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采艾”习俗的流变及其文化思考
2010-08-15梅娟娟
梅娟娟
(青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8)
一、“采艾”习俗溯源及其意义
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和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采艾”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从古至今一直传承的一项民俗活动。对“采艾”最早的记载要推归到中国的文学源头《诗经》,《诗经·王风·采葛》记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1]从中可以看到“采艾”已经成了公元前劳动人们生产劳动的一部分,是采集生产的形式,但是这里的“采艾”并没有和端午节挂钩。艾草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药草,“艾,冰台也,从艹义声。”[2]艾味苦,是一种药材,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又供灸法上。艾草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了,这种应用当以医药用途为主的。在许多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后汉书·礼仪志》中说,汉代五月五日风俗源自于夏商周之夏至节。《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蛊锺,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办饰。夏后氏金行,作苇茭,言气相交也。殷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闭塞,使如螺也,周人木德,以桃为更,言气相更也。汉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3]
五月五日在汉代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简单的日子,其文化含义也没有那么丰富,“与夏至相关的五月五日在汉代主要是一种禁忌日,它开始有节日的苗头,但尚未构成节日。”[4]
“五日东汉人们为了对暑热疾病的防治,继承了上古五日‘蓄药’的习惯……魏晋南北朝时期,五月五日逐渐成为夏季大节,将夏至节转移到端午节下。”[5]
但是采艾和端午节融为一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艾先是在医药方面表现其重要的地位,而后与民俗结合起来。汉后的许多文献中记载了端午节“采艾”习俗。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一书是一部专门记录古代楚地岁时节日风俗习惯的笔记体散文,谭麟将此书所反映的内容归为七类,历史时间与人物,农事生产,防病、治病及卫生,祭祖祭神等。“采艾”习俗被归为防病、治病及卫生一类。
谭麟的《荆楚岁时记译注》对“采艾”习俗记载如下:
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按:宗测字文度,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艾先生。”[6]
艾人,即以草束为人形。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端午节“采艾”习俗几乎各地都有,荆楚之地甚为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楚地人称五月为恶月,民间有谚语“善正月,恶五月”,从五月开始,江南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潮湿炎热,各种病菌蚊虫开始繁殖,身体健康受到各种病菌疾病的滋扰。所以,五月禁忌甚多,民间心理上认为此月为恶月,便会采取一定措施来祈求平安度过此月,除了坚守一些禁忌外,就是借助外力辟除这些不详。“采艾”便是外力的一种,这与楚地盛产艾蒿有一定关系,另外艾蒿本身也是一种药材,其香气可以驱赶蚊虫。在端午节采艾蒿表达了民众祈求健康的愿望。端午节“采艾”初始之意“以禳毒气”,“用灸有验”,是用来防病、治病的。
关于端午节“采艾”这一习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又钉艾人于门人,士庶递相宴赏。”[7]
此时,端午节采艾插门旁之意由“以禳毒气”到“以攘不祥”,意义有所扩大,这与现代端午节插艾蒿之意相同——辟邪,这就是民俗的活态传承。
二、近现代端午节“采艾”习俗
近现代,端午节成为中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地位仅次于春节,其勃勃的生命力的依然在现代传统节日受到冲击时延续下来,这也是端午节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自我调整、自我适应的结果。在端午节祭奠屈原、驱邪的习俗保存的甚为完整且比较系统,采艾、竞渡、细丝、食棕等习俗在全国几乎普及开来,在国外也颇有影响力。而“采艾”习俗,其功能性是其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因素。仲夏时节,暑热即至,疫病易犯,且五月被认为是“恶月”,所以民间形成了一系列驱邪防病的措施。“采艾”这一遗留习俗也以不同方式展开,但是“采艾”驱邪的意义在今日则不一定被全盘接受,虽然各地“采艾”习俗依然很受欢迎。
在河南、湖北、湖南一带,盛产艾蒿,而农历五月也是艾蒿繁茂之时,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居,有“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的诗句,艾蒿即香草的一种,艾草散发的是一种清新苦涩的香味,这种味道不招蚊虫,可薰走蚊虫,这种香气及医病的特征和作用大概就是人们选用它来辟邪的原因吧。端午节一早,劳动人民会拿着镰刀去砍艾蒿,主要插在门楣上,也有妇女取艾根插头发上,或取艾叶煎汤澡浴,或用艾叶燃火,辟邪之用,寄托了祛除一切病、灾、不详之物的美好愿望。在古时也有做艾虎艾花来辟邪的,艾虎是指将艾做成虎形,或用彩绸做成虎形缝制,上面粘上艾叶,其辟邪之意大概是柔和了艾与虎这两种辟邪物的要素而成。艾花指用真艾叶剪成花状,也有用丝绸做成的,而现在制作艾虎艾花的却为数极少。这项民俗活动在偏远地方依然保存着原始意义,在部分都市,部分城镇,部分家庭,“采艾”已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忽略这项习俗的也不占少数。
