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体育中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对比研究
2010-08-15张云龙
马 光 张云龙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论学校体育中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的对比研究
马 光 张云龙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礼仪文化为切入点,对武术礼仪、跆拳道礼仪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揭示出武术礼仪在学校体育教学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武术运动的传播和普及提供有益的参考。
学校体育 武术礼仪 跆拳道礼仪 对比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灿烂的奇葩,也是华夏民族五千年实践和智慧的结晶。由于武术巨大而飞跃的发展,武术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切入点。
然而,在武术传播与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其它国家的武技和文化对中华武术的冲击,如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等。它们以规范的礼仪、严谨的规则等打入中国体育市场和学校体育领域,不仅在中国体育界激起阵阵波浪,而且深受中国各类学校的学生推崇和喜爱。究其原因何在?笔者以为其中因素之一,是国外武技突出注重礼仪的传播。诚然,注重礼仪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中国传统武术有很多传统美德都是对礼仪的要求,如重礼仪、信道德、崇德尚武、尊敬师长、谦虚礼让等等,这些,也正是当今新时期接班人所必须具备的精神与素质。那么,为什么学生们不愿意去崇敬?为什么他们在成长的各类体育教育学习阶段未能铸造成型?是否我们的教育存在着问题……值得深思呀!本文拟从当今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礼仪教育着手,通过对中国武术礼仪教育与国外跆拳道礼仪教育的比较探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中国传统武术深入占领学校体育教育这块阵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礼仪的界定
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它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示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一个人思想觉悟、文化教养、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无论是韩国跆拳道还是中华武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凡习武之人,亦应守礼。
2.1 中国武术礼仪
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礼仪文化,是祖宗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讲究礼仪、追求文明、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武术界中一贯强调“德”的作用,“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中国的武术中普遍流行且被采用的行礼方式是“抱拳礼”,其行礼要求是: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抱拳礼的具体涵义是: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除了抱拳礼之外,还有“鞠躬”、“和十礼”、“举手礼”、“一字礼”、“持械礼”等。
2.2 韩国跆拳道礼仪
韩国的跆拳道要求敬礼要自然立正,双手握拳置于身体两侧,腰部前屈不小于30°,头部前屈不小于45°,鞠躬。跆拳道的礼仪还有握手、敬礼、跪姿、坐姿等。训练时,进入场馆后以端正姿态向着国旗敬礼,然后按馆长、教练和长辈的次序依次敬礼。每次与同伴或队友合练时也要向对方行礼。运动时道服松开,要停止运动,转身背向国旗、会旗和教练员及同伴整理道服,整理好后方可转回。这些礼仪让每位学生与运动员在学习跆拳道过程中都达到一种谦虚、忍让、克己、恭敬、纯朴、坦诚、服从的人格素养。
3 跆拳道礼仪与武术礼仪的对比分析
跆拳道运动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以礼始,以礼终”也是跆拳道礼仪的教育内容模式,其精神宗旨是:“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其精神的体现是通过尊师重道中表现出来的,凡看过跆拳道比赛或训练的人,都会让观摩者感觉到他们会不停地在不同的场合行礼鞠躬,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们始终把“礼”作为他们的训练内容。练习者在每次的训练比赛后都会彼此向对方行礼、鞠躬,在这千百次貌似繁文缛节的礼仪中,练习者不知不觉中就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就像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说,礼仪虽属小节,但“小节上的一丝不苟常可赢得很高的称赞,因为‘小节’更容易为人所注意。”“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跆拳道训练还强调练习者意志品质的磨炼。通过学习跆拳道,练习者举手投足间会不经意地展示其懂礼貌、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精神感召力,这对青少年而言,尤其是家长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为了使子女能够懂事知礼,他们愿意将其孩子送到跆拳道练习的队伍当中。
世界万物都是不断发展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抛弃,武术也不例外。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为了武术本身的发展,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就出现了现在被众人公认的竞技武术,其发展在赛场上和学校体育教学上虽然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但其前景不容乐观。与跆拳道的传播、发展相比更显差距,为什么呢?因为竞技武术突出重视技术难度的传承,却忽略了理论的教育和文化内涵的传播,其中礼仪的教育与传承显得更是空白,与传统的武术传播格格不入,他们认为武术礼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可见这是一种明显的错误看法。由于重技轻礼,忽视礼仪教育的内在作用,所以在当今的武术比赛中就出现了武术礼仪很失风范的严重现象。这些问题都是武术传播、推广以及发展的绊脚石。跆拳道注重礼仪和道德的教化,而中国武术却至今没有整合出一套技、礼、德相统一的规范。所以,武术在礼仪教育、传播这一点上,应该向韩国跆拳道的做法学习与借鉴,把“礼”贯穿到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整个过程中,以促进中国武术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
