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字门拳源流辩证研究

2010-08-15张树勇傅芳芳

武术研究 2010年10期
关键词:内家鹤鸣武当

张树勇 傅芳芳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江西字门拳源流辩证研究

张树勇 傅芳芳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字门拳作为江西省优秀地方拳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字门拳的起源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针对当前的研究材料进行了梳理,并对现有的多种起源说法进行了分析与评述。认为字门拳起源于余克让,与内家拳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应当是在内家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形成的独特地方性拳种。

江西 字门拳 起源 评述

字门拳作为江西省的地方拳种,习练者早已遍布全省,且以练拳与练气相结合,技法惊奇,不用猛力,形成了以柔克刚、以弯压直、以急克迟、沾身即发、点穴酥筋的特点。“字门拳为长江右岸一大门派,尤盛传于我省江西,但创始何人?何时?何地?均无确实文献可考。”字门拳的起源始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当前对字门拳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一些论著的出现,为其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当今关于字门拳的起源仍流传着几种不同的说法。

1 江西字门拳资料研究的概述

1.1 江西字门拳资料梳理

在字门拳的研究过程中已经被人们发现的几种完成且较为权威的字门拳资料有:一、字门拳中兴之祖余克让先生遗著《袖珍十八法》、《精奇手法》、《出手总诀》等书;二、胡遗生编著,由中央国术馆审定,民国二十二年四月上海作者书社出版的《字门正宗》;三、由张敦熙撰写的《字门拳概述》;倪滩城、金承琰《字门拳委员会武术简介》以及刘臣生撰写的《字门拳》短文,三篇文章刊登在民国时期教育部编印的《中华武术史料集刊》第五集中;四、1983年和1984年江西武术挖掘小组整理出版了三期《江西武术资料》以及1985年出版的《江西武术拳械录》一书;五、由贾宝和、高飞编著,1992年7月出版的《武当字门绝技·秘传点穴神功》等书籍;六、由高安黄柳亭先生传其孙婿曾劼编述的《佛家拳法志要》(或称《高安岳家字门拳谱》)以及如民国徐浩生等人多个版本的手抄本;七、在关于字门拳的研究中有部分学者提及了中华书局出版由金一名撰写的《武当拳术秘诀》一书,认为书中有部分资料与字门拳有关。

1.2 字门拳现有资料研究状况分析

纵观以上材料,在其研究的过程中多对字门拳的技术层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描述,特别是《字门正宗》一书中对字门拳的拳法、拳理、练功要诀做了准确的论述,但大多资料中对字门拳的起源的问题,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深入研究,多是在文章或著作的开头进行简单的描述,或称字门拳“创始何人?何时?何地?均无确实文献可考。”或借鉴他人的一些个人说法,以致字门拳起源的问题变的即清楚又模糊,清楚的是字门拳的中兴之祖大都追溯到余克让一人,而余克让的拳艺传承谁人似乎又模糊不清,文章中或是寥寥数笔带过,或是只字不提,由于此类史料的匮乏导致当今字门拳的起源都存在着多种说法,直到贾宝和在1991年《武当》第三期中发表的《武当字门拳先师余克让生平考》一文中才将字门拳起源的问题进行了首次论述。并将此文章刊附在1992年7月出版的《武当字门绝技·秘传点穴神功》一书上。在其论述中公布了余克让《袖珍十八法》中记载的字门拳传承的一些问题,并论证了余克让的师承;推断了余的生卒年代;籍贯身世;论述了拳技及遗著等方面的问题。但文中关于余克让的描叙过于牵强,就连余的籍贯也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并没有得出确凿的答案。

2 江西字门拳源流及评述

2.1 罗明传拳说及其评述

相传清朝末年,有高人罗明来到清江县境(今中国药都江西宜春樟树),遇到当时清江一带比较有名的拳师教头吴鹤鸣。罗明进门后,就按照当时江湖旧套规矩,把他随身仅有的一柄雨伞,一个破包袱放在吴鹤鸣设的“师位”旁边“靠师吃饭”,吴鹤鸣必须设宴款待。但到了晚上,照例是两人试手,彼此拱手行礼后,吴鹤鸣便以“硬门拳”中的“黑虎偷心”进攻,罗明却身轻如燕,用一招“贴壁挂画”化解,把自己身躯移闪紧贴在墙壁上面,让吴扑空。吴见此绝技,大惊失色,连忙跪伏在地上,当即行了拜师之礼。从此,吴成为罗明的徒弟改练“字门拳”。

