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蓝的眼睛》黑人小女孩悲剧命运探究
——对《最蓝的眼睛》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2010-08-15齐亚丽吴杰荣华北电力大学北京102206

名作欣赏 2010年27期
关键词:历史主义莫里森克拉

□齐亚丽 吴杰荣(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102206)

《最蓝的眼睛》黑人小女孩悲剧命运探究
——对《最蓝的眼睛》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齐亚丽 吴杰荣(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102206)

托尼 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新历史主义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早期杰出的代表作。新历史主义批评将文学与文化语境综合起来加以考察,认为历史与文学的联系在本质被看作是一种“互文”(intertextual)的关系。文章从莫里森个人的生活经历、作品创作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对小说写作的影响来探究黑人小女孩佩克拉·布莱得拉夫的悲剧命运。

一、《最蓝的眼睛》概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步入了鼎盛时期。作为这一文学阶段的黑人文坛主将托尼·莫里森将其作品深深植根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中。她的作品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以彰显性别、种族和文化为主话语场。40年前,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确立了莫里森在美国黑人文坛上的地位。之后,她继续探索黑人生活,尤其是黑人妇女的遭遇,又创作了反映黑人反抗精神的小说《秀拉》(Sula,1973),成名作《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1977),获普利策小说奖的《宠儿》(Beloved,1987),进入90年代后,她还发表了长篇小说《爵士乐》(Jazz,1992)和《乐园》(The Paradise,1998)。莫里森的作品揭示了在美国种族歧视的大背景下,白人文明与黑人传统之间的矛盾冲突,探讨黑人获得自由人格的出路。

《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1970)故事源于作者小时候的经历,讲述了1941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佩克拉·布莱得拉夫这个黑人女孩为渴求一双白人所拥有的蓝眼睛而经历的悲惨遭遇。年仅11岁的黑人少女佩克拉·布莱得拉夫,因为相貌平平,不被家人、同学和邻居喜欢,生活非常压抑。于是她梦想着能有一双像白人姑娘那样美丽的蓝眼睛,因为当时黑人女孩子普遍相信“蓝眼睛的黑人是最美的”。然而美好的梦想与丑陋的现实有着太大的反差。她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反而被父亲强奸,有了身孕,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导致悲剧的产生:佩克拉精神错乱,心智疯狂,她出现了幻觉,相信自己真的拥有了一双十分美丽的最蓝的眼睛。而佩克拉的朋友克劳迪娅因为能够接受自己和自己的黑人文化,通过对自己黑人根的维系,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二、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作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欧美思想界和文学界兴起的一种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起初,它只表现为阐释文艺复兴文学文本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独特视角,后来演变为一种声势浩大的文化文艺思潮,彰显出其理论自身的巨大优势与张力,实现了一举命中形式主义与传统历史的双重迷雾的突围。“新历史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72年。这一年,批评家威斯利·莫里斯出版了《走向新历史主义》一书,在书中,作者认为20世纪的美国文学批评很大一部分从根本上都渗透着一种历史主义态度,他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哲学,他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历史主义的态度,“新历史主义”即由此得名。而真正意义上的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创立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再现派”(Representations))理论家之一的斯蒂芬·格林布拉格为《文类》(Genre)杂志在文艺复兴研究专号编选了一组论文,并特意撰写了导言,他称这些论文体现了一种“新历史主义”的倾向。以此为标志,新历史主义批评正式作为一个批评流派被确立。新历史批评主义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是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强调文学本体论的批评思潮的一种反拨,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释义和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

