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的注释思路与创新
2010-08-15杨嫣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杨嫣(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引 言
人们对文艺作品艺术价值的分析很多,但是分析的方式各有不同,俞平伯先生把对词的理解,通过他新的诠释,向读者传达出来。诠释者以怎样一种有效的方式诠释作品,从而使读者更好地体会作品,和作品产生心灵的碰撞,值得我们研究。俞先生的诠释方式给了我们启发,因此值得做一番研究。
俞先生在《唐宋词选释》中对词艺术特征的诠释,足以看出他本人对词的艺术价值之重视,而艺术价值取决于作品的艺术创作方法。只有从讨论创作方法入手,才能真正探究其艺术价值。俞先生对词的艺术创作方法的讨论,集中体现在此书中,我们可以此为对象加以研究。
就像书后絮语中所言,“词又不同于散文,更多一些遐想与空灵,以及揭示感情深处又不容道破的所在,所以又一定不能注得太明白,而有些联想与寓言,如若不予指出,则多数读者又往往都会忽略过去。这就必须靠注释来予以点明。而诗无达诂,也就是不容按死了讲,执一而论,所以既要做必须的点明,又必须点到为止,不容逐字逐句像讲解散文似的那么讲。”但是,“点到为止”的尺度难以把握,“点”的深浅更难把握,这恰好成为本书注释的亮点所在。
一、动静辩证
先看中卷张先《木兰花》的第八则注释:“上片繁华境界,下片幽静。由人去而夜静,由云散而月明,逐步写来。‘无数杨花’一句,说飞絮漫天,却不遮明月,说‘无影’更无声,极静中有动态。”①
在这则注释中,有三个亮点。第一,从整体上高度概括这首词上片和下片的内容,即写了什么;第二,总结这首词下片的写法,即怎么写的;第三,对最出彩的结句给予独特的见解,即为什么写得好。
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吴地的健儿们正一队队驾着彩扎的小龙船在水上飞快地竞游着,游春的少女们正双双攀着竹竿儿搭起的秋千在尽兴地飞荡着。芳草洲边,秀丽的田野,到处都是穿梭般踏青玩赏的游人和采集花草的少女;下片写了暮色渐浓,远山渐渐昏暗地看不清了,浮云般的游人仕女们渐渐飘散了,热闹的笙箫管乐也已收歇了。这花园般的喧嚣热闹的原野,顿然寂静了下来。庭院中只有那一轮清明的皓月,照着那似真似幻渺渺茫茫的柳絮,飘浮得无影无踪。
注者只用“繁华”和“幽静”,就概括了隐藏在表面内容后的中心旨意,整个作品对比写法的运用不言自明。显然,对比的用意在于突出下片的“幽静”。然而,对于“幽静”的艺术表现方式,注者又给予了解释,即“由人去而夜静,由云散而月明,逐步写来”,照应了作品中“行云去后遥山瞑,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三句的艺术创作思路。最后,注者对全词结句“无数杨花过无影”的艺术手法,谈出了自己的见解。
“无数杨花过无影”是一句名句,即写在寒食节的夜晚,热闹的游春活动结束后,一切都渐渐地归于宁静,词人站在院子里,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下,却发现无数柳絮飘过的时候竟连影子都没有,这其中正包含着一份生命体验。柳絮漫天飞舞的景象,照应着上片游春的热闹,而“过无影”则不无这样的启示:一切“繁华”皆为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什么都不会留下。词人于欢闹后平静下来,细细回味,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生活,都有了一种独特的感受。
注者并没有对进一层旨意加以分析,而是对“无影”的艺术处理效果做了说明。“飞絮漫天”,本应在月光下照见影子,“却不遮明月”,因此,没有留下影子。为什么词人选择“飞絮”?“无影”写得妙在哪里?原来“说‘无影’更无声,极静中有动态”,注者独到的见解成为了亮点。从“无影”对景象的感知而引向对声音的感知,即“无声”,极写“幽静”。然而,这种“幽静”中仍有内容,就是由漫天飞絮形成的动态效果,即静中有动,确实是巧妙的写静的创作方法。
张先《青门引》的第四则注释同样体现出了注者对词艺术价值的重视,“言秋千影,人影可知。盖值寒食节,明月中有人在打秋千。一说秋千架的影儿被明月送过墙来,是怀人寂寞境界,亦通。但此处以动态结静境,有人影似较好。薛能《寒食日题》:‘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月明中。’这秋千也空着,却与‘隔墙送影’不同。”②
被注的这句“隔墙送过秋千影”也是一句名句。春寒料峭,春雨潇潇,正值清明时节,偏偏在这令人感伤的时候,雨停风歇,邻家女孩出来打秋千的身影,被月光送到了这静寂的庭院中。
