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分思维方式视阈下的德福观探析

2010-08-15李华忠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德福德性感性

李华忠

(齐齐哈尔大学 哲学与法学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两分思维方式视阈下的德福观探析

李华忠

(齐齐哈尔大学 哲学与法学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是西方伦理学理论和实践中长期争议的话题。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源于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的两分思维方式,即将人分为感性主体与理性主体。唯有跨越两分思维方式的束缚,才能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实现德福统一。

思维方式;两分;德福观;视阈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是西方伦理学理论和实践中长期颇受争议的重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争论的问题看,有的主张德福一致,有德者必有福,有福者也一定有德;有的主张德福毫不相干;还有的认为二者虽不同一但永久相干,等等。为何人们会在德福关系问题上有如此多的争议,争议背后隐藏着什么样内在本质规律?从西方哲学两分思维方式视角入手,在德福观问题探析中可窥见一斑。

一、西方哲学两分思维方式

在西方哲学中,从古希腊开始长期流行两分的思维方式,即将人分为感性主体与理性主体。以普罗泰格拉为代表的感性论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1]“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表明个人希望以自身的欲望和利益决定人的行为,“意味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中,应当以个人的欲望和利益作为道德的来源,作为道德行为的标准。”[2]57他在其《论真理》篇中指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他还举例说,比如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关键在于感觉的人。所以人是感性的,因而走向感觉论。这种感性论与早期在本体论上以某种具体物质元素作本原解释世界的观点一脉相承,如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 ”说 (水、火、气、土 ),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等等。这些被提出来作为世界本原的概念,都是从感性直观的角度理解的。基于这条路线的演变,到了中世纪发展成为唯名论。唯名论者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上没有一般,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一般”仅仅是人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概念、符号,它存在于人的思维或语言中;不是一般先于个别,而是个别先于一般。与本体论的原子论、唯名论相一致,近代哲学在认识论上强调注重经验知识,把感性经验作为认识起点和基础的经验论。经验论片面夸大了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感觉经验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唯一途径,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认识的唯一来源,它是真实可靠的。进而在伦理观上强调人对现实物质生活的追求,走向功利主义或幸福主义。

然而,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理性论认为,人是有理性的,真理是客观的,人应该认识到真理,所以,把主体发展为理性主体。人的本性是理性,因而,在思考这个世界时发现世界最本质的不是个别,是共相、理念。柏拉图提出的“共相”、“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本体”、“存在”等一系列本体论概念,都充分表现了人类对于理性哲学的追求。这种理性论与在其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巴门尼德就已经开始提出和思考的“存在”问题相一致。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是一”,“存在与思维同一”等著名命题。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是把智慧的对象规定为存在,超越变动不定的感性事物,寻求根本的终极存在。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永恒的存在。到了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实在论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实在论者认为,一般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个别事物是由一般派生的。基于本体论上的理念论,在认识论上形成了唯理论。唯理论只承认理性是认识的实在性,只有理性靠得住,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强调只有依靠理性才能够获得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普遍必然性知识。自然在伦理观上认为善就是符合理性的东西,所以,道德原则是第一性的,幸福不是第一性的,最终走向动机主义或道德至上主义。至此,西方哲学两分的思维方式基本形成,而人们对于道德与幸福关系的态度就是在这种两分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形成的。

二、两分思维方式视域下的德福观

在两分思维方式的驱动下,自然而然在德福观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感性论的德福观基本认为,幸福与道德是一致的。例如,古希腊的伊壁鸠鲁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忠实继承者,坚决维护原子的真实性,否认了目的论、宿命论和神意等观点。伊壁鸠鲁以原子论的自然哲学唯理论为基础,认为人就是一个由原子构成的感性存在,凡是符合这种感性的本性就是好的善的。按照感觉主义原则,快乐无可辩驳地具有崇高的价值,通过感觉已经证明了快乐为善,痛苦为恶这一判断。“感情显示了趋乐避苦的自发性和自明性,快乐的伦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真理。”[3]他认为,善在本质上是与幸福生活相关联,与幸福生活是不可分的。因而,他认为快乐就是善,快乐就是人生的目的。但是,伊壁鸠鲁的快乐与享乐还是有区别的,不能相等同。他说:“每一种快乐由于其自然吸引力,都是某种善,但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是值得选择。”[4]这说明享乐无止境,过度的享受会导致痛苦,因而要加以区分不同的快乐。这种快乐主义是一种功利主义,美德与善仅是实现幸福的手段。

