促进我国民族教育及民族教育政策的深入发展。

二、民族教育政策取得的成绩

1.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设置少数民族教育补助专款、设置专门的民族教育管理机构、在招生中对少数民族实行优惠、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多种形式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等。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继承和发展了原有民族教育政策中行之有效的内容,根据新的形势,制定了大量新的民族教育政策,如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积极开展对民族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等[3]。

2.民族教育政策目标越来越明确,政策措施也越来越具体。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一个重要的目标是缩小民族教育与全国教育平均水平的差距,保障少数民族平等的受教育权益,提升他们适应主流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国家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政策措施,如采取定向招生等措施,加强农牧区和边疆等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培养;对人口较少的民族实行特殊照顾等[3]。

3.民族教育政策逐步向法制化发展,初步形成了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雏形。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我国有权机关从民族地区实际和各民族特点出发,制定了大量的民族教育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这有力推进了我国民族教育及民族教育政策建设的进程,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法规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民族教育政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民族教育政策层级过低、刚性不足。从现行的民族教育政策来看,由国务院制定的民族教育政策很少,民族教育政策体系不完善,民族教育法规体系远远没有建立起来。由于民族教育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层级过低,必然导致刚性不足,从而影响其效力的发挥,很难起到应有的对民族教育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2.民族教育政策指导思想有失偏颇。通过对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发现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比较注重对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保护,而忽视对民族教育在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作用、角色的规范[4]。我国现行民族教育政策很少有关于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内容的重大缺失。

3.民族教育政策内容不完善,重点不突出。我国现行的民族教育政策很少有关于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忽视了对少数民族学生升学后有关学习辅导与帮助的规定等。此外,对于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其他重大问题,如民族教育经费、师资、少数民族特殊专门人才的培养、民族教育科学研究等,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

4.民族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远未形成。当前,整个社会尚未完全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监督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现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还没有形成制度,其监督职能缺乏力度和实际操作,大大削弱了执行的监督效果,严重影响着教育政策执行的监督效果[6]。

5.民族教育政策理论研究亟待加强。从民族教育政策的基础理论建设上看,在系统性、趋前性、指导性、深入度等方面仍较为薄弱,没有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虽有一些省(区)及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加强了对民族教育政策理论的研究探索,但全国范围内的研究工作仍没有很好地展开。

四、民族教育政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明确民族教育政策目标。民族教育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现状来调节民族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在我国,应在以人为本、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下,通过采取对少数民族教育特殊优惠的政策,弥补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因素造成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现实发展中的不平等[4]。

2.重点解决民族教育特有问题。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互为源头、互为存在条件。然而,现实教育中二者的渗透和结合并不是很紧密,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加强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与教学,加强民族语言文字教育课程的开发,以培养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的能力是当前民族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5]。

3.适时将民族教育政策上升为民族教育法规。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政府从民族地区实际和各民族特点出发,制定了大量的民族教育政策和措施,《少数民族教育法》将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成果予以确认。它将对我国民族教育中重大的基本的问题如民族教育的师资、经费、教材、学生的升学与就业优惠、教育研究等作出明确规定[4]。

4.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政策的理论研究。要在我国教育政策、民族政策理论的指导下,紧密围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对民族教育政策的重大理论问题,如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特点,民族教育政策的预测与规划,国外的民族教育政策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五、制定民族教育政策的重大意义

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教育是基础,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难点,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从培养人才做起,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我国教育,科技的整体水平,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1]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新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胡萍,周兴茂.中国民族教育及其学科的历史回顾、成就与展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4]滕星.民族教育学若干问题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1987,(2).

[5]孟立军.论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历史经验[J].民族论坛,1997,(4).

田小飞 女(1985-)重庆人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2008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政策
政策
政策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助企政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政策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