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图书馆面向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
2010-08-15孟淑梅
孟淑梅
(佳木斯大学图书馆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之根本,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而重点学科是高等学校学科结构的脊梁,承担和履行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重任和职能。因此,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增强学科的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是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至关重要的举措。在重点学科建设所需的诸多因素中,文献资源建设是其中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因素,或者说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作为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学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文献保障作用,是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积极配合和参与学科建设,根据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学科发展规划制定本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方针,全面搜集、开发和利用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建立面向重点学科的、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充分满足学校重点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的文献信息需求,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1 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原则
1.1 精品化原则。近年来,受高校评估等因素影响,某些院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始终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错误做法。笔者以为各馆应该树立精品化馆藏新理念,积极构建具有本馆特色的核心文献资源,在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上,尤其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科文献覆盖率的基础上坚持精品化发展的道路。把收藏重点放在那些信息含量大、知识密集度高的文献资源上,把核心文献的收藏作为资源建设的重点。
1.2 针对性原则。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从读者的需求出发,读者需要什么,图书馆就提供什么,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原则,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也是如此,图书馆不应刻意追求馆藏资源的品种、复本比例等指标,而应当把关注点放在资源现实利用价值的追求上。要充分做好文献需求调研,进一步强调文献建设的针对性,才能实现较高的文献利用率,避免文献资源的浪费。
1.3 特色化原则。在当今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大而全、小而全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显得困难重重。图书馆必须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这一点在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上显得尤为重要。特色馆藏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文献资源的合理分布,还可以缓解文献购置经费短缺给图书馆造成的压力。面向重点学科及其相关学科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形成独特资源优势,才能更好的服务于重点及优势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4 前瞻性原则。把握学科发展的趋势,走在时代进步的前列,这是时代发展向高校图书馆提出的要求。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不仅要考虑到收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变化,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文献资源体系必须随着学校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它需要图书馆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分析馆藏文献的使用情况以及读者的需求意向,不仅要掌握目前学科和专业的教学科研的现时需求,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未来可能的需求,建立起有效的文献采集的动态调整机制。
2 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措施
2.1 做好文献信息需求调研。根据本校重点学科的发展需要,深入开展文献信息需求的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将以馆员为中心的图书采集运行模式向以专家为中心转变,降低文献采购过程中的盲目性,让有限的购书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全面提高文献保障率一条主要途径。一是要建立专家选书制度,邀请学科带头人、专家教授等专业人员参与核心期刊的确定、专业图书的选订以及网络数据库的筛选等重点学科文献采访工作,并随时对文献资源建设提出意见或建议;二是可以利用校园网搭建“专家书刊荐购”网络平台,随时听取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即选择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外语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馆员担任学科馆员,深入到院系,与学科带头人或学科专家交流、沟通,建立互动平台,通过读者调查、网络反馈、召开读者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和反馈学校的教学计划、科研动态、学科发展规划及读者的需求。
2.2 制定好文献资源建设规划。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知识含量高、内容复杂、劳动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访人员首先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需要,确定本馆的收藏原则、收藏范围、收藏重点和采购标准,其次要了解本馆已有馆藏情况、文献建设的动态、文献的种类和复本数以及哪些文献应剔除,哪些文献要补缺等。另外,还要了解并掌握各类型出版机构的性质、出版计划、书店的发行计划等。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采集适合本校专业的各种文献,并形成特色藏书体系。
2.3 确保建设经费的投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文献购置费在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科范围不断拓展,图书经费仍然出现较大的缺口。因此,图书馆要根据现有的条件,在有计划、按比例逐年加强各专业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在经费上对重点学科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确立重中之重,并做好各重点学科文献经费预算,细分各种类型文献经费,确保重点学科发展的文献需求;与此同时,还要多渠道筹措经费,争取学校的支持,设立专项资金,加大重点学科文献购置费的投入。
2.4 积极开展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广泛高效地开展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是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保障建设的一个有力补充。因此,一方面,各馆应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力争与国内外更多的图书馆和文献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业务合作,建立更为广泛和畅通的文献获取通道;另一面还要争取与各级图书馆学会、高校图工委、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等行业组织的建立有效联系与沟通机制,不断争取政策上的优惠和技术上的支持,建立更为方便、快捷的文献获取方式,为学校重点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文献信息保障。
2.5 构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导航系统。当今时代,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成为专业人员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网上信息的数量庞杂,对于专业人员来说,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学科信息时,查全率和查准率非常低,同时耗时较多。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人员和设备等多方面的专业优势,根据重点学科的信息需求,以学科为单位,对相关网络资源进行搜集、整理、标引和存储,构建面向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数据库和发布平台,让重点学科领域的师生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本领域科技前沿、研究动向和国际发展趋势,以节省用户的时间,全面提高各类信息资源的综合保障率。
总之,高校图书馆要把为学科服务作为主导思想,走图书馆与学科合作建设之路,把重点学科资源建设作为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学科服务的一条途径,树立建设和服务并举,不断为重点学科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重点学科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1]王晓明,方爱敏.高校院系资料室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实践[J].图书馆杂志,2004,(2).
[2]姚海法.构建重点学科信息资源体系,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1)
[3]周彤.论民族地区高校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保障[J].图书馆学刊,2004,(1).
[4]宋云龙.对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04,(6).
猜你喜欢
——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