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态价值取向下武术的传承与保护

2010-08-15杨广波

武术研究 2010年7期
关键词:技击原生态武术

杨广波 莫 菲

(厦门大学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1005)

原生态价值取向下武术的传承与保护

杨广波 莫 菲

(厦门大学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1005)

在原生态价值取向下正确审视现代社会中武术的发展,原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一种活态文化。对待武术的发展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一成不变,也不能脱离传统盲目发展,一定要立足本源,与时发展。

原生态 价值取向 武术 发展

近年来,随着“原生态文化”的时兴,人们不断用“原生态”一词来标榜自己的文化艺术形式或旅游文化的原创性、独特性,以吸引受众眼球。“原生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原生态价值取向的驱使下,以“原生态”作为“卖点”的文化事项遍地开花,开始出现“原生态”(民间)音乐、“原生态”(土风)舞蹈、“原生态”(崖、壁)绘画、“原生态”(走婚)民俗、“原生态”(植物)公园、“原生态”(民俗)旅游等等一些原生态事物,也有人提出武术也应该回归“原生态”。那么,何谓原生态武术,在原生态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武术又该如何发展。 、

1 何谓原生态武术

在《辞海》、《辞源》以及《汉语大词典》中对于“原生态”一词没有作任何解释。单从字面上解释,“原”是指“原来、起初或根本”,而生态是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原生态”应指: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原有的、较少变异的相互关系;以此为据,我们可以认为“原生态”武术就是指:各种武术技术之间以及武术与周围环境之间原有(原始)的未经变异的或较少变异的相互关系。如稍加引申,“原生态”武术也可指:原有的、未经变异(或及少变异)的和未经(或较少)“污染”的武术拳种,是建立在原有生态结构基础之上的武术技术。众所周知,技击是武术的本质,而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又与军事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原生环境应该是冷兵器时期的战场搏杀和民间游场竞技,是一种以技击价值为主导价值的原生环境。所以这种原有的、未经变异的“原生态”武术应该是一种有着浓重的传统文化色彩,并以一种简单、实用的技击技术为其存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的武术,以是否符合实战的需要作为评价其技术好坏为主要标准的武术。

2 社会的发展否定了纯粹“原生态”武术存在的可能性

2.1 时代的变化使得以技击价值为主导价值的“原生态”武术只能在它较次的社会价值里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千百年来武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直到现代,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社会转型的加剧,武术的原有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武术的技击主导价值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先进的思想观念与现代文明不断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越来越重视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判断是非,而不再依附某一种价值观的制约,脱离了精神上的束缚,更加表现自我,主动追求和坚持自己相信正确的有益的东西”[1]。人们不再单纯的看待武术的发展,对武术的不同需要实现了武术价值多元化的转变,武术不再单纯的为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定位,而是根据人们的价值取向,不断完善着、变化着。在这种情况下,人为的武术的变化在所难免。正如温力教授所说:“人类总是按照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来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事物。武术同样是被人们为了满足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的某些需要而不停地创造着。”[2]所以,社会的发展,武术原有生存环境的变化,促使以技击价值为主导价值的“原生态”武术只能在其他的社会价值里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2.2 在现代文明中武术的“原生态”只能是相对的

“原生态”武术生存空间的变化,使得用来评价“原生态”武术和其赖以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一方面,事物均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生命周期,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武术是一种传统文化,也是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一种人为的,不断被创造的文化。它不是某个具体的事物。如果对武术实施完整、原始或博物馆式的“实用化”保存,是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在此意义上,提倡“原生态”武术,实现所谓“原汁原味”只可能会加速其失去原有的再生功能与存在价值。另一方面,这是历史和社会道德所不允许的。历史的车轮辗转到今天,每一个事物都打上了现代文明的烙印,现代武术已经划入体育的范畴,而原生武术的“技击”价值在体育这片天地里却无法生存,要重塑原生环境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非要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保住“原生”,将有悖于社会的发展,其结果也是不争的事实。第三,武术传承的载体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自身的身体条件和对武术技术的领悟能力各不相同,在对武术技术的接受过程中可能会融入自身和时代的特点,而使原有武术的技术特点和风格发生变化。另外,社会的发展也使得武术的传承模式开始脱离其固有的诸如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模式,而逐步趋于多样化。许多民间武术家著书立作,把一些家传绝技公诸于世;各种培训班和有地方特色的传艺馆大量涌现。这些新的传承模式虽然都是积极的、令人起敬的,但同时也必然会对原有武术技术的传承产生一定的影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原生态武术”是很难存在的,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不断接受新的事物,所谓武术的“原生态”概念只能是相对的。

