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2010-08-15任建华
任建华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理论与方法探索
浅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任建华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与体育同仁相互交流,共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改革之路。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评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将面向学生未来,以终身体育、强身育人、增进健康为主线。本文就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与体育同仁共同交流。
1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1 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影响,教师注重传授技术动作而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开发,注重课内教学忽视课外学生独立体育锻炼能力。
1.2 教材内容缺乏科学性、健身性、实效性,理论课教材比重较少,教学时数偏少,而且内容偏重于目的、任务、意义等单纯概念和一些简单的锻炼原则方面,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实用价值不高。
1.3 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机械的重复,教学组织单调,缺乏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思维的空间。
1.4 忽视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数据显示,仅身体素质而言,处于大学年龄的各项指标与高中毕业年龄相比,除立定跳远成绩稍有提高外,其他指标几乎处于同一水平。另外,2008年对佳木斯市内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坚持体育锻炼的(每周2~3次以上)的男生只占11%,女生只占8.3%。而对2009级佳木斯大学在校学生体育锻炼调查表明,每年级学生能坚持课外体育锻炼的男生只占21.8%,女生只占9.6%。
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从指导思想着手,大胆转变观念,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启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加强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掌握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此外,教学改革的重点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
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提供多样化、实用的教学内容,适合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和现实的物质条件。特别要加强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休闲类(国际交际舞、形体舞蹈、健身操)体育项目的技能学习。既要考虑健身、娱乐、育人、体育教养,还要考虑体育文化的传播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塑造。
2.2 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迫切性
当前切合体育教学实际的教学过程研究和相应的教学方法研究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阶段,体育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一是其他学科共有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说服教育法;二是运动训练方法,如众多的练习法,这些练习方法有许多与教学方法不符的地方。从理论上讲,由于受体育教学时间的限制,加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学生人数的众多,基础不一,体育教学不会产生训练过程那样的高度技能化和熟练掌握的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应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注入式模仿教学转向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侧重于采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我要学”的基础上,积极延伸为“会学”,并进一步转化成“学会”。
2.3 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开发
体育教育的目的,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这就包含着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感、个性等心理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学对于培养与发展人的意志、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对其他教育门类或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如球类项目、接力比赛、游戏等,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和同伴一起工作的意识,让他们体会一起流汗、相互合作,并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喜悦,发扬良好的合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
通过体育教育,利用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坚定的信念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恰恰是培养创造人才的源动力。
2.4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体育课成绩考核,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考核应当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服务于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工具和方法单调的问题,这种评价体既损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又挫伤了一些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阻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进步和发展。体育课成绩考核应以体育教学目标为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以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为努力方向。
2.4.1 体育课考核采用综合评分包括学习态度、理论课、身体素质、体育技术技能四个方面,按一定评分比例综合评定体育课成绩。
2.4.2 注重评价体育课学习效果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应着眼于教学、健身和锻炼习惯的养成等。其评价项目有体质评价、《锻炼标准》达标、心理测试等。
2.4.3 有选择的运用多种评分方法绝对评分也称为总结性评价,是以学生最后的达标成绩为依据,绝对评分虽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但单独使用时局限性很大。为了弥补绝对评分存在的不足,运用绝对与相对评分结合的办法。相对评分是一种过程评价,它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学生在学习始末成绩进步幅度为依据,该方法既考虑学生的起点基础,又按提高的幅度进行参照性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结 语
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向现代化、全面化、娱乐化、终身化和多元化发展,体育教学改革应该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才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意识。
[1]刘涛.体育[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4.
[2]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谭兆风.体育教学评价现状的不足与改善措施[J].体育学刊,2001(3).
[4]吴秋娟.世纪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应树立的几种理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3).
G807.4
A
1674-151X(2010)07-09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7.046
2010-05-17
任建华(1974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舞蹈、学校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