后来两人东奔西跑,教了不少徒弟。在高安、丰城、宜春、万载学“字门拳”、“硬门拳”的人也很多,新余一带练习“法门拳”的比较多。这几个县“字门拳”、“硬门拳”中的佼佼者,都是罗明、吴鹤鸣一脉相传。他们“字门”、“硬门”的武功足迹,踏遍了赣江两岸。他们的门徒也越来越多,技艺也越传越广,有的传入吉安、抚州、湖南娄底、桑植、浙江瑞安等地。

此说法郭仪在《“字门”拳流行与江西的传说中》一文中重新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但是此种说法较早版分别本见于高安市教育局漆光明发表于1983年《武林》杂志上的文章和苏万能所写的《浅谈横峰县武术》一文中,文中的主人公罗明被认定为少林寺僧罗旺,但文中并没有指出时间是在清朝末年。关于罗明传拳的说法并没有得到更多学者的支持,在康戈武编著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中,作者把罗明和余克让及吴鹤鸣作为了较早的字门拳师进行了论述,并没有提及罗明传授拳术给吴的事情,而更多的资料显示,吴鹤鸣的拳术是来自于余克让,在武当杂志社在《武当内家功法挖整》就有这样的记载:“自三丰祖师后,历代武当宗师如王宗、陈州、王征南等内家高手皆熟谙此技,而自余克让、陈翁先生传至江西吴鹤鸣后,方大行其教。今江西各地尤以高安、清江、丰城等盛行此拳。”罗明到底是谁?来自哪里?为何到了江西?这些问题在此种说法中均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在此材料当中,吴鹤鸣所学是字门拳先师余克让与陈翁(陈文显)所传,在此表明罗明传拳的说法也只能作为宜春樟树当地的一种传说而已,是否确有其人还待考证。

2.2 归隐者创拳说及其评述

此类传说大都是武将或禅师,如在朝廷不得志等各种类似的原因,或解甲归田或归隐山林之间,且每天入山练拳。遇动物相斗深受启示或在归隐修炼得过程中领悟武术的变化,随后创字门拳并发扬光大。如黄晓琼在《江西名拳“字门拳”》一文中讲到字门拳是清初一名武将余克浪(江西、湖南一带L与R发音不分,因此余克浪和余克让应同为一人),为躲避朝廷迫害,潜入武当修炼,之后隐于江西龙虎山,观蛇与猴相斗而创。故字门又称余门,武当字门。而且提到“字门”源自于龙虎山余家,有歌诀为证:“字门传来是余家,少林寺中历分家。猴家原是三家者,罗家门下三客也。共有三下零半手,何人受伤半下打。……”此种说法较早版本同样见于苏万能所写的《浅谈横缝县武术》一文中,可见此种说法在江西早有流传,并非是黄晓琼一人的杜撰。

另据民国二十二年成立的字门拳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金永琰与倪维城所写的“字门拳委员会武术简介”中记载:“一位禅师在静坐时,领悟天下武功招式变化的规律归纳所得,而流传下来”。

此种起源的说法显然是为了说明字门拳是起源于江西的拳种,使其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是一种高深莫测的武术,“字门又称余门,武当字门”显然是把余克让、字门拳与武当牵上了关系,以此证明字门拳的前身可能是来源自武当武术。但是上述材料“武将”与“禅师”的身份又透露出了余克让并非一定是江西人,而是为了“避朝廷迫害,潜入武当修炼,之后隐于江西龙虎山”,他们原先就深怀武术,来到江西以后经过长年的坚持锻炼将所学融会贯通并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江西字门拳。

其实此种说法也可能成为了贾宝和在《余克让生平考》中对余克让是“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流浪四方。后精进技业,每到一处必拜访名师,其间多次上湖北太和山即今武当山、四川峨嵋山等名山,其武当艺独成一家。并使武当字门拳流行于江西”的说法具备了推断依据。