4 借鉴跆拳道传授的经验
4.1 以礼仪开始,以礼仪结束
跆拳道教学或训练时,开始要按照礼仪的标准要求进行行礼,结束时也一样。无论是教学比赛还是正式比赛,每局开始前裁判都会示意运动员按照礼仪的标准要求行礼,比赛结束也是先行礼再宣布比赛的胜负。而对于裁判员来说在进行裁判工作前要先行礼,做完裁判离开时也要行礼。可见,不管是教学,训练还是比赛,跆拳道都做到以礼仪开始,以礼仪结束。
4.2 礼仪贯穿教学与训练始终
观摩跆拳道教学或训练前,教师或教练都先实施礼仪的传授,且坚持每次上课和训练前都会进行一次标准化的礼仪学习和教育,这样循环往复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学生就在无形中养成了懂礼守礼的好习惯、好风气。久之,这种好习惯、好风气带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另外,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会时时的看见他们互相行礼,从开始到结束都会不断的进行。这都充分说明了他们视礼仪作为训练和学习的内容且贯穿于始终。
4.3 注重礼仪细节的培养
在跆拳道习练准备活动前,为了进行礼仪的传授,往往会看到教师或教练与学生背对背整理各自的道服和段带。在学习或训练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做示范,要先行礼,再做动作,结束后再行礼,然后学生归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动作练习的时候也是如此,这虽然是细节性的小动作,但是却体现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积淀。
4.4 教学动作和礼仪简单易行
了解和学过跆拳道的人都会感悟到,跆拳道的动作技能和礼仪不像武术中的动作那么复杂,反而,跆拳道的教学动作和礼仪简单易行,教师容易教,学生也容易学。跆拳道的教学套路简单,动作路线也容易记,所以学生都愿意去学。
5 学校武术礼仪传播存在的问题
5.1 学校传播者对礼仪的重视力度不够
作为学校体育战线的一线武术教师、教练是武术礼仪的主要传播者,更应重视武术礼仪的传播,然而事实却相反,不少学校体育传播者仅仅以武术技能传授来取代于武术礼仪的熏陶,所教育的学生通过武术课教学只是粗略掌握一两套武术套路,而对武德、武礼内涵礼仪的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武术礼仪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是无形的,礼仪的教育不能是空洞的说辞,仅单纯靠练技术动作不可能完全传承礼仪的内涵,而作为传播者其本身就没有重视礼仪的作用,更谈不上去传播和推广。更有甚者,当前不少作为传播组织的武馆、武校以及一些传统武术特色体育学校,他们也没有重视武术礼仪的教育与传播,仅认为技术技能是最主要的,而视礼仪为可有可无的东西,由于这种错误思路的指导,造成许多武馆、武校、学校体育教师、教练产生错误认识,导致了武术礼仪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能得到较好的传播与发展。
5.2 教学模式陈旧,教科书老化
学校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从基本功入手,礼仪的传授只是在首次上课的时候对抱拳礼的要求进行简单的论述,然后主要进行拳术、器械、传统套路以及对抗性项目的教学。在以后教学过程中,礼仪的教学只是出现在术课的开始或结束,草草的做做动作,更没有进行深入的传授,对其内涵的讲解甚少。即便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也就是首次课进行简单的抱拳礼仪讲解,主要还是基本功和套路教学(如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等),而在中小学教学大纲中规定武术教学的时数更是显得少得可怜,武术礼仪几乎从不进行教学,且由于武术教师本身的原因,一般进行武术教学也只是走走过场,学点基本功以及简易的基本套路而已。针对当前学校武术教科书内容,虽然学生人手一册,但是能自觉阅读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这也充分说明教科书内容不受学生的喜爱,原有的教科书中的内容一般是武术的基本姿势,基本功动作名称和图解,基本动作的组合,器械拳术套路等等,缺乏新颖的知识和内容,武术礼仪也就是简单的抱拳礼动作要求讲解,匮乏深入实质传统内涵的内容,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阻碍传统武术礼仪的传播。
5.3 武术考评单一,礼仪要求不严
众所周知,武术教学课的考试主要是针对套路的熟练程度和动作规格,评价单一。在考试的开始和结束出于礼貌而会进行草草的抱拳礼动作,但都欠规范性,在平时的成绩中没有礼仪的分值。另外,学校对于礼仪的要求,没有硬性规定,实际教学中教师未自行把握。与跆拳道的教学相比,武术的教学就是就套路论套路,缺少文化因素的传授。没有进行严格的礼仪传授,没有增加礼仪在武术考试中的比重,没有从跆拳道的教学中吸取经验。总而言之,对礼仪的要求不高。
6 改善学校武术礼仪的措施
6.1 提高传播者自身素质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每一个武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作为新时期传播者而言,培养出来的学生和运动员质量优劣的关键在于教师和教练,所以教师和教练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自己要重视起来,自身要有重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教师和教练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和运动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教师和教练要把武术礼仪的教育安排到平时的学习和训练内容中,且作为学习和训练的主要部分,使礼仪的作用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6.2 合理规划武术礼仪的传播内容
