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3年以来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放弃原因研究综述

2010-08-15毕彩云

黑龙江史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理论

毕彩云

(吉林大学文学院 历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吉林 长春 130012)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放弃原因问题,2003年以来学术界继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和分析这些研究状况,可发现仍可以归纳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大类。

一、客观原因

1.国际因素

苏联的影响是2003年以来研究中被普遍公认的重要因素。蒋积伟从毛泽东第一次访苏入手,认为第一次访苏对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有重要影响[1]。丁鑫南提出“在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时,盲目照搬20世纪20、30年代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2]

对于苏联的影响,部分学者把它归结为苏联的压力或干预。如李理、隋丽娟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放弃的重要动因来自建国前后苏联对中共的压力[3]。邢和民认为,面对苏共的压力,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考虑,如果继续搞一段新民主主义建设能否得到苏联的支持[4]。

对于苏联“压力”的看法,不少学者明确质疑。奚兆永认为不存在向中共施压的问题[5]。鲁振祥明确指出:“截至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能够说明斯大林因对中共搞新民主主义而施加政治压力、中共屈从这一压力而决定尽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材料提供出来。”[6]

2.国内因素

(1)建国初期国内形势

王韶兴、陈海燕认为,经济社会生活中暴露出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反面坚定了我党将中国社会制度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决心;在城市,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等特征暴露无遗,私营企业中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大量增加;在农村,个体农业因种种原因,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中贫富分化现象开始出现。这些情况是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转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背景[7]。

(2)工业化战略

武力认为,关于工业化的设想是导致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直接和主要原因[8]。朱佳木明确把“适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被放弃的一个“根本原因”[9]。蒋积伟“在工业化的视野下,从私人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国家经济建设的计划性与私人资本主义的反计划性之间的矛盾、工业化的大规模开展与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经济因素对于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影响。”[10]

(3)五反运动

李捷认为,“毛泽东的这一变化是由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引发出来的”,而“一个是公私比例关系的变化;另一个是‘五反’运动以后私营工商业的性质变化。这两点对于毛泽东开始考虑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1]贾秀梅认为“五反”运动的发生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发生“五反”运动,新民主主义制度至少不会结束得这么早”。[12]

二、主观原因

1.新民主主义理论本身原因

项东把“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不足概括为独创性、短暂性、过渡性和不确定性[13]。李建宁认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本身认识的不清楚,以及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和进入社会主义的条件认识的模糊性,是毛泽东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因[14]。何云峰从考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论证逻辑入手,认为“革命的逻辑和生产的逻辑的冲突”导致毛泽东最后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15]。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本身不足的观点,不少学者保持质疑。黄爱军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身的不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缺乏理论的现实需要和实践条件)的必然现象,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发展和完善的程度完全由未来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的情形而定。因此,以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身的不足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原因是不足为据的”。[16]

2.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不足

刘长江认为,毛泽东过早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原因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理论上没有弄清楚[17]。雍涛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读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18]丁鑫南更进一步提出了地方左倾认识偏差的新观点。[19]

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认识偏差的观点,黄爱军认为,“这种历史的局限不是在确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候才发生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时候就早已存在”;所以“以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认识上存在的偏差或不足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原因,也是不足为据的。”[20]

3.策略因素

黄爱军认为“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对资本主义广大发展的肯定,从感情上说是难以接受,从理性上说则是一种无奈。在人们普遍存在着没有搞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的背景下,就只能是现实革命斗争策略的需要”,正因为是政策和策略,所以现实斗争结束就必然结束[21]。石明认为“根本原因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在受阶级斗争对比论历史观的影响,根据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所做出的一项政治策略”。[22]

4.社会心理因素

王炳林、马荣久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由直观否定取代理性分析而形成的消灭资本主义越早越好的社会心理是放弃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23]。罗平汉认为“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急切向往,对农村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的过度担心,对私人资本主义负面作用的过度害怕,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被提前结束的重要原因。”[24]房继红则认为“在巨大成绩面前产生的急于过渡心理”是一大原因[25]。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2003年以来学者们继续致力于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原因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现有研究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1.史料仍然有待于挖掘

大部分引证的史料仍然限于选集、文集、年谱等一些常见的文献资料。尤其大部分对最初版本的史料尚未出现引证。这就使观点所依托的依据显得欠缺可信与权威。

2.停留在一般层面的简单重复的研究现象比较多

很多观点只是重复了以往的研究,缺少对每一观点的实证。更有的只是浮在表面,做最简单的罗列,所以学术性显得不足。

3.研究方法仍待新的突破

如借助心理分析的方法探求转变的原因等,由于尚属最初期的尝试,所以在研究的理论、概念、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有待在进一步研究中规范。

[1]蒋积伟.“析论毛泽东第一次访苏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影响[J].长江论坛,2007(4).

[2][19]丁鑫南.关于中国共产党提前放弃新民主主义的原因新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4).

[3]李理,隋丽娟.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重要动因:建国前后苏联对中共的压力[J].长白学刊,2003(2).

[4]邢和明.从新民主主义论到过渡时期总路线— —兼论两种社会模式的转变[J].中共党史研究,2006(4):94-102.

[5]奚兆永.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和过渡时期的关系问题—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重要动因》一文质疑[J].长白学刊,2003(4):74-79.

[6]鲁振祥.过渡时期总路线研究中的“外部压力”说评议[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5).

[7]王韶兴,陈海燕.对中国社会制度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2006(8):103-115.

[8]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J].2003(3):28-35.

[9]朱佳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5).

[10]蒋积伟.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几个问题的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4).

[11]李捷.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及其历史意义[J].光明日报,2004(4).

[12]贾秀梅.论“五反”运动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及启示——兼论对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影响[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5).

[13]项东.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特点新探—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断原因的另一种解读[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2).

[14]李建宁.试析毛泽东提前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因[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5(1):68-71.

[15]何云峰.两种逻辑的内在冲突——深度解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J].长白学刊,2008(1).

[16]黄爱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原因研究述论[J].中共党史研究,2004(1).

[17]刘长江.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原因辨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171-175.

[18]雍涛.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历史命运及其现实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1).

[20][21]黄爱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原因研究述论[J].中共党史研究,2004(1).

[22]石明.对毛泽东提前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根本原因的再认识经济研究导刊[J].2008(19).

[23]王炳林,马荣久.从社会心理看私人资本主义在新中国头七年的历史命运[J].中共党史研究,2006(2):31-36.

[24]罗平汉.也论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及其原因[J].理论学刊,2008(5).

[25]房继红.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反思[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2).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理论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渊源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如何理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的贡献
邓子恢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
浅析民生主义经济纲领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