在这则注释中,注者对“秋千影”的艺术效果作出了自己的解释。注者认为,如果明月送来的是“秋千架的影儿”而不是打秋千的“人影”,虽然也生发出一种寂寞时的思念之情,但不如“明月中有人在打秋千”,送来的“人影”要好。因为“此处以动态结静境”,这个活泼的、充满动感的邻家女孩打秋千的身影,起到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把词人的孤寂衬托得格外明显。这时,注者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以薛能的“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月明中”做比较,让读者体会与“隔墙送影”的不同。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注者点到为止。薛句写的也是正值寒食节,夜深人静时,明月中悬着一副空秋千,但关键是所呈现出的完全是静态效果,而与“隔墙送影”所呈现出的以动写静、以乐写哀的出色效果,显然有高下之分。
从以上两则注释可以看出,注者在艺术创作方法上十分重视运用辩证的思维表现方式,在动与静、情与景、有与无之间,将深邃的情感表露出来。在对传统的名句中,注者不一味认同已被普遍接受的说法,能从新的角度切入,做出合理的诠释,确实给人启发。
二、前后呼应
再看王安石《桂枝香》的第五则注释:“二句盖谓秦淮,承上‘残阳’‘酒旗’,接下‘画图’‘豪华’。‘彩舟’,河上之舟,与上文‘征帆去棹’的江上之舟有别。空水相辉,雪羽下上,灯火沿流,华星倒落,皆凭高眺望中秦淮河晚景,所谓‘画图难足’,引起过片‘念往昔豪华’。”③
在这则注释中,注者指出“二句盖谓秦淮”,提示了这组景物描写与上文的“残阳”、“酒旗”、“皆凭高眺望中秦淮河晚景”。夕阳西照下江舟来来往往,西风中酒旗随风飘摆。秦淮河上的彩舟像天上飘着的薄云,繁星倒映在河上像银河一般,白鹭好似飞翔于银河中。被注的这句“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巧妙地将想象和写实结合在一起,意境开阔,艺术表现力很强。以天比水,写出了图画也难以表现的秦淮美景,所谓“画图难足”。同时,“引起过片‘念往昔豪华’”,转入怀古。
以此看出,注者重视将词句放在整体的语境中加以品析,揭示它与上、下文的联系及所起作用,而不只是一句写景的佳句;也看出注者对上、下文衔接的创作手法十分留意。
柳永《八声甘州》的第五则注释:“将上文一结,引起下文。已登高临远了,却偏说‘不忍’。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引下‘归思难收’意。”④
词的上片写:“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际。时节既入素秋,本已气肃天清,明净如水,却又加此一番秋雨,更是纤埃微露,尽皆浣尽,一澄如洗。素秋清矣,再加净洗,清至极处,而此中多少凄冷之感亦暗暗生焉。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当此之际,举目关河,寥阔逶迤,气势磅礴,然而春夏滋荣盛茂之气已尽,秋来肃杀凋零之气已浓,草木不芳,一片冷落之景象。词人只将‘残照’轻轻一笔转到了他所登临送目的高楼上来,乃觉遍宇宙的悲哉之秋气,似乎一齐袭来,要他一人禁当!再下则笔致思绪,便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盖以上所观所写,总高处远处之物色,自此而后,由仰观而转至俯察,乃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再下,又补唯有江水东流,滔滔直下。而词人却谓其‘无语’,盖江声愈喧,愈显其寂寞,愈增游子悲秋之深切,而此情此境,笔墨难宣,唯有无语,翻胜千言。”⑤
以上均是“登高临远”所见之景,下片由景入情,又由“不忍”二字领起,“将上文一结,引起下文。”“不忍登高临远”,点明了“已登高临远了”,为什么“却偏说‘不忍’”呢?注者点到为止。用宋玉的“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引出了“登高临水”的自古真意,即不禁引起的念家之情,显然,“引下‘归思难收’意。”下文“望故乡”、“想佳人”皆“不忍”之事,因此,“不忍”一笔,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
词的下片写:“词人登楼,极目天际,却偏遥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远望,伫盼游子之归来!然而我能想见你在凭高而等待归舟,你却无由想象我真在何处——登舟无计,只自淹留!”⑥
