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体育产业化浅析

2010-08-15

运动 2010年4期
关键词:产业化体育锻炼俱乐部

赵 斌

(浙江省宁波中学,浙江 宁波 315100)

社会体育产业化浅析

赵 斌

(浙江省宁波中学,浙江 宁波 315100)

本文对社会体育的特点、制约社会体育开展的因素、当前社会体育的组织方式和社会体育产业化的有利因素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社会体育产业化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体育组织形式,体育产业终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社会体育;终身体育;体育产业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转变,人们还越来越重视人的自由个性和个人生活的丰富性、独特性与和谐性,重视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社会体育的兴起,是体育的发展顺应社会需要的必然结果。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空暇时间的增多,社会对体育休闲的需求必然扩大,有需求必然有利润。因此,体育产业化既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休闲的需求,也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体育产业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体育组织形式。

1 社会体育特征

1.1 活动内容的适应性和参与对象的差异性

社会体育是一种牵涉面广、层次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从活动的内容来看,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所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前十位依次为散步、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足篮排等球类活动、体操、游泳、登山、台球、保龄球、交谊舞和体育舞蹈、跳绳等[1]。由于社会体育具有极为丰富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社会各阶层成员的各种体育需求均可得到满足。因此,参与对象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1.2 参与人员动机的多样性

社会体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参与者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各种需求。但由于社会体育的参与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动机和目的也是各不相同的。据2001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排在前五位的为:“为了增强体力和健康”“为了散心、消遣娱乐”“因为体弱多病”“在学生时代就喜欢体育活动,并养成习惯”和“为了和朋友、同伴的交流”[1]。总之,人们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沿着生物的人、精神的人和社会的人的多重维度和多种需求而展开的。

1.3 活动时间的业余性和分散性

所谓活动时间的业余性,就是指由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和爱好,在工作之余进行的活动,是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的。所以,相对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对参与者不具有任何的强制性。由于社会体育参与对象的差异性,参与人员动机的多样性和活动时间的业余性等特点,决定了社会体育必然是分散组织活动。

2 制约社会体育开展的因素

2.1 经济因素

社会体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社会体育的开展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成正相关。“例如,在体育健身频度的选择上,北京市有41.3%的人每周锻炼3次以上,35.1%的人每周锻炼1 ~ 2次;天津市有29.4%的人每周锻炼3次以上,其中36.3% 的人每周锻炼1 ~ 2次;山西省太原市、榆次市则只有18%的人选择每周锻炼3次以上。从美国运动医学会对‘适当运动’的体育人口的定义(即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运动20分钟以上,且运动强度为最大心率的60% ~ 98%)看,北京市已接近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体育锻炼的水平(45%),表明了一种与经济实力发展趋势相吻合的特点。”[2]

2.2 体育设施和活动场地

体育设施是制约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社会体育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公共体育场所、单位的体育设施和公路街道边等地方。但据资料表明,经济相对发达的北京市8个城近郊区63.5%的街道办事处没有体育场地设施,而上海市人均只有0.1平方米的体育场地[3]。另外,城市居民大多都表现出愿意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趋势,去充分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但是由于社会体育的业余性和组织分散性,难以保障有锻炼意愿的人群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进行锻炼。

2.3 缺少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员

研究表明,影响社会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中,运动生理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的欠缺(28.77%)和相关专业培训的缺乏(20.86%)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2],使得一部分人由于不懂锻炼身体的方法而放弃锻炼;另一部分人因为认为没有锻炼的环境气氛担心他人讥笑而不参加体育锻炼。在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上,最多的是“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其次是“个人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炼”“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参加社区内组织的活动”和“参加辅导站、俱乐部的锻炼”。因此,社会体育因为缺乏适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以及健身指导者,导致许多有健身意向的人们不能够进行体育锻炼。

3 当前社会体育组织实施的三种具体方式

3.1 社区、社团体育组织活动

该种方式是形成城乡社会体育的主体组织形式,主要是以社区、社团为单位,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和下班后闲暇时间以及周末,地点一般选择为公共锻炼场所。该种方式的主要特点为就近性、长期性、组织方式灵活,可以有一定组织团体集体锻炼,也可以是个人单独进行。