新历史主义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更指出文学与历史之间不存在所谓“前景”与“背景”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强调文学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认为文学隶属于大的文化网络。它着重考察文学与权力政治的复杂关系,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参加意识形态的塑造。新历史主义有这样一句名言:“文本是历史性的,历史是文本性的”,正是从文学与历史的互文性关系出发,新历史主义拒绝了以往赋予文学文本特殊地位的研究模式,代之以对文学与非文学一视同仁的研究模式,将文学文本置于一切文化本文的框架中,因为在新历史主义者看来:“历史是由许多声音、许多力量组成的故事,不仅统治者、强者,而且边缘人、弱者也在起着作用。”所以,“不应忽视文学、非文学、社会文本的并列存在以及跨文化融合的方法”。而《最蓝的眼睛》的作者莫里森具有黑人文化素养和黑人种族语境,她以自己的所见所感痛诉了种族歧视下美国黑人的遭遇,诉说了美国黑人的不幸和抗争。

三、莫里森个人生活经历对创作《最蓝的眼睛》的影响

莫里森1931年生于俄亥俄州钢铁工业城市洛雷恩的一个黑人工人家庭,原名切里·安东尼·沃福德。她的双亲曾是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的佃农,为了摆脱贫困并逃避种族歧视,她的父母从美国南方迁移到北方,来到罗伦镇这个钢铁小城。莫里森是四个孩子中的老二,出生时正值大萧条时期,父亲靠做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母都为黑人文化而感到骄傲,她从小在家里学会了无数的黑人歌曲,听过许多南方黑人的民间传说。这位自幼天资聪颖、感受敏锐的女孩,在初谙世事时,面对的是一个对黑人充满种族偏见和歧视的社会。她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了美国黑人遭遇的种种屈辱,这一切都给她留下了难以拂去的痛苦回忆,却也因此为日后的创作积淀了深厚的生活基础。面对着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这位年轻的黑人姑娘没有自暴自弃,也不满足于哀哀戚戚地被动抗争,而是以庄重的自尊和顽强的努力向社会证明着自身的价值。1953年她在哈佛大学获英语学士学位后,又于1955年获科内尔大学硕士学位。她在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了福克纳和伍尔夫等作家的作品中对自杀的描写,也因此对这些著名作家的风格特点有了更深邃的理解。在黑人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她以黑人民族文化为荣,称自己是“黑人”女作家。此后,她在南得克萨斯大学和哈佛大学教授英语。她曾与一位名叫哈里德·莫里森的建筑师结婚,生有二子,但于1964年离异。在霍华德大学任教期间,莫里森常和一些诗人和作家聚会,使她萌生了创作的欲望。婚姻出现裂痕以后,她更以写作来求得精神寄托。这些生活经历使她能更深刻地洞察种族歧视下美国黑人的生活,为她《最蓝的眼睛》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资料。

莫里森深受20世纪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提出的“黑即是美”这种历史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中探讨的正是黑人小女孩佩克拉因为自己的丑陋面容和深色的黑人皮肤处处受排斥,因此她梦想拥有一双像白人小童星秀兰·邓波尔一样美丽的蓝眼睛,她相信只有这样,她才会被身边的人接受。然而,这种对白人审美的盲目崇拜并没有减轻她的痛苦,反而最终导致她的精神错乱。而另一个黑人女孩克劳迪娅却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克劳迪娅因为热爱自己的黑人文化,从而对自己所有的一切不离不弃,把握了自我,过着属于黑人的幸福生活。

四、《最蓝的眼睛》创作的政治历史背景

在美国,白人始终在政治、经济上占有无可比拟的统治地位,因而他们的文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强势文化或主流文化。白人总是自视高人一等,认为其是正统、文明、高尚和智慧的化身,而黑人则是卑下、野蛮、愚蠢和异教徒的代名词。浸润在这种制度下,黑人被剥夺的岂止是自由和尊严,从更长远和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他们被剥夺的是自己的身份、语言、集体、历史和包括上述文化内涵在内的近乎所有属于本民族和自我的“意识”乃至“无意识”:黑人们通过他人的视角看世界,借助他人的心灵感悟万物,黑人虽存在,却已消失。《最蓝的眼睛》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文中描写的故事发生在40年代,距离总统林肯通过内战废除美国黑奴制度近一百年,根据美国的法律,黑人具有选举权、参政权等各项权利,黑人和白人可以一起工作;然而,在社会观念上美国大众仍然持种族对立态度,事实上的种族歧视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品中,黑人主人公佩克拉是班上唯一单独使用双人课桌的人;所有的老师都尽量避免去看她,尽量不让她回答问题;当佩克拉去小店买糖果时,52岁的白人老板竟然感觉“没有必要浪费他的眼神”,因为对他来说“并不存在什么看得见的东西”,他“怎么会看得见一个黑人小女孩呢?”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更不用说是不值得,也是不必要的”。莫里森用最令人耻辱的文字披露出她的黑人同胞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所遭受的歧视。

