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外部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2010-08-15黎明石美玲

财会通讯 2010年33期
关键词:经理人会计信息法律

黎明石美玲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重庆400050)

论外部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黎明石美玲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重庆400050)

外部治理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外部治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法律环境、经理人市场、机构持股者、证监会和外部审计机构。导致政府干预过多,法律制度不完善,经理人市场不成熟,社会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本文提出可通过政企分开,完善法律环境,发展经理人市场和加强各方监管力度等措施,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披露外部治理问题措施

一、外部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

有关公司信息披露活动的跨国实证研究揭示了法律、文化、政治经济等宏观环境和对外交易活动等对一国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法律因素方面,L a P o r t a e t a 1.(1997,1998,2000)揭示了法源对投资者保护力度及公司治理影响的差异,其中包括对财务披露的影响差异。B a l l、K o t h a r i和R o b i n(2000)证明了在普通法系的国家内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是通过公开的披露信息而得以解决的;而成文法系国家的会计信息不对称则是通过各大股东之间以及大股东与债权入之问的内部渠道得以解决,因此对信息的公开披露要求不高,这就导致普通法系国家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更及时更稳健。同样,B u s h m a n(2004)以46个国家的跨国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决定公司透明度国家间差异的因素,发现治理透明度主要与法律制度有关,执法效率高且是普通法系起源的国家具有较高的治理透明度。进一步地,B u s h m a n和P i o t r o s k i(2006)实证显示,具有高质量的司法系统、证券法得到严格执行以及私有产权保护较为完善的国家,其上市公司具有更加稳健的财务报告。J a g g i a n d L o w(2000)和H o p e(2003)以C I F A R(国际财务分析和研究中心)年报披露指数代表公司的披露水平,揭示了一国的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受法律制度和文化的影响。利用更广阔的样本,H o p e(2003)发现在对公司披露水平的影响上,法律并不能替代文化,这与J a g g i a n d L o w(2000)的结论相反,而且随着信息环境的丰富(以分析师的跟随数量代表),法律制度因素对公司披露水平的影响存在减弱趋势。L e u z(2003)对31个国家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证实,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显著负相关。最近,D e f o n d(2007)基于全球26个国家超过5000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制度环境与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实证发现,在投资者保护较强的国家,盈余公告具有更多的信息含量。审计委员是否设立等也是外部因素。洛贝克等(1989)提出,审计委员会在降低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发生方面有很大的潜能。对高级管理人员控制薄弱的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现象越容易发生。Wr i g h t(1996)提出,审计委员会中内部董事和灰色董事的比例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CM u l l e n(1996)提出,财务报告舞弊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的比例低于未舞弊公司。D e c h o w等(1996)通过对违反G A A P的92家样本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内部董事的比例越高或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为同一人,以及公司未设立审计委员会,则该公司越有可能因违反G A A P而受到S E C的处罚。S i m o n(2001)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丁方飞,范丽(2009)利用深交所提供的信息披露质量考评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持股规模和参与持股家数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能促进资本市场信息质量提升。江向才、陈晓丽等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信息透明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外部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是建立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的基础上,出资人将其拥有的资产根据预先达成的条件委托给经营者经营,按出资额享有剩余索取权和最终控制权,经营者则在授权范围内,按企业法人制度的规则对企业财产行使占有、支配、使用和处置的权力。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经济资源的所有者是委托人,负责使用以及控制这些资源的管理者就是代理人。在这种代理模式下,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委托人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代理人则追求较高的报酬和更多的闲暇,所以代理人往往会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了代理问题的产生。由于市场环境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上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了有效缓解代理问题,委托人往往会通过各种契约的方式来监督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而许多契约的形成和考核都是建立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的。委托人会要求代理人定期报告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说明契约约束效果越好。而委托人对代理人的契约机制也形成了代理成本,这些成本就有可能降低代理人的奖金,分红及其他报酬,于是出于降低代理成本的动机,代理人也会主动披露会计信息,并且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代理成本会越低。

(二)有效市场假说在一个充满信息交流和信息竞争的社会里,特定的信息能够在金融投资市场上迅速被投资者知晓,随后金融产品投资市场的竞争将会驱使产品价格充分且及时地反映该组信息,从而使得投资者根据该组信息所进行的交易不存在正常报酬,而只能赚取风险调整后的平均市场报酬率。市场有效意味着市场价格能够完全反映全部信息,也就是说市场价格反映信息量越大,反映信息速度越快,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市场就越有效。公司通过及时、真实、充分披露会计信息,为投资者营造了一种“平等的交易环境”,便于投资者对市场信息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而增进市场的有效性。反过来投资者为了提高对市场价格预测的准确性,获取更高的报酬,会尽可能的利用一切可获得的信息,从而也会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具有高要求。市场价格反映信息量和速度的区别也会导致有效市场的类型不同,有效市场分为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