3 武术发展的“次生态”价值取向

3.1 辩证地看待武术发展的原生态价值取向问题

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在人们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的今天,“原生态”的价值取向代表了从另一种角度对待传统文化传承的观念,代表了一种重视民间、尊重民间的艺术创造态度和精神。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之际,为了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还是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保护和抢救那些较少受到现代文明冲击而变迁的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主动继承不断丰富,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以保持“原汁原味、求真禁变”。一成不变只能导致僵化教条,大量的事实也证实一成不变地对待传统的后果是不堪想象的。1993年,令人钦佩的中央乐团著名作曲家田丰先生以“求真溯源”的标准创办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习馆,最后竟以师徒反目,学员四散,田丰去世而告终。田丰的“求真”,即所谓“原生态”,在他所选拔出的孩子们眼中却成为并不能改善他们生活的东西。而且,当今现代化的触角已延伸到世界每个角落,百分之百的“原生态”文化几乎不复存在。我国残余的带有原始公社游猎的鄂伦春族人,在20世纪40年代他们还保持在部族内平均分配猎获物,保存着一些原始社会共同消费和平均分配的习惯,但是他们那时已经开始懂得用猎枪狩猎了。从另一个方面讲,虽然文化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但传统文化的发展多少需要一些原生环境,需要在原生土壤中汲取营养,我们不能一味的求发展而丢弃传统“本源”和事物的本质特征。丢弃传统,事物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物的发展就会脱离本质。所以,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许多专家认为应该采用一种“次生态”观点,石奕龙教授在他的研究中把“次生态文化”定义为经过较少现代文明冲击的“原生态文化”。[3]次生态文化是一种活态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融入现代文明,但始终保持自身特色,文化传统主线明晰,又常变常新,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次生态文化”是适应历史发展的,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正确认识。我们应该用“次生态文化”来对待、接纳我们今天武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问题。武术经历了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变化,其中有些是不符合时代要求,需要遗弃的,也有许多是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的。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保护好这些优秀文化和其需要原生文化的土壤,如果完全脱离原生环境,武术就有可能会枯萎、凋零。正如一位民间武术家所说:“我们现在谈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练习武术的首要目的在于健身,其次才能算技击。与竞技武术相比,传统武术动作朴实无华,里面有许多有利我们健身养生的技术。所以,我们不能丢掉传统这个‘根’。”如果我们想保住武术的民族性,就必须适时的留住武术的原生环境,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积极地吸收一些对传统武术发展有用的东西,使其更好地适应今天的需要。

3.2 次生态文化发展的观点为我们对待武术的发展和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原生态的民间文化艺术大多呈现为原始的、混沌的、综合的形态,其所蕴含的价值和功能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应当用多种价值尺度对它进行科学的审视。”[4]在我国民间流传的武术中有一小部分较少地被现代文明冲击或保持着较多传统传承习俗和训练体系,因此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等特征。此外,它们还从某一个方面体现和反映了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理念及具体的活动方式、规律和特点,凝聚着民族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所以,对其保护与开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相反,现代武术为了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走竞技化道路,套用西方竞技体育规则,修改武术技术以适应“评分”,使武术被动适应发展的需要,成为获利工具,使武术在次生态文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种竞技武术体育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它与传统武术的差别越来越大,而这种差异引起的理论上的混乱已经开始无法自圆其说。但武术毕竟有别于其他一些艺术形式:首先,整个武术系统都是围绕“技击”这一本质问题进行的。其次,武术在技术动作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整体性,其发展具有延续性,不仅注重外在表现,更重要的是个人的体悟。所以我们在对武术保护和发展的同时要审时度势,把武术作为一种“次生态文化”来对待,一方面应尽可能地保留好武术的传统性,不要使其在外力的干预下,发生急剧的变化,减少武术发展的“断层”,维护好武术发展的根基;另一方面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武术能够自主地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人类的认识是个极其复杂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对事物的价值取向,一定的价值取向又决定着我们对事物的价值模式和指导主体行为的价值追求模式。人们对武术价值的取舍也受一定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在对“原生态武术”的认识问题上,实质是针对现代社会条件下武术技击本质的问题。现代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我们对武术的技击价值的主导地位给予否定,但作为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继续存在。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待武术发展的不同价值取向问题。我们既不能强调武术的“原生态”而否定武术发展的必要,也不能放弃原有武术的本质而盲目的追求现代化的武术。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对武术技术进行再造,是无法对武术实施传承的。但我们现在要提倡技击又是不合时宜的,所以我们需要用次生态文化发展的观念看待武术,抛开技击问题,研究和评价我们在追求技击过程中武术所内涵的我们身体上的变化和体悟,以及通过练习武术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性方面的作用。在传承技艺的时候,结合我们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抛弃自身封闭、保守、僵化的东西,与其他文化积极交流,不断地吸收、消化其他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将其纳入自身的体系,丰富、发展自己。另一方面,固守自身的“根基”,保持着自身的个性与特色,使中华武术这一瑰宝绽放光彩。

[1]李德顺.新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70.

[2]温 力.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武术科研中的几个问题[J].湖北体育科技,2004(4).

[3]石奕龙.浅谈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中的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1).

[4]李荣启.采取系统科学的有效方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重庆社会科学,2006(4).

The Best Way of Wushu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under the Value Tendency of Original Culture

Yang GuangboMo Fei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5)

Under the value tendency of Original Culture,the paper tries to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ushu.Original culture is not a rigid but growing culture.So we need a serious attitude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neither stay the same place nor develop it out of the tradition.We should keep its original ulture and develop it according to the time development.

OriginalValue tendency Wushu Development

G85

A

1004—5643(2010)07—0003—02

杨广波(198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技击原生态武术
中华武术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原生态静宁苹果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武术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