2.3 周侗创拳说及评述

此种说法见于高安黄柳亭先生传由其受业孙婿曾劼编述的《佛家拳法志要·拳派说略》,文中记述了“盖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囵拳,四种名势。明戚继光著有拳经三十二势。”“又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及吕红八法,张绵短打,宜拳中名手。其余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许家棒法,青田棍法,杨氏枪法皆各有所长”。除此之外,还指出:“著名当世,又有周侗字门八法。今世妄称儒家,多行之江西。巴子拳法,巴子棍法,另为一种,此又今世之有名者。”“此各家皆属外家,为俗派拳,普通社会拳师所传者,盖系诸此……”,在此文中作者借鉴了《纪效新书·拳经捷要》大量的文字并加以完善,特别指出了“周侗字门八法”为“今世之有名者”,笔者认为此书依托周侗而扩大其影响的可能性较大。正如《中国武术拳械录》里面记载的岳家拳“大都依托岳飞之名,或认为岳飞所创”一类说法相似;再者可能其作者字门拳与岳家拳同习之,融合两家之长形成了“现世以岳家拳最混,而唯岳家拳最佳”的拳术套路,从而形成了“界于内外之间”的“岳氏特色”拳种。由此可见字门拳的传承与周侗并无直接关系。

2.4 川湘排工创拳说及评述

金永琰与倪维城所写的“字门拳委员会武术简介”中记载的另一说法是“以此种武艺盛行于川湘排工中,从前长江流域的木排业工人,都靠劳力孑身在外生活,必须学习武艺保证生命,功力平平者,只能工作数百里河面,若身怀绝技,则可行走数千里江湖,可惜帮规很严,拳技流传不广。”

此说法只是一种传说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其作者也没有去证明此论据是否正确,此说法更貌似浙江一带的“船拳”,但是没有充足的理论依据证明,只是笔者的一点想法,是否有联系还待进一步考证。

2.5 关于僧耳僧尾传拳说及评述

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应当是在贾宝和,其发表的《武当字门拳先师余克让生平考》一文中公布的字门拳秘传古谱《袖珍十八法》中由陈文显先生所写的序。其文中记载:“三峰(丰)之后,有王姓讳宗者,盖关中人也,得此技而传之温州陈州同焉,皆前明嘉靖间人,顺治时,有王来咸字征南者,以此道最著,盖荆州人也,寓居两窗书舍,论其从学之师,有李名超,征南之徒也。有僧耳、僧尾皆僧。绣谷余先生字克让者,受业于僧耳。陈翁先生受业于僧尾焉。剑西东溪人吴鹤鸣先生号松冈者,余陈首徒也,吾江右之地,则自此始乃大行其教焉。”序中明确指出了余克让是僧耳的徒弟,以此说明字门拳传承的是僧耳的衣钵。

莫朝迈在《字门拳寻源归宗》也中转载的字门拳秘传古谱《袖珍十八法》中一段文字:“手法之击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自三丰之后,有关中人,王其姓,宗其名者,得此技而传之。温州陈州同,是人者,系前明嘉靖间人,次令内家之传,盛于浙东之王来咸,字征南,而其人,即本朝顺治时人,以此道最著,盖斯人雨窗无事,论李超之始末,因识于征南之徒,有僧耳、僧尾者,皆僧。秀谷余先生字克让者,受业于僧耳。”这段文字与贾所公布的文字虽有些区别,但总的方面还是说明了余克让是师承于僧耳,而在《宁波府志·张松溪传》中记载僧耳是张松溪传人孙继槎的徒弟,因此莫朝迈断定:余克让的字门拳是与僧耳的内家拳是一脉相承的。

漆光明在《“字门拳”是少林拳吗?》一文的研究当中把莫朝迈公布的文字前面加了“陈文显先生云”几个字,后又追加了一些文字,如“显翁先生受教于僧尾者”、“吾江右之教,始于此耳”、“余阅《聊斋》,内有《武技》一则,其内有尼庵,名日红莲寺,拳法胜于少林,有阴阳、子午、浮沉、消纳等法,而袖珍之集,悉宗此书。则此书其束旧矣”。对这三句话漆光明深入的进行了分析。序以陈文显叙述的内容为主,字门拳开始盛行于僧尾与僧耳的徒弟,且字门“拳法胜于少林,有阴阳、子午、浮沉、消纳等法”,显然是区别于少林拳术的。其中提到陈文显是僧尾的徒弟,虽未见“余先生字克让者,受业于僧耳”的出现,但是这也不妨碍说明余与僧耳、僧尾直接或间接的师徒传承关系。序中同样阐述了字门拳在江西盛行,以及其拳法胜于少林拳。

