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特征论析

2010-08-15胡明莹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5期
关键词:拉丹恐怖主义基地

胡明莹

(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恐怖主义行为古已有之。不过“恐怖主义”一词据说最早来源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当代国际恐怖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在90年代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大变动的形势下开始泛滥,特别是“9·11”事件以后日益被人们看作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大“顽疾”。对于恐怖主义,自“9·11”事件以来已经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了。但是,对于到底如何定义恐怖主义却一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至今,有关恐怖主义比较有权威的定义不下100种。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全面的恐怖主义概念现在不存在,而且将来也不会存在。”[1](p149)我们认为,恐怖主义是某一个人、团体或者国家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对其选定的人或物进行暴力威胁或者破坏的思想及由这一思想支配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就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特征作简要地论述。

一、暴力性与恐怖性

暴力性与恐怖性是当代国际恐怖主义两个相伴相随的特征。实施暴力是恐怖主义的手段,引发大规模恐怖摧毁人们的意志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则是其目的。恐怖主义问题专家霍夫曼认为,“恐怖主义……旨在通过制造恐怖气氛,达到按照(事件)领导者的意愿对其他人施加影响,以及通过他们对事件的发展施加影响的目的。”[2](p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恐怖主义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战。恐怖主义目的就是使用暴力或者威胁使用暴力在个人、团体或者社会上形成一种恐怖气氛,制造恐慌,从精神上瓦解人们的意志,从而是他们自己或者自己向某团体、政府施加压力,使之屈从与恐怖主义份子的要求。这样,其暴力性越强,制造的血性场面越惨烈无疑对人心的震撼力越大,造成的恐慌也越大。为了达到目的,恐怖主义活动决不吝惜使用暴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恐怖活动暴力性的增强,国际恐怖主义的恐怖性也越来越强。1995年东京地铁事件造成12人死亡,5 000多人受伤。1995年4月19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市联邦政府大楼汽车爆炸事件造成87人死亡,400多人受伤。1998年8月7日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两国的大使馆遭到恐怖袭击造成260多人死亡,5 000多人受伤。进入新世纪以来,2001年的“9·11”事件造成5 000多人死亡或者失踪。这些暴力恐怖活动给受害者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1999年一次对东京地铁事件受害者的调查显示,受害者的精神方面的创伤很难愈合,有的受害者无缘无故的会想起遭受沙林毒气时的可怕场面,有的则担心此种悲剧会重演,有的在乘坐地铁时总是提心吊胆。总之,沙林毒气成了受害者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3](p120)

二、目标选择的多元化

伴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恐怖主义针对的目标也显得无序化和多元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恐怖主义份子根本不区分什么平民或军事人员,也不管你是商业、民用、政治或者军事机构和建筑,一切统统成了他们施暴的对象。当代国际恐怖主义以普通民众为目标已经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了。现在,在以普通民众为袭击对象的基础上,恐怖活动还有意无意的选择一些“弱势群体”作为目标。例如2004年发生在俄罗斯别斯兰的中学人质危机。该事件中恐怖主义份子劫持1 200多人为人质,最终造成了335人的死亡,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大规模的人质劫持事件之一,对人们心理上的震撼程度仅次于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更为主要的是别斯兰发生的劫持学校事件开创了向社会最弱势群体——少年儿童大开杀戒的先例,它对世界平民的社会心理遭成了更大的打击。无辜的孩子都成了打击、利用对象,那么还有谁能够幸免?此外,商业目标也成了当代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关注的重点。据统计,1968~1997年间,针对商业目标的恐怖袭击数目及其在全球恐怖袭击中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每年增长率为8.31%,比例年增长1.76%;其中80年代以来数量年增长率约为5.57%,比例年增长3.35%。1993年2月美国世贸中心大楼爆炸造成6人死亡,千余人受伤,经济损失达5.5亿美元。同年4月伦敦金融中心城发生一起汽车爆炸事件,多座大楼被毁,死伤40余人,全部经济损失达15.6亿美元。至于2001年本·拉丹“基地”组织策划的“9·11”恐怖袭击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0亿美元。[2](p3)

