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腐创新为何屡屡挨骂

2010-08-15雷辉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21期
关键词:屏保立功公务

不久前,东莞市莞城街道纪委、妇联联合举办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廉政课”,100名领导干部的配偶参与培训,学习如何当好一个“廉内助”。像这样正规的召集官员配偶们一起参加专门的培训班,在东莞还是第一次。

然而,这一反腐创新没有得到赞赏,反而遭到各方质疑和批评。有人说,对官员的廉政教育很多时候都是对牛弹琴,指望给官员配偶灌输廉政知识来防腐,效果难佳,这让人不免怀疑是在作秀。

从惠州市龙门县的“廉政操”、江苏徐州的“廉政专柜”到四川眉山的“廉政屏保”,近段时期,各地的反腐创新层出不穷,但几乎无一例外地招致非议。人们议论纷纷,为何反腐创新总是“花拳绣腿”?

广东省委党校党建部教授钟立功则认为,反腐创新屡屡挨骂折射出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他分析认为,当前不少群众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审视政府的一言一行,哪怕政府做的是好事,他们也习惯打个问号。

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这些反腐创新仍属“小打小闹”,未触及根本。纵观各地涌现的新招,无论是培训“廉内助”、“廉政操”,还是“廉政屏保”,多集中于反腐教育,而在反腐制度和惩处措施等方面则比较少见。

钟立功表示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反腐可分“他律”与“自律”,“他律”为主,“自律”为辅,而当前基层更多的是从“自律”角度进行反腐创新。“个中原因很好理解,基层权力有限,能做的也只有这些,而那些脱胎换骨的举措须得自上而下推进才行。”

实际上,为了遏制腐败,中国也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看上去似乎并不缺少“他律”。钟立功表示,问题在于中国的反腐制度逻辑上漏洞太多,难以形成闭环。他以公务招待为例表示,有阵子规定公务招待只能“四菜一汤”,但何为“四菜一汤”,并没有清晰地界定。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地方“因人配方”,搞成了“一等人山珍海味甲鱼汤,二等人鸡鸭鱼肉三鲜汤,三等人白菜萝卜豆腐汤”,轻而易举就化解了“四菜一汤”的限制。反观清廉指数靠前的国家,规定则十分清晰,“比如芬兰将公务招待额度清晰地界定为20美元”。

在有些方面,中国的法律法规也很清晰,但却缺乏可操作性和相应的惩处措施。以贪污贿赂犯罪为例,起刑点是5000元,但领导贪污了5000元,有没有人去查处呢?

在这样的局限下,自律就显得相当重要,各地的反腐创新也多围绕自律展开。钟立功认为,要避免挨骂,即便是自律,也应该尽量讲求科学性。

猜你喜欢

屏保立功公务
乌程汉简 公务简选
新形势下开展立功竞赛活动的思考
儿在部队又立功
兵团的明天更辉煌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接待
妨害公务罪谨防滥用
妨害公务案件的侦查要领和证据收集要求
手机屏保
手机屏保
狱中“立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