在青海一带,过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上插杨柳,悬艾叶,据传此能防止毒虫伤身。”[8]在黄南藏族聚集地,以插柳为主,也有采一些香草鲜花摆放在家里以美观只用。端午节影响到了青藏高原一带,在过去没有糯米的时代,此地居民过端午节是用韭菜盒子代替粽子,戴荷包、系五彩线这些习俗在这里也是非常盛行的。但是“采艾”习俗的本质意义发生了变化,用以美化这就是民俗传播过程中的变异性的一个表现。
在东北一带,端午节时,城市居民主要是购买艾草,也有部分地区端午插柳,辟邪之用。
在国外,韩国江陵一带在端午节时要用菖蒲煮水洗头洗澡,据说这样可以防止皮肤病。菖蒲是一种草本植物,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我们的邻邦朝鲜在端午节这天用菖蒲洗头,女孩子用菖蒲煮水洗头洗澡,也有用蒲根做簪子插在头上的。这和中国的采艾采菖蒲辟邪习俗是一脉相承的。
全国各地乃至周边国家,“采艾”习俗的形式及其原始意义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如今民间信仰淡化是趋势下,“采艾”已渐渐融入新时代,时代会渐渐赋予其新意义。
三、“采艾”习俗的文化思考
“采艾”习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其文化内涵也在演变,或增或减。从端午节其他传统节俗活动来看,端午节起初是和祛病,辟邪,保健等观念分不开的。后来屈原、介子推、伍子胥等历史因素参入进去,其才有丰富的历史性含义,变成了一重大的人文节日。
“采艾”习俗诞生之初,其意是防病祈求平安,长江中下游一带,潮湿闷热,易长病,艾蒿是一种随处可见的药材,可入药。且五月在人们心中是“恶月”,如何平安度过次月,便产生了驱邪护生的巫术活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即巫术与禁忌。“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便是根据艾草的特征而产生了一种顺势巫术,“顺势巫术是根据对‘相似’的联想而建立的。”[9]艾草能预防疾病,治疗疾病,那么民间便联想到将艾草挂在门口就能阻止病毒进屋,大有“门神”的功能。发展到唐宋时期,其采艾的意义由“以禳毒气”到“以攘不祥”,其“顺势巫术”的范围有所扩大,现在“采艾”已不是端午节的主干部分,但是采艾习俗还是承担了的民间的美好愿望。
在近代,采艾习俗的巫术性质在些地方削减的厉害,宗教色彩渐次减弱,审美功能融入了进来,娱人娱己在年轻一代中成为只要趋势,在中国城镇自然信仰淡化,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到人的生活,思维,年轻一代忽略了很多文化起源,也忽略了民俗事项的文化内涵,中国很多传统的很多民俗事项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有真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到端午节的产生,小到其中小小的“采艾”这一民俗事项。“采艾”这一习俗在很多不同的文化现场被赋予新的意义,如青海西宁在端午节时采撷或购买白香、鲜花放家里,使家里香气宜人美观。有些地方虽然也采艾挂门楣上,但是仅仅是因为其是“俗”而承之。“对于古代来说曾经是严肃的事情,对于近代来说可能已变为一种娱乐,对祖先来说最重要的宗教信仰,都在后代儿童的故事中得到表现。”[10]采艾习俗的娱乐性也在近代年轻人一代中体现出来,国家颁布的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规定端午节放假三天,在五月出游也是一件美事,“采艾”渐渐变成了一种娱乐活动,来增加生活乐趣。但文化具有稳固性,在不断的变异中生存下来,时代不断的赋予它新的内容,新的表现方式。
四、结语
“采艾”习俗从遥远的古代发展至今日,其意义在现代慢慢转型变迁,其原始的宗教性渐次淡化,是这一民俗事项的发展轨迹。转型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这体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古代不少的宗教与艺术混合的民间固有文化(或社会综合体),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传承、演化中,从祭祀为主到祭神娱人再到娱人为主,这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艺术自身的发展的。”[11]而“采艾”已经有了向娱人为主的发展趋势,以后这个也许会成为其发展的大方向。
[1]程英俊.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1985:132.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9.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礼仪[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5:3122.
[4]钟敬文.中国民俗史·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5.
[5]钟敬文.中国民俗史·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5.
[6]谭麟.荆楚岁时记译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89.
[7][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
[8]湟源县志编委会.湟源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627.
[9][英]弗雷泽.金枝[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234.
[10](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
[11]巫瑞书.“迎紫姑”风俗的流变及其文化思考[J].民俗研究,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