作为传播组织的武馆、武校与学校在规划武术传播内容的时候,一定强调理论与技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们作为武术传播的主要场所有这个责任,且能做到更好。武术礼仪教育需要细水长流,贯穿于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以达到潜移默化。在注重技术教学的同时,突出武术礼仪传教:重礼仪、信道德、崇德尚武、承让、仁义、尊敬师长、助人为乐、谦虚、和谐等精神的教育与传播,这样也可以更好的预防我国大、中、小学学校里发生的厌学、辍学、无志向、迷恋网吧等心理现象的发生。而韩国以他们跆拳道的礼仪和精神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很好地防止了上述现象的发生。我们要借助韩国的经验,要合理规划好武术礼仪的传播内容,培养我国学生和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6.3 端正态度,重视礼仪形式传播
在习武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的态度不正,他们认为习武是为了学习所谓的“绝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和教练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去摆正他们的态度,向他们讲清楚技术和礼仪是一样重要的,且强调在考核的时候礼仪要占一部分的分值。用这种方法让他们重视武术礼仪,以此来促进礼仪的传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无论是在课内还在课余都要用礼仪的要求来严于律己。跆拳道很重视礼仪形式的传播,礼始礼终,向国旗、长辈、教练行礼等等。武术也可以借此经验在武术礼仪教学过程中重视礼仪形式的传播,寓礼仪教育于平时训练之中,较好地促进礼仪文化的传播。
6.4 提升武术礼仪考评所占的分值
在各级学校进行武术课程考试和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时,要增加礼仪所占的分值比例。考核评价要从单一的期中、期末考试评价视角转向课内、课外、平时的多元化方法的综合评价,增加对礼仪评价的权重。武术要拓展,要走向世界还要从跆拳道的教学中吸取经验,进行严格的礼仪传授和考评,以此来提高武术的教学质量和促进武术更好的传播发展。
6.5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基于韩国传播跆拳道的成功经验,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必须对武术教学实施科学管理,对学校推广武术教学“武德礼仪”方面的传承进行硬性的规定,在提高武技的同时,加强武术礼仪的重视程度。学习借鉴国外传授礼仪的做法,以促进武术礼仪在学校更好的传播。
7 结语
学校是武术传播的主要场所,也是武术传播的主要渠道。所以,如何使武术课程教学真正扎根于各级学校,弘扬民族体育项目,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亟待武术工作者和专家齐心协力创造出一套适合不同年龄阶段注重突出礼仪文化及其内涵的传授的武术教学大纲和教材,吸取跆拳道、柔道等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以便促进中国武术的快速发展,让中国传统武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越来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1]李爱华.从跆拳道礼仪看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J].搏击·武术科学,2008(11):19-20.
[2]汤立许,蔡仲林,饶 英.北京奥运会武术礼仪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7):58-60.
[3]曹琼瑜,刘 丰.武术礼仪与武术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05(12):13-14.
[4]邱丕相.一封读者来信引发的思考[J].中华武术,2007(3).
[5]林英磊,林英艳.中国传统武术礼仪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的价值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8(11):67-68.
[6]任广耀.体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
[7]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8]张 令.从跆拳道、柔道礼仪看中华武术礼仪[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1):128-129.
[9]罗远东,李海英.武术与跆拳道普及程度差异原因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6(2):222-223.
[10]张 令.武术礼仪开展的重要性刍议[J].搏击·武术科学[J].2008(11):23-24.
[11]陈怀明,张子雄.借鉴跆拳道的发展道路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51-152.
[12]陈振勇.奥运语境下武术文化的发展与审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Wushu Etiquette and Taekwondo Etiquette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Ma GuangZhang Yunlo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Health,ECNU,Shanghai 200241)
Through the methodsof literature research,logical analysisand other methods,taking etiquette culture asentry point,the paper carries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Wushu etiquette and etiquette of Taekwondo.Though analysis,the paper reveales the problems of Wushu etiquette during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Then the paper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and advice,hopes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issemin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Wushu.
School P.E. Wushu etiquette Taekwondo etiquette comparative study
G85
A
1004—5643(2010)07—0028—03
1.马 光(1984~),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