(三)利益相关者论公司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将公司治理作为企业各契约方共同参与和形成制衡的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并不是由个体直接构成的组织,而是由各利益相关主体构成的。李维安(2005)也认为公司治理的主体不应局限于股东,而是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等在内的广大公司利益相关者。由于公司是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组成的一个系统,公司的目标应该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增加价值,而不仅仅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而为了更好的治理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也应该更积极的参与其中。作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机构持股者也应该更积极参与其中,监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让各方利益相关者信息更加对称,从而更好参与公司的治理。席宁、严继超(2010)也提出公司应该完善员工和中小股东的参与机制,协调与政府、监管部门及自然环境的关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强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程度,从而改善公司财务绩效。

三、外部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府干预我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政府的最强权威性,在我国目前尚未健全的市场体系中,政府的监管措施会对企业信息披露行为产生强有力的约束作用。政府对企业扮演“帮助之手”还是“掠夺之手”,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西方国家通常只有股东、经理层和债权人等契约方参与会计信息的博弈,而在转型的中国,政府在会计信息提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法律环境大量研究表明,公司所处的法律保护程度是影响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法律环境决定了公司控制权的安排进而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一般来讲,良好的的法律环境将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不同国家之间法律环境的差异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带来影响,而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法治进程建设也不统一,法律环境差异较大。由于各个地区的法律环境存在差异,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也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经理人市场经理人市场竞争程度的标志之一是经理人是否为外部人。经理人为外部人时可以促使管理层在经营中以股东利益为重,否则经理人就会被其他人代替,经理人将会努力工作,向经理人市场显示其经营能力并维持良好的声誉。

(四)社会监管证监会是依法享有对上市公司的调查权和处罚权的机构,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工作中心。证监会于上市公司持续披露阶段根据上市公司提供的定期和临时报告,审查其会计信息,一旦发现会计信息疑点,则会作出责令改正、内部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罚款、认定不宜任职或查处等处罚手段。因此,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又主要是通过中介咨询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制作的审计报告来获得,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具有监督、审核和指导作用,这必然造成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审计质量挂钩。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失去独立性,甚至与上市公司“共谋”,必然会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丁方飞,范丽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机构投资者能促进资本市场信息质量提升。由于机构投资者一般持股比例比较高,有较大的动机去挖掘投资对象的信息,从而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其知识优势和持股地位,监督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政府干预过多政府干预将影响到公司的会计报告行为,并抑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首先,地方官员在实施干预时倾向于压制公司的透明化披露,因为干预行为一旦泄露,便会严重损害地方官员的声誉而引发政治成本;其次,地方官员很可能基于政绩目标的考虑要求公司高估利润、隐藏损失,因为我国的政绩考核体系是以G D P增长为中心;最后,极不确定的干预模式在客观上形成对盈余数字的“随机扰动”,降低了外部投资者对盈余的解读和预测能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由国企改制而来,证券市场准入权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通过这种权力给予国企进入证券市场的各种优先条件,这种关联性正是上市公司不愿对外披露的。

(二)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相关法律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以行政责任为主,多数属于限制性或禁止性条款,辅之以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在《公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等一系列法律之间还存在着某些冲突,《公司法》中的一些规定对国企有明显的偏护。《证券法》在涉及到上市公司或中介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上缺乏细化的规定,也限制了证券监管部门的处罚权力。《反垄断法》也没有从本质上根除政府干预形成的垄断行业。不完善的信息披露诉讼制度,降低了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的惩罚力度和硬性约束。这种可操作性和可诉性不强的法律体系显然很难起到有效的惩罚和威慑作用。

(三)我国经理人市场不成熟在完全竞争的经理人市场中,有更多优秀的经理人可供上市公司选择;而在不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优秀经理人相对较少,上市公司就会考虑从董事会内部挑选经理人。由于我国经理人市场尚不成熟,上市公司大都倾向于从董事会内部挑选经理人。如果总经理同时兼任董事,公司也就更倾向于隐瞒对自身不利的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透明度降低。

(四)社会监管力量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由于证监会力量薄弱,权威性不足,在监管的方式和处罚的力度上都缺乏必要的规范。又由于人力和物力的缺乏使得要想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审核中发现问题,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和范围上的盲区。我国又尚无统一的证券市场自律性机构,证监会要想在运作过程中严格地约束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难度。外部审计监督主要依靠作为中介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而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的对象是上市公司,于是畸形的委托代理关系便产生。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者的违规成本也较低,因此往往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与客户妥协而疏于审计,失去审计的独立性,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另外,会计师事务所里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低下也导致了审计监督有效性的不足。部分注册会计师缺乏执业道德,执业过程中在利益驱动下极易产生道德偏差。在现在的证券市场中,机构持股者的力量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一股独大的现象还很严重,制约了上市公司正常的经营和操作,带来了很多的弊端。由于机构投资者是流通股中的大股东,持有相对高的股份,由于其本身的信息收集能力上市公司会向他们披露充分的信息。但我国机构持股者在证券市场中介入较少,比例较小,这也限制了机构持股者作用的发挥。

