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交融:太极拳

2010-08-15张继生

武术研究 2010年10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中国武术奥林匹克

张继生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交融:太极拳

张继生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武术在“后奥运”时代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太极拳与奥林匹克运动融合的有关问题及未来太极拳的征奥思路。在解析中国武术进奥运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对太极拳进入奥运会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融合,加快武术进入奥运会的进程。

后奥运时代 中国武术 奥林匹克运动 交融 太极拳

1 前言

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像一道绚丽的彩虹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同时,也就预示着中国的“后奥运时代”即将到来。如今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对于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来说都是成功的,用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的话来说:“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没有一项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奥运会项目——中国武术最终没能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武术只是作为特设表演项目而非正式比赛项目,这让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武术的发展有了飞跃的进步,忧的是我们举全国之力想要把武术推进奥运会,最终却被奥运大家庭拒之门外,其原因何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后奥运时代的到来,中国体育工作的重点必然进行前所未有的调整,中国武术的发展同样需要有新的视角。因此武术在后奥运时代面对的最大考题就是:怎样找到武术发展的新视角新出路,又如何让它再次踏上奥运会这一神圣的平台,这成为当代武术人和中国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今天,面临强势文化的肆意侵略,武术面临着被异化的挑战。中国武术要想有出路,就必须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民族意识,要科学地保护与开发武术文化资源,要加强各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其成为强势文化提供理论滋养。而太极拳文化是武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优秀文化,且融合了中国的哲学、医学、养生学等传统文化。因此在解析中国武术进奥运会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采用“以点带面”的模式,就是说先重点对武术中的太极拳进入奥运会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从中积累经验,而后带动其它武术项目向奥运会迈进,从而加快武术进入奥运会的进程。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对武术在后奥运时代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武术能早日实现“入奥”这一伟大目标又奠定了一块基石。在北京奥运会上武术已初露风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2008名表演者的太极拳表演以及作为北京奥运会特设比赛项目的武术套路比赛,都把中国武术的无穷魅力向世界展示得淋漓尽致,让世人了解和认识了中国武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也亲临现场观看武术比赛并颁奖,这对中国武术的发展是莫大的鞭策与鼓励,也体现了国际奥委会对中国武术的尊重和重视。

2.1 加速了武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北京奥运会使奥林匹克运动真正走进了历史文化悠久、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的中国,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同时也促进中国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发展,加快走向世界,快速进入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领域,使中国武术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北京奥运会加快了我国民族文化国际化进程,尤其是作为民族文化中一朵奇葩的武术文化。奥运会是一场世界文化的盛会,一场奥林匹克文化与东方传统文化相碰撞、相融合的盛会,是一个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盛会。而北京奥运会正好为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提供了这样一个向世界展示的平台,促进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及世界文化的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体育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京奥运会吸引了超过40多亿电视和网络观众的收看,这样构成了一个向世界宣传的巨大信息渠道,不仅促进了世界了解北京、了解中国武术,而且也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武术文化,提升了文化的亲和力。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开幕上的千人太极拳表演,更是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向世人展示的淋漓尽致,加上奥运会上的武术比赛正好向世界展示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北京奥运会上提出了“人文奥运”理念,它是对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思想的深刻把握,也是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内在精神的概括与发展;同时,它要求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加深全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表达了一种新的文化思想和文化价值观。我们将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各种武术交流会,举办各种武术文化活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全民对武术文化的参与、交流和了解,从而促进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2 加强了武术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2008年奥运会在有着几千年悠久文化传统的北京举办,是各种文化交流互补、实现真正融合的良机,而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中国武术文化在这次良机中大放光彩,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欣赏和赞同,使得武术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进一步加强。而“人文奥运”又为东西方体育的文化结构和价值取向提供了互补与发展的平台,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共同融会在奥运会中,让世界聆听中国之声,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与深远意义。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基本含义是: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通过奥运会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及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加深全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种理念首先是影响了中国体育文化,它把优秀的世界文化更深的带进中国,为中国体育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又把中国体育文化的精髓推向世界,让世界更深的了解中国丰富的体育文化,促进了东西文化尤其是体育文化的交融,使得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更具活力;其次是这种理念突出了人际之间和社会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交流,促进各种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这将使东西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交融,使中国体育文化——尤其是中国武术文化向世界展示它的魅力,激起全世界人民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3 太极拳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