3.2 体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已经出现的产业化的社会体育组织形式。俱乐部通过提供固定的锻炼场所、健身器械、健身指导等服务,目的是以商业利润为目的。俱乐部一般有自己的健身理念,活动方式多为室内的有氧健身活动方式为主。该种方式的锻炼人群多为都市中的“白领”一族,多为缓解上班的疲劳和压力,以及健身、塑身的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俱乐部在国内发展迅速,但是体育项目多为室内活动,受场地限制、器械昂贵导致成本上升等原因,普及到大众上存在一定困难。

3.3 以互联网为载体自发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

互联网的出现,为民间组织体育锻炼提供了交流平台,并且发展迅速。该种方式一般通过互联网论坛形式发起,活动内容包括专门的组织人、活动地点、活动时间、组织方式、活动规定、个人要求等。该种体育方式表现出随意性、免责性、活动参与者的盲目性等。导致目前出现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安全性问题,也是限制该种方式形成系统性的主要原因,而网络化也导致参与人员多局限在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人群。但是该种方式的主要活动场所多为户外的运动,户外运动那种亲近大自然,同时获得身体锻炼、欣赏大自然美景、放松心情的感觉、促进人良好的社会关系交往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4 体育产业化为社会体育提供重要的组织形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身体和丰富的生活的追求,社会体育必然向前发展,而社会体育的特点和制约因素,必然要通过某种形式得到解决。其中,在国家实行全民健身的同时,社会体育产业化,不失为一种好的组织方法。

4.1 经济发展、追求身心健康发展为体育产业化提供了原动力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花钱买健康”已经为社会所接受,也是人们体育参与最基本的价值判断。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在获得了健康的预期同时,还获得了诸如开发自身的潜能、丰富个人和家庭生活、消除心中的郁闷、体验不同的生活状态等超过预期的酬报,这种良好的评价结果使人获得了较高的生活满意感受,并使得人们对于体育活动的评价逐步提高和体育参与程度的逐步增加。因此,“花钱买愉悦”“花钱买刺激”可能成为体育生活中新的行为动力。研究显示,我国20世纪末城镇居民的总消费支出结构主体已经形成为“吃—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穿—住—用—行”,表明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开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演化[1]。“假日经济”繁荣深刻证明了我国开始进入休闲时代,体育休闲也将在休闲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4]。

4.2 体育产业化为社会体育提供场所和锻炼指导

社会体育产业化,将在不同程度上弥补社会体育场地不足。体育俱乐部是现今为止社会体育产业化的典型方式,其主要活动方式是进行器械运动、有氧健身操、游泳等室内运动,而对于户外的一些运动尚缺乏组织。体育俱乐部在现有的室内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如果能够扩大范围到户外体育锻炼,结合自身的经营组织能力,解决当前自发性的户外运动所带来的一些安全问题、系统性问题、活动参与者的盲目性,将极大扩展社会体育的方式和体育人口,也将为体育产业化提供动力。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追求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的需求,也将促使社会体育不断向前发展。然而,当前场地缺少和健身活动缺乏指导严重影响了社会体育的广泛开展。目前体育俱乐部和社会自发性体育锻炼活动尚存在各自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体育俱乐部暂时只能满足部分高收入水平的人群的体育锻炼需求,其锻炼方式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但是锻炼方式局限于部分室内活动项目,难以满足众多希望通过户外体育锻炼,亲近大自然,使身体得到锻炼和心情得到愉悦的双重需求。而自发组织的一些户外体育锻炼活动,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该运动组织形式却得到很大的发展,自助户外游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但是因为缺乏系统性、组织性和科学指导性,使得活动过程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也不容易长期系统组织。因此,在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需求的背景下,综合体育俱乐部的良好组织能力和健身指导能力,如果能进一步扩大其健身活动方式,从室内扩展到户外,进一步满足越来越多的人群对身、心双重健、娱的需要,即为社会体育的广泛开展提供适当的场所和指导,也将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也必将成为其活跃的组成部分。

[ 1 ] 庹权,朱沛国.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悉[ J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370-373.

[ 2 ] 汪正毅,李可,叶国鸿.从我国社会体育现状看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的衔接[ 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317-320.

[ 3 ] 王宝金.高校体育在在社会体育中的作用[ J ].体育文化导刊,2002(3):75-76.

[ 4 ] 孙伟.国外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J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4):75-75.

G812

A

1674-151X(2010)04-14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4.069

投稿日期:2010-02-11

赵斌(1973 ~),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产业化体育锻炼俱乐部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