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议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应突出“高等性”的基本特征

2010-08-15彭庆文

运动 2010年7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

彭庆文

(湖南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再议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应突出“高等性”的基本特征

彭庆文

(湖南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活动的中心环节。大学体育课程应体现其高等教育属性,相比中小学体育课程,其建设应突现“高等性”特征,才能因其“先进性”和“不可替代性”真正体现其大学体育课程的存在价值。

大学体育课程;高等性;基本特征

1 前 言

按照2002年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指,按理说,大学体育课程,相比大学前的12年普通体育教育,应该有其鲜明的特征,但在实际操作中不难发现(特别是受教育者感觉),它并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区别。

如果大学体育课程没有表现出与中小学体育课程相异的个性特征的话,就会因为缺乏“先进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根据目前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在高校继续长期设立体育必修课程仍然是必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不注意突出大学体育课程的个性特征,这种制度化的、带有“强迫”意味的课程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将越来越大,不仅不能实现设立体育课程为公共必修课的目标,还很有可能会导致大学体育课程的萎缩和被其他形式所取代,以致给高校管理带来很大麻烦。因此,相比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包括课程计划与实施及其他围绕课程目标进行的所有活动的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必须凸显“高等性”。

2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应突出“高等性”的基本特征

2.1 高等教育的层次与任务决定了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高等性”

无可置疑,大学体育课程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虽然高等教育与初等、中等教育同属教育范畴,且有一些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业性人才为目标,与初等、中等教育相比,由于各自所处层次的不同,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也不同。高等学校培养的是高级专业人才,按照培养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系统的、专业化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技能和技巧,还具有了较高的智力水平和能力水平,具备了与现代化生产、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方式,此外还具备了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身体状况等。所以,大学体育教育是以中小学体育教育为基础的高一层次的体育教育,具有“高等性”特点。

2.2 高等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高等性”

办教育,既要遵循教育外部规律,又必须遵循内部规律。教育的内部规律,是在人的培养过程中,诸多内部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与关系、作用的总和。最基本的关系与作用有:(1)教育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以及个性特征的关系;(2)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3)教育者(教师)、教育对象(学生)、教育影响诸要素的关系[1]。

根据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作为教育组织部分的体育教育也必须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表现为体育教育过程既要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个性特征所制约,又要引导和促使教育对象的身心转向预期的培养目标健康发展。大学生一般是18岁以上的青年,他们的身心发展已趋向成熟,相比中学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自己的阶段性特点。所以,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进行小、中、大学一体化的学校体育教育过程而言,大学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围绕大学体育教育而组织实施的大学体育课程建设自然要体现这种“高等性”。

2.3 终身体育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高等性”

终身体育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终身教育思潮发展的影响下提出的,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其目的是保持健康,增强体质,丰富体育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和体育素养。终身体育的基本依据之一就是人体生长发育、发展和衰退的阶段性特征。它要求针对人体的这种阶段性特征,进行不同阶段、不同任务的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比如青少年时期的体育锻炼要促进正常生长发育,为身体打下全面发展的基础;成年期的体育锻炼目的是保持身体协调发展,并使各种身体机能状态保持旺盛;中老年期的体育锻炼为了延缓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衰老,延长工作年限,健康长寿等。大学生正处在青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身体机能处于最旺盛状态,接受体育教育能力也处于人生最佳阶段,与之相应的体育教育显然应该是最高级的,体育课程的实施要求和评价标准都要高于中小学生。

2.4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决定了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高等性”

众所周知,教育具有文化功能。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的这种功能主要体现为整理、加工、传递比较稳定的、已经经过选择的文化。相比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对人类各种还未经选择或还未达成共识的文化的选择、整理、传递、保存方面,更为直接和全面。此外,高等教育还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通过教育和科学研究,使文化得以更新。同时,还具有直接吸收、融合外来先进文化的功能,通过学术交流,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得以融合在本民族文化之中[1]。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显然高于基础教育,体现了“高等性”特征。

2.5 大学优越的体育资源保障了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高等性”

要充分体现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高等性必须有资源作保证。相比中小学,大学具有更为良好的体育场馆、设施、师资、技术资源,并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渐突显。