太极拳进奥运会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运动项目进奥运会而且是太极拳文化与奥运会精神的融合,所以说太极拳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是否融合也是影响太极拳走进奥运殿堂的一个重要因素。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体育文化——尤其是太极拳文化与奥运精神的融合进一步得到加深,使得太极拳进奥运会的条件进一步完善,加强了其竞争的优越性。

3.1 两者精神内涵的融合点

“和谐”不但是人文奥运的灵魂而且是太极拳文化的核心思想,太极拳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不仅仅追求身体和谐、精神和谐,而且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外界的和谐。它讲究的是“自然”、“松静”、“休闲”、“无为”、“贵和”的传统思想,这种思想可以使练习太极拳的人缓解精神压力、调节心理平衡,从而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世界。练习太极拳时,通过对自身身体和谐与精神和谐的追求,去影响和引导其它人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上对和谐的追求,这样人们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上都追求和谐,那么,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将是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全社会也将更加和谐。而《奥林匹克宪章》也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可见,从文化的视角看,太极拳文化的和谐内涵与奥林匹克文化精神是和谐一致的,太极拳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通过“人文奥运”的和谐思想实现了对接及融合。

3.2 两者哲学内涵的交融点

奥运会的意义不仅仅是一次体育赛事,更重要的是它的教育意义,奥林匹克运动所弘扬的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现代人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我们应积极引导并实践奥运对大众的教育作用,且通过奥林匹克竞赛体现它的积极作用。现代社会中,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意识到迫切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变身体健康问题,在奥林匹克精神指导和鼓舞下,它的教育作用渗透在人们多方面的生活中并得到了继承与发扬。它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使人们得到全面发展,成为高尚、公正、自由、坚强、聪明、健美的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的人。

太极拳文化融合了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和人类追求健康和休闲娱乐的共同理念,具有教育人追求身心健康的作用。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健康是以追求身心的康乐、身心与社会相和谐、身心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而太极拳运动正是实现这种目标的极佳手段。此外,太极拳的教育价值还表现在竞技太极拳可以完善人们的竞争意识,这也是太极拳与奥林匹克人文精神契合的一种体现。太极拳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是在不同国度下形成的两种不同的体育哲学和生活哲学,但从它们的价值取向来看,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太极拳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融合是对人类生命意义和快乐的探索。

4 太极拳征奥之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1 以“竞技太极拳为中心”——与时俱进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这一伟大思想同样适用于太极拳的发展。研究表明,体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的发展只有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得以生存,同样太极拳的发展也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与时俱进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而奥林匹克运动是现代体育运动的主流趋势,因此,太极拳应该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太极拳要“入奥”就必须发展竞技太极拳,即便是要有所舍弃,那也是应发展的要求。在过去武术的“入奥”历程中,虽然竞技太极拳也经过了无数次的改革与创新,但是收获甚微。后奥运时代,竞技太极拳该如何发展?笔者认为应该调整策略,拓宽渠道,虽然进入奥运会是竞技太极拳的目标,但是不能作为唯一的目标。太极拳的发展应该从以下两个渠道进行发展:一方面,在不同的国际、洲际运动会上去参与、去展示、去竞相,逐步得到世界上更多人的认同和接受;另一方面,竞技太极拳不应与传统太极拳完全断裂开来,要保存它的特色与特点。否则,竞技太极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竞技太极拳的发展还要如同艺术一样,要常到民间去“采风”、去“写生”、去锤炼,要在吸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不应是漫无边际地借鉴一切身体动作。“没有离开发展的代价,也没有离开代价的发展”不论采用什么模式,选择什么手段和途径,目标只有一个——发展,所以说,我们要继续发展竞技太极拳,并深化竞技太极拳的改革,使它更加科学化、理论化、体系化和体育化。

