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会下的民族神话叙事
——托尔金“魔戒”文化背景新探
2010-08-15曾庆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4
□曾庆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610064)
多元融会下的民族神话叙事
——托尔金“魔戒”文化背景新探
□曾庆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610064)
文化 背景 神话 魔戒 托尔金
本文从“魔戒”的创作出发,梳理作者创作过程,分析其对作品文化背景构建的看法,进而进入文本对作品的语言风格等进行形式分析,认为托尔金“魔戒”中并非只有北欧神话这一个文化要素,更包含英格兰民族意识、凯尔特民族传说、基督教宗教精神等多因素,提出托尔金“魔戒”多元融会文化背景的观点。
一、引论:进入文化背景问题
今天,当探讨起神话与奇幻文学时,约翰·罗纳德·鲁埃尔·托尔金,已经成为每一个读者和研究者必须认真了解并理解的名字。由多部小说共同讲述的“魔戒”故事在今天的奇幻文学作品库中,已经毫无疑问成为最具代表性的领军之作。自从1937年托尔金的小说《霍比特人》面世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界就不断从各种角度对托尔金及其作品展开分析和解读。自上世纪80年代托尔金和他的作品逐渐进入国内读者的视野以来,国内的研究者们也对托尔金和他的“魔戒”故事的语言特色、神话背景和文化内涵等多方面展开探讨。其中,对于“魔戒”故事的文化背景问题,研究者们一般认为,“魔戒”在人物姓名、特性、地名、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具有鲜明的北欧特点,是基于北欧神话体系之下的演绎和发展①,因此多从北欧神话体系入手进行分析。但也有观点抓住“魔戒”中的“命运悲剧”主题、宗教观念等,认为以北欧神话概括“魔戒”似乎并不妥当。
对于“魔戒”这个文化产业史中的里程碑,如何认识其文化背景,不仅是一个文学批评问题,更涉及文化产业开发的许多基本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国产电子娱乐产品开发中有观点认为,具有本土文化背景的电子娱乐产品,将因为其本土性而更易于被接受。因为较之那些冗长而陌生的外国人名地名和故事,国产电子娱乐产品将借助本已有广泛接受度的文化母题,如“西游”等,快速占领国内玩家的电脑和大脑。但现实却是,一方面,不论是从市场占有率还是业界评价来看,今天的国内网游仍难以形成对国外同行的正面竞争力。另一方面,除了人物的外形、服饰和姓名属明显中式外,国产网游在人物属性、剧情关系等文化模式方面,基本与经典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模式无异,而这一模式的渊源即在于在西方大众娱乐文化中非常经典的“桌上角色扮演游戏”模式。而这一模式的代表,就是以“魔戒”故事为背景的一系列文化衍生产品。
二、创作目的:“民族史失语”与重铸史诗
托尔金是牛津大学资深的古英语及中古英语语言学家。工作初期,他参与了中古英语诗歌《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学术版本的修订。随后,他将该诗歌翻译成了现代英语。他最重要的学术出版物是论文《怪物和批评家》。在这篇论文中,托尔金探讨了古英语诗歌《贝奥武甫》。不同于那些将《贝奥武甫》仅仅当作教学材料或研究资料的批评家,托尔金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艺术杰作。因此,这部作品和《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以及其他亚瑟王故事、《马比诺吉昂》和其他威尔士传说、斯堪的那维亚神话故事和广泛流传的冰岛英雄故事都对托尔金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些民族神话和史诗不断激励着托尔金对英国神话传说的思考,因为从托尔金开始仿照那些伟大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精神主题进行创作时,他发现英语文学中似乎没有可以与那些他心目中的伟大作品媲美的作品。尽管英国曾经是以亚瑟王为主题的系列故事的发源地,但大部分中世纪亚瑟王故事是以法语记载的,而且无一例外地颂扬着凯尔特人的故事,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英国英雄故事。少数保存下来的古英语英雄诗也并不符合民族神话的要求,《贝奥武甫》赞扬的是斯堪的那维亚英雄,《马尔敦战役》讲述的是入侵的北欧海盗打败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故事。