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

2010-08-15唐微微

黑龙江史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检索文献数字化

唐微微

(北安市图书馆 黑龙江 北安 164000)

1.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

2.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2.1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数字图书馆通过宽带高速互连的计算机网络,把大量分布在一个地域或一个国家的众多图书馆或信息资源单位组成联合体,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统一标准加以有效存储,管理并通过易于使用的方式提供给读者,超载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网上远程跨库获取任何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高度的资源共享。

2.2 数字图书馆是面向对象的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数字图书馆的存储介质已不限于印刷体,它具有文本,声,光,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体,其存储的载体也相应的有光盘,录音带以及各种类型的数字化,电子化装置它通过多媒体,超文体,超媒体等技术,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手段,向读者展示各种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信息。

2.3 数字图书馆是与平台无关的数字化资源集合。目前在网上查资料,需逐个站点地查询,实现数字图书馆以后,读者只要提供某个检索点,计算机就会按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所需的全部资料。

2.4 数字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发布功能。它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发布和传播各种文献资源的信息,对读者进行“引导”或“导航”。向读者提供多种语言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

3.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模块

3.1 各种载体的数字化。将书刊、古籍、善本等各种文字,图像(包括地图),缩微制品包括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等。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设备,将这些资料数字化。

3.2 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字图书馆大多数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客户、图书馆服务器和对象服务器构成信息传递的核心结构,图书馆服务器主要管理数据的目录,索引和查询,而对象服务器用于管理数字化的对象,当对象数据直接到达客户的时候,就实现了图书馆对象数据的传送,它存储和管理的数据量是巨大的。

3.3 有效的组织访问和查询。本文类型的文件检索,实现在网上的快速全文检索软件,如何为多媒体信息建立索引,让用户进行有效的查询,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直接针对图像建立索引,可以按照颜色,图案来索引纺织品的图案,用边缘轮廊结合其它图像处理技术索引人脸照片等,用同样的方法,对数字化的视频和音频信息内容进行查找,这是访问DL的关键技术。

4.数字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1.技术问题。数字图书馆涉及的技术领域很宽广,需要大量的技术突破作为支撑,例如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技术和智能化,个性化,自动化服务技术,这样,数字图书馆的真正潜力才能发挥出来。

2.法律问题。数字图书馆的法律问题实质上是版权和知识产权在网络时代的运用问题,这个问题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已日渐突出,王蒙等著名作家状告网站侵权,中华文化信息网在建设中均碰到了版权的问题,如何既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同时又让各类文化,科技的文明成果纳入数字图书馆,以使其为更多的人服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是一个急迫的任务。

3.数字化资料的传递。综合业务数字网,目前已成为多媒体通讯的基本传输网络。

4.人才问题。数字图书馆是一项高科技与文化结合的重大工程。在推进中国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和培养既懂技术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用人机制,以利于人才的脱颖而了。促进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5.运营模式问题。信息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用“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强强联合,用市场化操作的方式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

6.管理问题。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成败不在技术,而在于管理,可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由于参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单位和部门较多,因此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必须统一步骤,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把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推向成功。

5.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自从1998年8月提出至今,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贿在推进实施方面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挂牌,作为数字图书馆工程顶层设计的中华文化信息网,以弘扬中华文化为目的,经过一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先于数字图书馆创出了品牌,被评为中国优秀网站和全球100名最受欢迎的中文网站之一,为今后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对外运行发布的窗口。

6.数字图书馆对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优势

1.便于将文献的珍本、善本等珍贵资料,用数字化形式保存下来。

2.用户可以与多个分布式多媒体信息源一起工作,进行远程访问,资源共享,为信息密集型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扩充信息获取范围,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3.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比印刷型载体中的信息资源更便于检索,使学者能以最快速度获取所需资料,对教育,科研和技术创新都有重大意义。

7.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服务形式变革

1.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因为数字图书馆的其他特点都是建立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数字是信息的载体,信息依附于数字而存在,离开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字化存贮技术为压缩存贮空间,改进信息的组织方式,提高检索速度,方便用户远程检索奠定了基础。

2.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数字图书馆通过以大网络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目前,数字图书馆正通过由宽带网组成的因特网和万维网以高速,大容量,高保真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将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和无数台计算机联为一体,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3.数字图书馆将实现由文献提供向知识提供的转变,即实现以书本为单元的低层次服务几以知识为单元的高层次服务,所以要加强文献资源的开发,进行深层次的文献加工,数字图书馆信息提供的知识化,将会为广大用户提供知识水库,学术银行。

8.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1.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将以电子化的馆藏为主,各种文献信息资源都转化成数字形式,存贮于一定的载体上,用户查阅信息的模式将彻底改变,服务人员通过网络传递信息,根据用户的需求,信息服务人员应适时,主动地向用户提供知识化的信息咨询服务,要实现此模式,首先要加强用户需求的调研和预测,以增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其次要注重用户认知能力的培养,使用户树立信息意识激发信息需求。

2.加强合作与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这主要体现在数据库的共建共享,事实证明,有特色,有个性的数据库,才是吸引读者的关键,有规模,有较高价值的数据库才是图书馆竞争能力所在,经常更新,扩充和保持内容新疑的数据库才不会被淘汰,所以要自觉把自己纳入大系统的建中,才是一条可行之路,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3.打破传统的封闭开发与内部服务模式,使数据信息量生产面向市场,数据库服务面向大众。

4.建立专门管理信息数据库服务业机构,对所有信息数据库进行注册登记,加强管理,以避免数据库的重复开发和无序服务。

5.传统信息的工作是一种线性模式,文献信息经过采集、整理加工,流通传递,检索咨询等环节才能到达用户手中。

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向读者提供的服务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直接借阅方式的服务,而应进一步拓宽为更广泛的远程访问式的虚拟化服务,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使异地之间文献信息的高效交流和传递成为现实。采用方便快捷的检索工具,以WEB方式提供网上检索服务,实现同一书目信息可以让成千上万个读者远距离共享。

猜你喜欢

检索文献数字化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在IEEE 数据库中检索的一点经验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