可以看出,上、下片的衔接在整个情、景转换中十分重要,由景自然转入情,不但不显得突兀,相反还增添“一番曲折”“一番情致”。这种艺术创作方法成为注者视野中的亮点,又一次表明注者对上下结构衔接的艺术处理方法与效果的关注。
三、古语新用
苏轼《临江仙》的第四则注释:“《庄子·知北游》‘舜问乎丞曰’条:‘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这里借古语,不全用其意。”⑦
“长恨此身非我有”是什么意思呢?注者先不讲,而指出词人“这里借古语”,那么“古语”是什么意思呢?“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也就是说,“我”的身体是自然所赋予的,因而不由我做主。然而,注者又指出很重要的一点,词人“不全用其意”,那么是何用意呢?既然“我”的身体不由自然主宰,也不由自己把握,那么到底由什么掌握呢?注者点到为止。
接下来第五则注释:“‘营营’,纷扰貌,承上句来。此身为名利所牵,故非我有,什么时候才能忘却营营呢。《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庄子·庚桑楚》:‘无使汝思虑营营。’”
“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词人内心“长恨”的根源,即“自身为名利所牵,故非我有,什么时候才能忘却营营呢。”所谓“营营,纷扰貌”,是怎样一种“纷扰”呢?“营营青蝇”,“毛传:‘营营,往来貌。’按朱熹注为‘往来飞声’。”⑧“无使汝思虑营营”,看来这是一种内心长久的搅扰,无休止的忙碌、周旋、内心焦躁以及名利场的竞逐钻营,让词人渴望获得肉体与灵魂的安宁。
至此,我们了解到,“此身非我有”,而“为名利所牵”,想“忘却”,又谈何容易?这是词人对人生的反思。“他觉得很多时候都有外力牵引着自己做这做那,从这个角度说,这个身子并不属于自己。但这并不是词人所希望的状态,他时刻都想抛开一切,找回一个本真的自我。这是词人在宦海沉浮后发出的由衷感慨。”⑨
在注释中,注者挖掘出古语被赋予的新的内涵,而这种继承创新的创作方法又显出词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同时给作品以回味无穷的艺术影响力,因此,颇受注者的重视。
再看秦观《踏莎行》的第七则注释:“汲古阁本此词附注:‘释天隐注三体唐诗,谓此二句实自“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变化。然“邶”之“毖彼泉水,亦流于淇”,已有此意,秦公盖出诸此。’所引唐诗,为戴叔伦《湘南即事》诗。刘长卿《岳阳馆中望洞庭湖》:‘孤舟有归客,早晚过潇湘。’意亦略同。这类句法渊源承袭固已甚久,而秦此词却语法生新,写出望远思乡的真情,传为东坡所赞赏,将这二句写在自己的扇头。”⑩(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又《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斋夜话》。今本《冷斋夜话》不载。)
从注释中我们看出,注者给“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以两方面的评价,一方面来自个人见解,指出“这类句法渊源承袭固已甚久,而秦此词却语法生新,写出望远思乡的真情”;另一方面来自名人,“传为东坡所赞赏,将这二句写在自己的扇头”,足见词人创作的成功。那么是哪一类“句法渊源”长期被“承袭”呢?“而秦此词却语法生新”,究竟“新”在何处?“写出望远思乡的真情”,是怎样“写出”的?让我们顺着注者的线索寻找答案。
注者用三个材料说明问题,前两个材料来自“汲古阁本此词附注”,一个是“释天隐”引“戴叔伦《湘南即事》:‘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认为由此二句变化而来。“沅江在湖南西部。上游称清水江,源出贵州云雾山,自湖南黔城镇以下始名沅江。东北流经辰溪、沅溪、常德等县市,到汉寿县入洞庭湖。”⑪“湘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东海洋山西麓。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衡阳、湘潭、长沙等市到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⑫自古江水昼夜不息地向东流去,心怀忧愁的人,不论为何而愁,望见这滔滔江水难免慨叹,难道只顾自己向东奔流却不能够为我稍作停留吗,难道这天地间没有谁在乎我的苦闷吗?秦词的“为谁流下潇湘去”,不也是表达这种自古的追问吗?