到了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伦理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从英国引进了唯物主义的经验哲学,以此为理论基础来建立其伦理学,道德科学的基础就是快乐主义。他们认为,人作为自然物体最本质的特性就是肉体感受性,人的本质就在于其感性,人人都有趋乐避苦,自保自爱的本性,正如爱尔维修所说:“快乐和痛苦永远是支配人的行动的唯一原则。”“痛苦和快乐就是道德领域的唯一动力,而自爱的感性乃是能够筑下一个有益的道德之唯一基础。”[5]自爱原则属于利益规律,道德就是要以人的利益为准绳,来支配人的一切判断和行为。这样,快乐和幸福就是判断人道德和善恶意识的最终根据。所以,近代的主流是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人的利益和幸福的功利主义伦理。功利主义者从人性的感性出发,认为人都是追求幸福和逃避祸害的。能够使人产生福泽、利益、快乐、善和幸福的外物,都是人所追求的,能够使人产生痛苦、恶或不幸的外物,都是人所逃避的,求福避祸是人的不变本性。边沁指出:“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的统治下。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够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以及决定我们将要怎样做。”[2]316功利主义原则强调增进幸福,减少痛苦。在功利主义看来,生活中我们应该追求和促进那些自身便是善的体验状态,一切外在的善或作为工具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为了获得内在价值的缘故才产生的,但内在价值对于功利主义来说是没有道德意义的,行为的道德价值通过我们取得的诸如快乐、健康等这类非道德的内在价值的最大成果来确定。所以,从根本上看,追求幸福与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理性论的德福观认为,道德是至上的,是第一性的,幸福不是第一性的,只有有德性的人才配享幸福,道德具有终极目标地位。历史上的斯多葛派认为,“在宇宙中,理性或神是伟大的,物质的东西是渺小的,现实世界的幸福生活毫无意义,人生的目的绝不在此,而在于让自己的灵魂去追求永恒的逻各斯或神。”[6]只有这样的善才是真正的善。人的本性在于理性,所以,人应当由理性支配行动,听从神或理性来生活,抛弃物质利益,禁绝肉体快乐,实现真正的善,最终实现人生的目的。斯多葛派思想为后来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吸收,发展成为一种禁欲主义。基督教伦理中,把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推到了天国。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德的报酬是让人幸福,但在尘世是达不到的,只能到来世的天堂中才能享受幸福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德福一致,要到来世才能享受幸福。所以,要遏制人们对现实幸福生活的追求,只有那些逆来顺受,心地善良,仁慈宽大,受现实迫害的人在来世必定幸福,因为幸福只有在天国才能得到报偿。经过启蒙运动,人们逐渐摆脱了神性的束缚,对理性充满了信心。康德是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调和了历史上的唯理论与经验论,对德福关系作了全面的分析。康德认为,幸福是经验的、感性的东西,包括财富、权利、荣誉、健康、境遇等。而道德规律先天地来源于人的理性,成为我们实践的最高原则,从而引出人绝对的善良意志。它无可估量的价值在于“它的行为原则摆脱了一切由经验提供的偶然原因的影响”,它是彻底的善良。也就是说如果把它的准则变成普遍规律,是永远不会自相矛盾的。从而,“人们的行为在任何时候应该按照他们愿意当作普遍性规律的准则来评价。”[7]45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使一个人成为幸福的人,与使一个人成为善良的人决不是一回事。在康德看来,幸福原则向道德提供的动机,正败坏了道德,完全摧毁了道德崇高价值。他否定所有的幸福或功利主义的原则,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绝对独立于他们的效果,而仅仅被意向所决定。“在这个世界之中,一般地,甚至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不可能设想一个无条件善的东西。”[7]9一个善良意志之所以是善的,不是因为它成了什么东西或具有什么效果,不是依靠它有利于达到所提出的某个目标,而只是由于它的意志,也就是它是自身善的。康德不同意从人的本能、情感,即良心中引出道德来,他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把世界分为经验世界和本体世界,同样把人分为感性存在和理性存在。一个人是双重存在者,人作为感性存在者属于经验世界,受自己欲望支配,人追求物质利益,追求幸福,这是正当的权利。人作为理性存在者,属本体世界,超越了经验界,只受理性自身创立的规则支配,人与经验世界和物质利益无关,只追求德性。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既追求幸福又追求德性的二律背反。作为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人,只有道德的至善还不够,还需要幸福,二者结合才是圆满的善。康德认为,在现实人生中,德福往往不能一致,非但不一致有时甚至相违反。在个体存在的现实生命中德福的结合是偶然的,德与苦的结合也是可能的。但依人的理性,我们总期望德福结合为必然的关系,但是德福一致不可能在现象界实现,只能在超感性的道德世界中才能解决。如果要在超感性道德世界把德性与幸福结合起来,必须假定灵魂不朽和上帝的存在。灵魂不灭是主观上努力成德,通过个体生命的无限延长力求自己的心灵完全符合道德法则。上帝存在则是保证圆满善实现的外在力量。这样德福达到一致,幸福产生德性,德性也可以产生幸福,二者最终在遥不可及的彼岸世界实现统一。