后来笔者关于这三篇文章中所提到的秘传拳谱《袖珍十八法》,特意咨询了“国术联盟论坛”中手抄本的拥有者,并获取了有价值的资料,其“老家手抄本”序的名字是“陈文显言手法之技语”,其中记载:“寓两窗书舍,论其从学之师,有李姓超征南先生之徒,曰僧耳僧尾者,皆僧也。余翁秀谷字克让者,受业于僧耳。陈翁则受业于僧尾焉。剑邑东西人吴鹤鸣者,号松岗,余陈之徒也,吾江西之地得此,乃大昌其技焉。”

到此,综合三个版本的序,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一、字门拳确与内家拳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师承关系;二、余克让与陈文显的武艺传承于僧耳、僧尾,同时吴鹤鸣所学的字门拳是在余陈之后,最有利的证据是其中记载了吴鹤鸣是“余陈之徒也”;三、袖珍十八法,是由江西字门拳先师余克让所创,余克让被称为字门拳的中兴之祖,这个是公认的事实。

3 结语

通过对上述诸多学者的观点、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史料的浏览,为综合描述“字门拳起源”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

《内家拳法》中记载:“拳亦博而归约,由七十二跌二十五拿以正十八;由十八而十二;由十二而总归之存心五字——敬、紧、径、劲、切。故精于拳者,所记止有数字。”夏明土于民国三十七年所写的《示后昆篇》记载:“家传有绝技,曰行字,俗名‘鹅头颈拳’。斯术原名剑术,因书剑同理而成,故以行字名之,曰行字拳势。余姚黄不失(即黄百家)谓张三峰即精于少林,复从翻之,故又名内家。……都不外敬、紧、径、劲、切五字诀。”另见,张敦熙撰写的《字门拳概述》中指出:“字门拳功以敬、紧、径、劲、切为其总则,而以八事为其行动。”不难看出其中的“行字拳”与“字门拳”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五字诀的出现使得了我们更明确了字门拳的属于内家拳的判断,以及字门拳起源于内家拳的推断。

对以上材料综合分析后,字门拳的传承关系有了一些关键性的突破,资料显示字门拳很可能传承的是内家拳的衣钵,其中可以尝试理顺的关系是僧耳传艺给余克让、僧尾传艺陈文显,僧耳僧尾所教之艺属于内家拳,此时还未称之为字门拳,而内家拳在江西是以另外形式传承并发展的,因此字门拳应当是在内家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并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性拳种。

[1]张敦熙.字门拳概述[A].中华武术史料第五集.

[2]郭 仪.“字门”拳流行与江西的传说[J].搏击,2005(2).

[3]王 坚.横峰文史资料第八辑[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横峰县委员会文史委员汇编,1993.

[4]黄晓琼.江西名拳“字门拳”[J].精武,2008(6).

[5]贾宝和,高 飞.秘传点穴神功[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

[6]黄柳亭.佛家拳法志要.

[7]金永琰,倪维城.字门拳委员会武术简介[A].中华武术史料第五集.

[8]莫朝迈.字门拳寻源归宗[J].武林,1992(11).

[9]民国手抄本《袖珍十八法》.

[10]孙武军. 再论四明内家拳与松溪内家拳 [J]. 精武,2007(6).

On the Origin and Branches of Zimen Quan in Jiangxi

Zhang ShuyongFu Fangfang
(Hangzhou Normal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fighting skills,Zimen Quan has a long history.Above all,origin of Zimen Qua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This thesis has a fine combing work with modern research materials and does analysis on the kinds of its origins.Zimen Quan rooted in Yu Kerang,with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with inner style fighting skills.On the basisof innerstyle fighting skills,Zimen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special local fighting skills.

J iangxi Zimen Quan origin analysis

G85

A

1004—5643(2010)10—0048—03

1.张树勇(1984~),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内家鹤鸣武当
Performance of the merged APPLE-Knot undulator for soft x-ray beamline in medium energy ring
木偶剧 鹤鸣
鹤鸣
武当佳境
武当还馍录
谈道家思想对内家拳相融刍议
———以松溪派创始人张松溪为例
武当秘传太极拳图谱(下)
《旌指武当》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