在管理制度上,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只有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基本要求等原则性的规定,这个法定性“指导纲要”与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在要求程度上是不同的,大学实施体育课程比中小学具有更强的自主性,教师的专长和创造精神、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去展示与发展,大学体育课程可以因此更加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可以认为,大学优越的体育资源保障了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高等性”。

3 突显大学体育课程建设“高等性”特征的行动策略

虽然仍有人只把课程理解为一种内容或方案的设计,课程与教学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但本研究认同课程包括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两大部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用“一本好教材、一个好方案、一套好题库、一个好梯队、一名好教师”所谓“五个一”来衡量一门课程的建设质量。笔者认为,可以用“一个好方案、一本好教材、一套好制度、一套好方法、一群好教师、一个好环境”“六个一”来衡量体育课程建设质量,“好方案”保证了课程计划质量,“好教材”保证了课程内容质量,“好制度”保证了课程管理质量,“好方法”与“好教师”保证了课程实施质量,“好环境”提供了课程实施的良好条件。

如何凸显大学体育课程建设不同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高等性”呢?本研究认为在课程建设一般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行动策略。

3.1 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和体能的基本要求

从学科性质来讲,体育课程是一门“技艺性”为主、“自然性”“情意性”“人文性”兼备的一门实践为主的学科课程[2],同时它又是关系到学生健康、关系到贯彻实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方针的问题,是学校总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学科性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时数和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共同决定了大学体育体育课程必须在普通教育基础上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和体能的基本要求。目前,大一新生报到普遍出现了体能不佳,基本运动技术不如人意的现象,如果在大学四年中不去有意强化培养,将会错失可能是最后一次提高其体育能力的良好机会。大学体育课程的课时数不多,必修课虽然规定4个学期144课时,但多数学校达不到规定学时,从终身体育角度考虑,集中提高一至两项大众化的运动技术水平是合时宜的。

所以,在体育课程建设中,相比中小学体育中运动技术项目的多而全,在制定大学体育课程方案时,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要精选教材内容,集中在一两项可以较为普遍地适合以后终身体育锻炼、学生普遍基础较弱的运动项目作为基本要求,并相应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要求。

3.2 加强职业实用性体育能力培养

对大学生来说,由于专业学习的差异和未来职业的需要,需要在体育课程中加强职业实用性体育能力培养,这是体现大学体育课程建设“高等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程目标上,要考虑提高其未来职业所需的一般运动素质和特殊运动素质,并培养起未来职业所需的心理素质以及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御能力;在课程内容上,要考虑增加其未来职业所需的身体锻炼知识、手段和方法,职业实用性运动技能与技巧及与职业特点相近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课程建设中,关于职业实用性体育能力,方案与教材中都要有一定的比例;在课程的物质条件上,需配有专门的运动设备和设施,在要求特别突出的专业,还要有专门的教师配备和课程安排。

3.3 提高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

体育课程是以运动为主要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核心目标,以培养更好适应现在和未来生活(包括工作)在身体方面要求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目的、结构化的教育教学方案及其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育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身体运动本身对人身体的改善;(2)运动过程中人在精神上获得的活动体验和感悟;(3)作为课程内容的运动文化对人的教化;(4)体育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后三点更多地表现为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对于身体已近成熟、心智已高度发达的大学生而言,注重系统、逻辑的理性思考是他们的行为特点,其对体育内在文化价值的感悟和理解程度要高于中小学生,更多地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和从感性经验中进行理性升华。隐含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身体活动背后的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也只有大学生能够领悟得更加透彻。所以,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高等性”应该在体育育人的文化价值层次上有所体现。

人们在课程实施的实际工作中常把体育课的任务简化为“懂、会、乐”或“汗、会、乐”,在大学体育课教学中,因该加重“懂”或“会”的份量,使学生对运动文化、锻炼方法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教材选择方面,必须在原来的基础教育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防止机械重复,另外增加安排一些技术要求高、战术较复杂、比较新兴的运动项目,还要注意加大体育理论与保健知识比例;在教学方式上,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增加研讨式,体验式、引导式教学;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层次教学;在师生关系上,特别注重教师“主导”而不是“指令”的作用,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评价方法上,加大专项运动项目的水平和能力要求,还要加强对体育文化素养的评价,如采用学年论文进行体育理论考试等。