另一个是在《诗经·邶风》:“毖彼泉水,亦流于淇”中“已有此意”,即泉水汩汩地流向远方,显然,这种流水描写自古就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渐渐寄托了文人丰富的感情。
后一个材料来自“刘长卿《岳阳馆中望洞庭湖》:‘孤舟有归客,早晚过潇湘’”,江水所被寄寓的大概就是这游子思归的落寞无法排遣的苦闷吧。
以上这三则材料显示了这类望流水思故土的传统表现手法。秦观写此词时,正处在政治生活的低谷,因为与旧党的关系,被一贬再贬,削去了官职,远徙郴州。“郴江犹能北向而行,反形词人北归无望,故作者转恨江水无情,予以究诘:为谁而流?”“郴江郴山,虽是实境,却已化为情中之景。”⑬用疑问句的形式,在继承传统表达的同时,创造出情感更深更丰富的句法表现形式与艺术效果,确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新。
综上所述,《唐宋词选释》对词的诠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正如俞先生前言里所说:“毫无疑问,文艺应当向着深处前进,这是它的主要方向”,“‘深’不必深奥,而是思想性或艺术性高”,“词的本色是健康的,它的发展应当更大,成就应当更高。其所以受到限制,主要的关键在于思想;其次,形式方面也未能充分利用。”在俞先生看来,词的艺术性是其高质量与否的重要参数。词的艺术创作方法大大影响着其艺术表达效果,因此,在书的注释中,时时体现出他对艺术创作方法的解析。然而,俞先生不仅对艺术创作方法有独到的见解,而且通过注释把它说明清楚,这种注释的角度和方式则是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俞先生对本书的注释风格谈了自己的看法:“古典浩瀚,情形繁复,有诗文的差别,有古今言语的隔阂。有些较容易直接解释,有些只能引用许多事情作为比较,使读者自会其意。”他以张相《诗词典语辞汇释》的注释方式与思路为例说明问题,“其中每一条开首为解释,下面所附为原材料。其功力最深、用途最大的即在他所引许多实例,至于他的解释虽然大致不差,也未必完全可靠。我们将这些实例,比较归纳起来,就可以得出与张氏相同的结论,也可以得出和他不尽相同的结论,会比他更进一步。这样,我认为正得张氏作书之意。书名‘汇释’,‘汇’才能‘释’,与其不‘汇’而‘释’,似无宁‘汇’而不‘释’。因若触类旁通,你自然会得到解释的。”
俞先生在书中充分体现了上述的注释思路,在他提供的材料、实例中,都包含了对艺术处理既有价值又丰富的信息,但也正如他所提道:“注释的其它毛病,如深而不浅,曲而未达,偏而不全,掉书袋又不利落,文言白话相夹等等。”不过,总体而言,他的注释使读者对宋词增进相当了解,扩大眼光,在细细体味中,于词人、注者、自我心灵之间架起桥梁,彼此沟通为一体,产生出完美的阅读体验。
①②③④⑦⑩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5,86,99,91,119,133.
⑤ 周汝昌.千秋一寸心[M] .中华书局,2006:41-43.
⑧⑪⑫ 古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961,1068,1140.
⑧⑨ 王意如编著.唐宋词名句品读[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02.
⑫⑬ 上缰村民选编.王兆鹏、黄崇浩注评.宋词三百首注评[M] .凤凰出版社,20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