三、手段的多样化与智能化

在国际恐怖主义刚刚兴起和发展阶段,恐怖主义活动的主要手段无非是绑架、投毒、暗杀、爆炸、劫机等等。冷战结束以来,恐怖主义活动的手段不但日益多样化,而且朝着科技化的道路发展。在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的推动下,恐怖主义也积极利用高科技为其目的服务。例如,本·拉丹领导的“基地”组织就通过因特网来筹集资金、进行恐怖主义活动的安排、操纵,并且利用网络与其他恐怖主义组织联络。不仅如此,恐怖主义组织还充分利用高科技产品来实施自己的恐怖活动。例如,在恐怖主义爆炸活动中,他们就制造和利用各种新兴的塑胶炸弹和远距离遥控炸弹。同时,在冷战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扩散趋势的情形下,恐怖主义也有可能利用包括核、生、化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1995年奥姆真理教就是利用沙林毒气来实施其罪恶活动的。1997年澳大利亚的一些百货商店还遭到了氯化氢的袭击。“9·11”事件后不久,美国又出现了“炭疽恐慌”,如此等等。

四、浓厚的宗教色彩

在冷战后,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和威胁日渐扩大,并且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据霍夫曼考察,在1968年以前没有哪一个国际恐怖主义集团带有宗教性质。自从霍梅尼革命成功以后,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宗教性明显增强。1980年64个国际恐怖组织中有两个是宗教恐怖组织。此后,此数目一直在上升,1992年发动恐怖袭击的恐怖组织中宗教性质的占约四分之一,1994年达到了三分之一,1995年将近二分之一。总之,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大约有25%的恐怖主义是起源于宗教目的。现在我们比较熟知的一些恐怖主义组织无不打着宗教旗号,以之来号召信徒。本·拉丹的基地组织就号召其门徒们对美国及其西方进行“圣战”。另外,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等无不是具有宗教性质的恐怖主义组织。

五、恐怖主义的国际化与网络化

国际化与网络化是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又一鲜明特征。在国际恐怖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阶段里,它的范围大多还局限于中东地区和亚非拉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现在不但宗教矛盾、民族矛盾聚集的中东地区备受恐怖主义问题的困扰,西欧、南亚、俄罗斯、美国等地也不断受到恐怖主义威胁,就是中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到过“东突”恐怖主义的干扰。与恐怖主义活动日趋国际化相伴随的则是网络化了。当今世界的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往往不再单兵作战,而是有了联合化的倾向。本·拉丹的“基地”组织在覆灭前几乎成了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大本营,很多恐怖主义组织团体向其“取经”。以在我新疆搞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伊运”)为例,该组织是“东突”恐怖势力中最具危害性的恐怖组织之一,20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该组织宗旨是通过恐怖手段分裂中国,在新疆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1993年以来,“东伊运”通过爆炸、暗杀等活动给我国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至2001年,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在中国新疆境内制造了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袭击等恐怖暴力事件200余起,造成各民族群众、基层干部、宗教人士等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东伊运”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本·拉丹基地组织在培训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经调查,“东伊运”的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本·拉登“基地”组织的资助,以及通过走私毒品、武器弹药和绑架等犯罪方式筹集的经费。该组织挑选、招募从新疆外逃的分裂分子、刑事犯罪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将其派遣至本·拉丹“基地”组织的武装训练基地参加军事训练。在训练结束后多次派遣这些人员潜入中国新疆建立暴力团伙,进行爆炸、暗杀、投毒等暴力恐怖活动。事实证明,“东伊运”不但得到了拉丹领导的“基地组织”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拉登恐怖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9月11日,该组织被联合国认定为恐怖组织。[4]

六、反美性

反对美国及其代表的西方也是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征。如果说在国际恐怖主义兴起和发展阶段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行为还不是很多的话,那么冷战结束后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活动数量则一路攀升。1995年,全球恐怖事件440起,其中涉及侵犯美国利益的恐怖案件占22.5%左右;1996年全球恐怖事件共296起,其中涉及美国利益的约占24.7%,因此受伤的美国公民1995年为60人,1996年则达250人。又据美国国务院统计,1997年304起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中有三分之一是针对美国的。国际恐怖主义之所以把其斗争的矛头美国与冷战结束后其奉行的大国主义、霸权主义以及其在阿以冲突中的偏袒以色列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本·拉丹及其“基地”组织就把美国看作其打击的头号对象。2001年“9·11”事件就被本·拉丹“基地”组织及其它恐怖主义组织看作是反美活动的一次“大胜利”。

[1]Walter Laqueur,The Age of Terrorism [M]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7.

[2]王逸舟.恐怖主义溯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吴强主编.末日疯狂:世纪末全球十大恐怖主义活动[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4]京华时报[N].2003-12-16.

猜你喜欢

拉丹恐怖主义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国刑法视域下的恐怖主义犯罪本体论纲*
我的基地我的连
观点
国家实施国际恐怖主义行为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