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存在论根据——基于人的存在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视角

2010-08-15王智慧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5期
关键词:现实性方法论现实

王智慧

(许昌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人的存在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结合。现实的人有现实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现实需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激励教育法。超越现实是人的存在本性,这种本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符合希望哲学的原理,想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给人以希望和勇气,面向未来,超越现实。

一、人之存在的现实性和超越性

脚踏大地又仰望星空,这就是人的生存矛盾。现实性是人得以生存根基,但人又不满足于现实,超越现实追求梦想正式人之创造性的源泉。

1.人之存在的现实性。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生活条件。“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P71-72)从历时态考察,现实的个人的存在表现为三点:第一,人之存在的现实性表现为人是具体的历史存在物。历史不是别的,正是个人活动的演化过程。任何人类历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作为历史前提的个人并非是超出历史的既定的理想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一定历史中的个人。任何人类历史无非是个人的实践活动演化的历史而已。正如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2](P697)第二,个人存在的现实性表现为个人是一定活动中的人。人是特定的实践存在物,他们都是在具体社会中和具体历史情形下实实在在从事社会实践活的个人,具有实践性特征。对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1](P119)这就是说,人总是处在各种现实的活动和现实的关系之中,而不是纯粹实体性的存在。恩格斯指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2](P241)第三,个人存在的现实性还表现在个人具有现实的需要。这些个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具有现实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人。这些现实的需要是人对自己生理和精神要求的反映,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人的每一种本质活动的特征,每一种生活本能都是因为人的一种需要。人的生存离不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满足自己的需要正是人进行活动的动力之所在。需要的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就这样,人的实践生存活动一直延续下去。

2.人之存在的超越性。人不但是现实性存在,而且是超越性存在。人的生命属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然的属性,是指生命已经达到的或已经具备的属性,包括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和已经内化为个体生命组成部分的精神性和社会性。另一类是应然的属性,这是一类目前虽然没有达到而却是生命正在追求的对象性存在。人的生命存在就表现为在以先前的实然为基础,应然不断转化为实然,随之又产生新的应然。人的存在就是在应然与实然的不断转换之中,实现着对自身的超越,这种超越以人对“总体性”的追求和探索为动力,这是每一个人灵魂深处永远跳跃着的不灭的火花。正是这种超越性,决定了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然而又不停留于此,他的目标永远在前方,追求一种完满的存在方式。立足于现实,又不满足于现实,不断地追求一种理想,这就是人的存在的乌托邦精神。实然对应然的超越也就是要对现实的超越。人是一个开放的存在,本质上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现实是人成为人的基础,但不规定人的终极本质,人的本质在创造中,故人既是现实的、经验的存在,又是理想的、超验的存在。人生活在现在,但现在不仅是过去的浓缩,更是未来的指向。存在绝不只是现在,而是不断运动着的未来。人对未来应然和可能的关注较之于对现实的关注更为强烈、更为本质和深刻。人处于走向“理想”的途中,正是这一追求和向往,使人不断地超越了自己的历史和现实。

海德格尔说:“存在与存在的结构超出一切存在者之外,超出存在者的一切存在者状态上的可能规定性之外。存在地地道道是超越者。此在存在的超越性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越性,因为最彻底的个体化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就在此在存在的超越性之中。”[3](P44-45)海氏说的“超出存在者的一切存在者状态上的可能规定性之外”这样一种特性,也就是人的存在的超越性,作为此在的人之所以具有超越性,就在于他“总是从其生存来领会自己本身:总是从它本身的可能性——是它自身或不是它自身——来领会自己本身。”[3](P15)海氏还指出,这些最本己的可能性是由有限性决定的,因而,只有人在面对这些可能性而成为自由的时候,他才不会由于自己有限的生存领会而否认他人的生存能够逾越它。作为此在的人所置身于其中的世界,必然包含有现实性和超越性两种维度:“世界就是此在作为存在者向来已曾在其中的‘何所在’,是此在无论怎样转身而去,但纵到海角天涯也还不过是向之归来的‘何所向’。”[3](P89)也就是,现实性和超越性与此在及其世界同在,真正拥有世界的此在,其现实性总是包含着一定超越性的现实性,其超越性也总是包含着一定的现实性的超越性。

二、人之存在现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意义

人之存在的现实性就是人的实践生存本性,而现实的实践活动之驱动力就是人的现实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教育法的深刻基础就在于人的现实需要。

1.激励教育法的根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人,有许多需要。需要是由于人类自然发展的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现代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五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最基本的推动力是生理的需要,只有在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可以维持生命,其他的需要才能起到激励作用。人的需要产生人的动机,而动机又成为人们行动的内在精神动力。正是人们的这些需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理论依据。

激励教育法是以人们的客观需要和主观动机为根据的,是以实现一定期望为目的。激励教育是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提高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行为效率目的的方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上实现从批评改造到调动人们积极性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消除思想障碍更要通过思想激励手段使人们不断地在原有的不平上再迈出新的步伐。激发人的积极性,就是要研究人的积极性的源泉,这样的激励不是盲目的。人的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动力要素。人们产生积极的行为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措施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是人的天性,物质激励就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维持积极性。精神需要是人的高层次的需要,精神激励就是用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促使人们进一步发挥积极性。