五、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外部治理的政策建议

(一)弱化政府干预企业行为政府扮演的角色应该只是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而本身不参与市场运行。只有真正的实现政企分开才能使披露信息的各方承担相应责任,才能使市场经济中的每个竞争者处于平等的地位。进一步约束政府干预行为,让政府扮演好自身角色,推动政企分开,是实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化的重要制度前提。这要求继续深化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的体制改革,改变G D P至上的单一考核标准,淡化地方官员的干预动机;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逐步放开政府的垄断资源,从根本上切断政府与企业间的经济利益纽带,从而减少公司对政府的依赖,政府随意干预企业的能力也将被削弱,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性才会进一步提高。

(二)营造更加良好的法律环境良好的地区法律环境将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并对该地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地区法律环境也意味着更健全的地区法律规范、更严格的法律执行以及更高的信息披露违规成本,从而对引导和敦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发挥积极的治理效应。在《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制度中,应细化违规处罚措施,赋予证券监管部门充分的处罚权力,加大处罚力度,从而提高违规风险,给上市公司一个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同时,还要完善我国司法诉讼制度,通过民事诉讼来惩处会计造假、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对上市公司高管行为实施严刑峻法,才是比较有效和现实的监管方法。完善了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诉性的同时,才能让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得到法律更好的保障。

(三)激励经理人市场发展加快培训更多职业经理人,以加强经理人市场的竞争,从而为上市公司选择经理人提供更多的选择。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毕竟经理人的能力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但是,应用高报酬来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加入经理人市场。经理人的能力应与报酬挂钩,一般而言,能力越强的经理人,企业业绩会越好,给予报酬应该越高。较高的薪酬可以激励经理人努力工作,赢得竞争,同时也加大了经理人财务舞弊的机会成本,从而减少了经理人的财务舞弊,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四)加强社会监管力度首先,证监会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护人,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最直接的监管方,因此,应扩大证监会的权利范围,赋予其更强大的监管职能,适当增加证监会的人力和物力,减少证监会监管范围的盲区。证监会也应更加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在有限的资源范围下建立完整的监管体系。同时,也应加快建立证券市场自律性机构,引入司法监督和媒体监督等更多社会监督力量,辅助证监会更好的监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充分提高会计行业自律性管理,实现专业化监督机制。其次,应提升中介机构的鉴证服务水平。只有强化了审计的独立性,优化了审计环境,加强了审计法治建设,提高了审计职业道德水平,才能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增加会计信息可信度。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因此,还应完善注册会计师得审计制度,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只得到的水平。可通过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引导作用,规范行业纪律,优化审计人力资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介机构的鉴证服务水平,才能更好的监督会计信息质量,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最后,加大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的介入,引导他们积极的参与公司治理,进一步改善证券市场的投资结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股权的分散化和股份的流通,削弱大股东和内部人对公司的控制。我国2004年初提出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希望通过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改善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的发展。

[1]江向才:《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人持股之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第1期。

[2]李维安、王世权:《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析》,《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4期。

[3]席宁、严继超:《利益相关者治理与公司财务绩效》,《经济与管理世界》2010年第2期。

[4]魏志华、李常青:《家族控制、法律环境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8期。

[5]丁方飞、范丽:《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软科学》2009年第5期。

[6]黎文靖:《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经济后果》,《会计研究》2007年第8期。

[7]R M B u s h m a n,J D P i o t r o s k i.F i n a n c i a lR e p o r t i n gI n c e n t i v e sf o rC o n s e r v a t i v eA c c o u n t i n g: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L e g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 I n s t i t u t i o n s,J o u r n a l o f A c c o u n t i n g a n d E c o n o m i c s,2006.

[8]B J a g g i,P YL o w.I m p a c t o f C u l t u r e,M a r k e t F o r c e s,a n d L e g a l S y s t e mo n F i n a n c i a l D i s c l o s u r e s,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A c c o u n t i n g,2000.

[9]O KH o p e.D i s c l o s u r e P r a c t i c e s,E n f o r c e m e n t o f A c c o u n t i n g S t a n d a r d s,a n d A n a l y s t s’F o r e c a s t A c c u r a c y:A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y,J o u r n a l o f A c c o u n t i n g R e s e a r c h,2003.

[10]S i m o nS.M.H o.,K a r S h u nWo n g..AS t u d y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C o r p o r a t e G o v e r n a n c e S t r u c t u r e s a n dt h e E x t e n t o f V o l u n t a r y D i s c l o s u r e.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c c o u n t i n g,2001.

(编辑 聂慧丽)

黎明(1964-),男,重庆市人,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教授

石美玲(1986-),女,重庆市人,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经理人会计信息法律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并购基金体外培育模式下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文明养成需要法律护航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