三、超越两分思维方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实现德福统一

无论是从理性论出发形成的动机主义或道德至上主义,还是从感性论出发形成的功利主义或幸福主义,都是基于一定的思维方式而形成的理论观点。它们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某些思想家的主观臆断,而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思维方式的必然结果。从对西方哲学两分思维方式的梳理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历史上产生截然不同的德福观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德福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辩证地对待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两分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在对待道德与幸福的关系上难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康德的调和论思想综合了前人的两种对立思维方式,固然有一定的价值,但在德性与幸福结合问题上还是走向了彼岸世界。过度重视理性的道德至上主义仅仅注重道德自身的价值和高尚性,为道德而道德,忽视了人的现实幸福生活的追求。相反,过度重视感性的功利主义又忽视了人的高尚与尊严。所以,要实现二者的统一,就应跨越两分思维方式的框架,既要看到人的理性一面,又要看到人的感性,人作为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存在者,追求道德与幸福是一致的,这种结合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实践过程。

幸福的生活与完善的德性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幸福就是就是人的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它就在于现实活动本身。“德性生成于活动,要是做的相反,也毁于活动;同时成就着德性也就是德性的实践活动”。[8]尽管亚里士多德的实践与我们今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已经说明实践与人的德性、幸福密不可分。人是不断活动、创造的存在物,人的这种活动与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人的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使人的活动与创造富有意义与价值。因而,在德性与幸福结合问题上不能离开社会实践。幸福的追求是依据一定的社会关系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过程本身获得的。德福一致的实现更需要一个合理、公正、正直的社会制度作为客观的保证。幸福作为人的终极的价值目标,其本身就内蕴着德性的因素。幸福有外在的幸福与内在的幸福,外在的幸福如适当的财富、运气、健康的体魄等等,内在的幸福就是人心灵的幸福,即德性。不道德的生活尽管表面上看似幸福,但在内心世界最终表现出来的愧疚和悔恨才是真正的不幸。所以,道德是幸福的应有之义,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反过来,幸福也润泽着德性并使其发扬光大。幸福与道德的统一只有在人的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

总之,通过对两分思维方式差异的梳理,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历史上德福观的分歧所在,思维方式的差异,自然在德福观上得出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现实生活中幸福与道德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必须超越两分的思维方式,在历史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幸福与道德的统一。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9.

[2]章海山.西方伦理思想史 [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5.

[4]苗力田.古希腊哲学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648.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哲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97.

[6]高文新.欧洲哲学史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101.

[7]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1.

On Morality and Happi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wo-Point Way of Thinking

LIHua-zhong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Law,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1 61006,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happiness is a controversial topic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stern ethics.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evolved from the two-pointway of thinking that havs existed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which divides man into emotional subject and reasonable object.So it follows that only when we break the bonds of the two-point way of thinking,can we realize the unity of morality and happiness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practice.

way of thinking;two-pointway of thinking;view on morality and happiness;perspective

B82-0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2395(2010)05-0029-04

2010-05-19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11552317)成果。

李华忠 (1978-)男,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齐齐哈尔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德福德性感性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厚德福酱肉为什么那么火
厚德福九大行业优势 让你加盟无忧赚钱快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二十多年老字号经久不衰 厚德福以真技术谋发展
背着铁锅长征的女红军贾德福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