2.激励教育法的基本方式: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以物质利益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奖励,用货币或实物形式奖励人们,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正如列宁所说的:“我们应该记住,除了我们决心要进行的生产宣传外,还要采取另一种诱导方式,即实物奖励。”[4](P148)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必须解决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否则人们就不能存在。物质激励包括货币奖励和实物奖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生活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物质激励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物质激励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为根据,是对人的自然存在的现实性的承认和尊重,现实的人的第一个表现就是人是自然存在物,物质需要的产生及满足是人存在的基本前提。

精神激励不是通过物质手段,而是通过精神上鼓励人们,如表扬、嘉奖、授予荣誉、信任、尊重、关怀、爱护等,以激励人们的自豪感、创造性、荣誉感、幸福感等。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因此更多的应该运用精神激励手段。精神激励的理论基础是人的精神需要,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正是在人的现实精神存在的基础上,才产生精神激励。精神财富是最宝贵的财富,精神激励是最持久强大的动力。精神鼓励是对人的存在之现实精神需要的承认和满足,使先进工作者的重要贡献得到社会承认,受到人们尊重,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

三、人之存在超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意义

从本体论上看,人生就是一个遭遇悲剧和充满希望的过程。悲剧的意义就在于明知失败或毁灭的结果也要奋斗和抗争。奋斗和抗争是人面对悲剧命运的生存勇气,也是人在希望中的行为。勇气给生命之超越注入了动力,而希望作为目标照亮了人的前进路程,将人推上追求完满的超越之路。“哀莫大于心死”,心的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死亡,人生有了勇气和希望就能实现超越。基于人之存在超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完成人的超越这一使命,这就不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给人以勇气和希望,而且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符合希望哲学的原理。

“想象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论,它是道德的希望原理的哲学基础,想象不是一种基本的实在的德育方法,……但它作为一种方法论基础,的确改变着传统德育的价值观念。”“想象作为一种方法论,是道德教育实现价值革命的哲学象征。”[5](P320)正是基于此,本文借鉴德育学界的研究成果,把想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

1.想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论。胡塞尔眼中,想象是一种现象学世界观,想象既充满生命的质感,又充满理性的气质。加拿大教育家史密斯把想象视为一种真正的阐释学和方法论,他写道:“阐释性想象的工作至关重要,因为从深层的意义上讲,我们的语言包含着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它反映出大家的欲望、遗憾和梦想;在它沉默不语时,它甚至在诉说着我们想忘掉的一切。”[6](P127)想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具有精神生活的人类,在想象中才能发现生活的意义。梦想使我们进入另一种生活,这种生活使我们感到痛苦、感到希望及同情。人的生活始于梦想,梦想使人与未来相连接。想象作为一种精神反思,作为一种方法论,不是用抽象的思考代替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而是试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力量。想象的方法论与依靠榜样教育法的直觉方式不同,它关注人的自由思考能力和人的思想政治责任感的培养。想象的方法论把自由交给了受教育者,把想象的权利还给受教育者。其实,自由意味着责任,最大的自由意味着最大的责任。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因为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也就没有责任。别尔嘉也夫认为想象是创造性生活、超越性生活的基础,他认为创造想象的力量是道德生活中的天赋原则。韦伯非常深刻地批判了祛魅的后果,当人失去神圣之后,失去对星空和上帝精神时,人也就最终失去想象力和对历史教化的阐释力。

2.以想象为方法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总是按一定的方向进行,一般来讲,传统上我们总是从底层规范向上层价值进行建构,这是一个方法问题。赵汀阳认为道德教化有三个维度,即规范、原则和理想。它们不是对立,而是相通,理想处于最高价值。如何选择道德教育的起点,取决于德育哲学。法国哲学家马里坦强调“向上”的道德力量,认为超越性的道德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一个人把眼光放在超自然的最后目的上,他反而会有效地安排其自然的最后目的。”[7](P167)“如果他有效地安排自己的超自然的最后目的,那他也会有效地安排自己的自然的最后目的。”[7](P168)赵汀阳认为,对于一个知识体系来说,某些基本概念和规则当然是这个体系的决定性部分,但是对于一个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来说,情况大概是颠倒过来的,位于这个体系‘顶层’的而不是位于‘底线’的那些观念才是这个价值体系的核心或决定性部分,因为那些顶层观念是意味着各种美德和最高价值目标。以想象为方法论的思想政治教育重新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方向,这种颠倒关键不是在于内容顺序的改变,而在于教育逻辑的向上提升。这就要求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提升政治、法律、道德规范,而不是就规范而论规范,一直处于“底层”。理想信念教育是建立在想象方法基础上的希望的教育,用这种教育牵引提升其他教育内容,人们就不会为任何生活细节所干扰,更容易理解生活中的政治、法律与道德的规范细节。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体现了对高层价值的重新认定,而且体现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新理解,他们真正成为想象基础上的理想信念的主体。因为任何人也无法代替他们想象,能代替的只是为他们制定“底层”的规范。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

[4]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薛晓阳.希望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加]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法]马里坦.科学与智慧[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现实性方法论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漫画:现实背后(下)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