虽然美国已不再有黑人奴隶,但社会依然把黑人血统、黑人姓名甚至明显的黑人相貌特征视为奇耻大辱,在黑人头上标下劣等的烙印,在教育中灌输种族优劣论,让黑人自己憎恨进而摈弃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存在。文中主人公佩克拉也深受这种观念的毒害,因为在她生存的环境里,黑人所被灌输的价值观是白人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并且内化了白人的审美标准,所以她憎恨自己为什么没有一双象征白人的蓝眼睛,认为那样她就会变得很漂亮,很受欢迎;她开始看到的美丽的蒲公英因为白人说它们是野草,没什么美丽可言也迫使自己从内心接受蒲公英是丑陋的。正是由于美国主导权力者控制文化机构并传播大量白人和主导阶层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在整个社会中构筑了白人神话,才使得这些与本土文化疏离的黑人,有目的地或无意识地认同主流文化;而正是由于丢失了自己的文化,黑人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归属,只能生活在文化真空中。另一方面黑人社区因为盲目崇拜白人文化而陷入了迷失。他们讨厌自己,憎恨自己的社区。黑人女孩佩克拉从小从父母那里得不到任何呵护而只是粗暴和冷漠,得不到同学之间的任何友谊却只是嘲笑,得不到老师的任何关爱而只是厌恶。正是由于她这种对自己种族成员的憎恨,她也开始憎恨自己,为自己丑陋的黑皮肤感到羞耻。

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变迁与动荡推动了妇女地位和角色的变化,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国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达到高潮。“新女性”被用来专指那些新型的,富有自我意识的年轻女性。独立性是形容新女性的关键词汇,新女性用心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渴望与家庭之外的世界建立直接联系。世纪末的新女性妇女作家为动摇和解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传统框架,书写妇女自己的故事,创作妇女自己的文本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莫里森正是把自己心目中黑人应树立的形象刻画在《最蓝的眼睛》中克劳迪娅这个人物上。与佩克拉这个悲剧人物相比,克劳迪娅富有自我意识,敢于维护和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代表了那个时代进步女性为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自己的社会角色而进行的妇女自身解放的精神,而这也恰恰是《最蓝的眼睛》作者莫里森的真实写照。

本文通过新历史主义批判理论对《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主人公和其同龄黑人女性成长的研究揭示了两方面的意义:第一,我们可以从主人公所处的历史背景全面地了解和认识20世纪黑人女性的成长历程,然而一味顺应传承、放弃追逐自我个性或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背离本民族的文化根基,甚至完全舍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将导致悲惨的人生;第二,呼吁社会对黑人女性及其他美国少数族裔女性的成长给予关注。

[1]Allport,G.W.The Nature of Prejudice[M].New York:Doubleday,1958.

[2]Mori,A.Toni Morrison and Womanist Discourse[M].New York:Peter Lang,1999

[3]Morrison,T.The Bluest Eye[M].New York:Knopf,1970.

[4]王军.英美女性作家与作品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5]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齐亚丽,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吴杰荣,硕士,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历史主义莫里森克拉
从先锋到新历史主义
莫里森酒吧拉票遭民众痛批
第一次过稿,仿佛中了500万
加拿大游客穿T恤:我不是莫里森
莫里森小说《爱》的女性主义身体政治研究
克拉立功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xtual View between New Criticism and NewHistoricism
“克拉普斯”
浅谈历史现象学与历史主义
历史、意象与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