在教材建设方面,要加大体育文化理论知识和体育保健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体育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在整体布局上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对于动作技能教材,不应象基础教育(中小学)那样,要求面面俱倒,构建大而全的教材体系;对体育教材要进行精减,提供水平比较高的单项运动教材,使学生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和与专业相适应。

在课程方案方面,要提高体育学科知识传授的比例,并提高评价要求,增加体育文化专题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采取以自主选择为主要特征的个性化课程组织形式,要在一定比例的必修课基础上,大幅度增加选修和选项课的比例;在具体的项目教学计划中,要注意运动技术内容安排的层次性、系统性。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注意提高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和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另外,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在管理制度上,鉴于中小学体育的实际状况,大学要对体育课程给予格外重视,既严格要求又注意管理弹性,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便于大学体育课程个性化特征的体现。

在环境建设方面,要注重体育物质环境条件的先进性;要加大体育思想、先进人物和事件的宣传力度;增加对体育现象、问题学术讨论的次数与层次等。

3.4 提高体育课程建设的社会化程度

目前大学体育课程的存在意义是明确的,但是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增加体育课程建设的社会化程度,这也是有别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体现其“高等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课程设置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如北京大学就有面向1 ~ 4年级和研究生的体育选修课,并且必修课也由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分散到各个学期;增添选修或选项的内容。把课外活动纳入课程管理范畴,在课外活动上,广泛采取社会体育的办法,增加学生参与社会体育的机会,如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大量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厦门马拉松比赛等;把学生的业余训练与竞赛也纳入体育课程管理范畴,在这个方面,要加强与社会结合,多渠道获取社会资金资助;增加参加社会体育竞赛的机会。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面向社会,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在师资力量上,面对众多的体育要求,可以向社会招聘专项教师,增加兼职教师比例;在物质条件方面,可以向社会租用场地、设施,满足课程需要。

4 结 语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应该体现其高等教育属性,突出其“高等性”特征,目前的大学体育课程建设中仍然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包括国家级的相关制度在内的整体认识上,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高等性”并不突出;(2)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在实践中摇摆不定,严重阻碍大学体育课程建设“高等性”的实现;(3)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上不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性”不突出;(4)体育教师总体业务水平达不到体现大学体育课程的“高等性”要求;(5)管理制度及其执行力度还不能很好保障大学体育课程的“高等性”;(6)体育物质条件和体育传统风气等环境还不能保障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高等性”;(7)学生体育基础整体较差,并且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大学体育课程实施的“高等性”。鉴如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1)在“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整体上明确“运动育人,健康生活”的科学人本主义课程操作理念,融合多种课程模式,在注意与中小学体育课程差异的基础上,既突出增强学生体质的首要任务,又注重体育课程的人文关怀。

(2)在课程方案与教学计划中,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进一步系统规划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实施中各个部分、各个阶段的局部目标;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在必修的基础上,增加选修或选项课的比例,增加课程的时间跨度和扩大供学生选择的项目数量;增加理论课时的比例,增设体育文化专题内容。

(3)教材建设方面,在内容结构上加强健身性、终身性、学术性的综合要求;在教材编制上,宜把理论与实践分开,舍弃大而全的百科全书式教材用书,改用学术性较强的体育理论和专项运动用书。

(4)采取多种办法,加强对体育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尽快提高师生比和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注重教师在职培训,特别是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驾驭,促进教师积极推广新的、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5)更加合理地统筹体育管理制度,积极稳定体育教师致力于体育课程建设的工作重心;加大体育课程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6)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大体育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在资源分配上,要平衡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要平衡男女生的体育需求满足。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3,29.

[2] 邹玉玲,史曙生,顾渊彦.体育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0.

book=37,ebook=37

G807.3

:A

1674-151X(2010)07-006-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7.003

投稿日期:2010-03-11

彭庆文(1969 ~),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体育。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课程
“留白”是个大学问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