4.2 基本点之一:“发展学校太极拳”——开拓未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太极拳要想在全世界得到快速的发展及全面的推广,早日实现“入奥”的目标,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源头”,能为太极拳的发展不断的输送新鲜血液、新的生力,为太极拳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而这个“源头”就是学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也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结合点。只有把学校体育做好,太极拳发展才能有长期的“活水”,才能既发展好基础的群众体育又有利于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使两者协调发展。太极拳虽然形式已经走进了学校,也仅仅是开展了简化24式太极拳。而且实质上真正练习太极拳的人微乎其微,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很低,很多学校甚至没有开展太极拳这项内容。因此,必须把工作做到实处,真正把中宣部、教育部于2004年3月30日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所规定的“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落到实处。首先,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太极拳在学校的发展,要认识学习太极拳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把太极拳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条件允许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或教研组;其次,要把太极拳列为学校体育的必修内容,每年进行考核。如今年北京市教委公布的“过程性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内容标准及实施办法”中就明确规定:今年起,武术将成为初中生平时体育测试中的必考项目。这对武术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北京市率先实施把武术纳入课程考试内容的典范,必能对其它地区起到示范和渗透作用。通过在学校中大力的开展太极拳活动,使太极拳得到全面的推广和普及,为竞技太极拳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4.3 基本点之二:“发展大众太极拳”——返璞归真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太极拳是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有扎根于民间的广大人民群众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竞技体育是在大众体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把大众体育这个基础打好,竞技体育才能走的更远更高,如果一味的去追求竞技上的发展,去追求与奥林匹克的“同”,反而不利于事物的发展,甚至使事物衰败,这便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太极拳的奥运发展之路不能走“全盘西化”的模式,要更新思路,探讨竞技太极拳的多元化模式,在适应奥林匹克运动的竞技规范的基础上凸显民族文化特色。太极拳在过去的改革过程中,为了迎合奥运已经失去很多民族的东西。如为了使太极拳更加量化而在竞赛套路中增加难度分,从而使太极拳发展成谁跳的高、旋转度数多的“体操武术”,这样的竞技太极拳已经脱离了太极拳的原貌,所以,太极拳必须回归本质,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方可“枝繁叶茂”。正如王岗教授所说:武术的发展要更多的向后看,也就是在现代体育文化的理念下,更多的注入传统文化内涵,民族的方是世界的。太极拳的发展也应该是这样的——注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内涵,民族的方是世界的。

5 结语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武术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但加速了武术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而且加强了其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尤其是其中的太极拳文化。这就为太极拳未来的发展铺好道路并提供一些新的发展思路。虽然目前中国武术还没有进入“奥运大家庭”,但是中西体育文化发展和交融的规律与趋势,注定竞技武术必将实现这一梦想,奥林匹克运动也将因中国武术的融入而显得更加完美与和谐。

[1]孙 兵,于海娟.奥林匹克文化对中国体育未来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7(12).

[2]张茂添.2008年北京奥运的人文理念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8(2).

[3]杜新宝.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4).

[4]邱丕相,吉灿忠.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

[5]刘 军,骆红斌.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武术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7(8).

[6]洪 浩,张龙栓.对武术进奥运会若干理论问题的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07(9).

[7]许 兰.从奥运与中国武术看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6).

[8]许益芳,周未娟. 中国武术成为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展望[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9]林秋平,刘东进.对中华武术融入奥运文化的再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

[10]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G85

A

1004—5643(2010)10—0001—03

张继生(1969~),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中国武术奥林匹克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浅析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望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技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