于是,托尔金在一战期间开始了他的新神话《丢失的故事》的第一部分的创作。也正是在这一期间,他目睹了英国人面临的又一次巨大的威胁,而这次威胁如果发生不测则似乎意味着又一次诺曼征服。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倒在托尔金面前时,他认为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可能就是以英雄传说为基础的国人的集体认同感的缺失,或者说,是由于某种“民族史失语”。因此,使用自创的语言,援引古英国及北欧地区的文化创造“英格兰的神话”成为了托尔金的使命。这一系列主张,也正如他自己在1951年末致美国出版商的一封信中所说:
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希腊、罗马、凯尔特、德国、斯堪的那维亚、芬兰都有根植于自己语言的神话,唯独英文没有;亚瑟王的故事是英国的,不是英文的,因此无法取代我的失落感……我要为英文写一则神话,一则遥远的传奇,以精灵的眼睛来看天地初开以降的一切事……
由此,在托尔金的笔下,诞生了我们今天通过各种媒介接触到的“魔戒”故事。通过对“魔戒”故事创作背景的探讨,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托尔金为何要煞费苦心地在空间上创造了一个中土世界,在时间上创造了三个纪元,甚至创造了多门种族语言,却把“魔戒”故事的绝大部分和自己系列作品的主要篇幅放在了第三纪元的最后。因为精彩的故事剧情或许是吸引受众和他们的消费的首要原因,然而这一点在托尔金看来,并不是他创作的首要目的,而只是服务于“重铸史诗”这个首要也是最重要目的的。
三、形式与内涵:基于但不拘泥北欧神话的多元融会
1.故事氛围
任何一个读者在走进托尔金创造的“中土世界”之时,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作品明显的神话风格。不论是人物设置、剧情设计还是语言风格,整部“魔戒”故事的任何字里行间无不散发着强烈的神话气息。为了解受众对“魔戒”故事神话背景的认知情况,我们借助“校内网”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题目:“你知道魔戒故事源自于哪个地区的神话吗?”统计结果为,选择“源于北欧神话”占74%;选择“我不知道”占9%;选择“源于其他地区神话”占6%;另选择了“源于古希腊神话”、“源于古罗马神话”、“源于希伯来神话”和“源于中国神话”各占3%。
这一结果也与一般认识相吻合:托尔金和他的“魔戒”故事是基于北欧神话的背景展开的。这一特点的存在原因并不难理解,正如前文所述,托尔金的创作就意在创造“英格兰神话”。而不论是从历史学角度还是托尔金最为擅长的语言学角度,这个即将被创造的“英格兰神话”必然与生活在斯堪的那维亚地区、冰岛地区的早期人群和他们的语言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在这一理念指导之下的文本创作自然会体现出明显的北欧神话风格。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读者和批评者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北欧元素”在“中土世界”的不断复现。
2.文本内容
托尔金认为,神话的基本元素应该包括对天地万物来源的解释,对造物主的描绘以及对善恶产生的描述,还涉及对王朝和国家形成基础的描述。为此,托尔金做了的大量基础性开创性工作,包括地理环境设定、种族特征设计等,其中最为读者们津津乐道之处就有“魔戒”故事中使用的神话语言——不仅是文本本身的语言风格,更包括文本中人物使用的语言,如精灵语和人类使用的语言等。托尔金进行语言创造的灵感来源于前文所述的《贝奥武甫》《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以及其他亚瑟王故事、《马比诺吉昂》和其他威尔士传说、斯堪的那维亚神话故事和广泛流传的冰岛英雄故事等北欧地区神话故事中所使用的语言。其中影响最为重大的是芬兰语和芬兰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这首长诗由一名叫伊莱亚斯·伦洛特的学者创作于19世纪,伦洛特特意以公元前流传下来的芬兰长诗和故事为素材创作了这个民族神话故事。受到伦洛特和这部史诗的影响,托尔金自创了一系列融合芬兰语、威尔士语和盎格鲁-撒克逊语特点的语言。对于这一系列语言,托尔金在作品中做过专门介绍。
在《王者归来》的“附录”中,托尔金专章讲解了《第三纪的语言和民族》,充分展现了他作为语言学家的专业素养,他不仅在“魔戒”中创造了十六种语言,并且分“精灵”、“人类”、“霍比特人”和“其他种族”四部分讲解了四个群体使用语言的情况,分析了这些语言内部分支流变和外部亲缘关系。最后,托尔金还附上了《异族语言与英文字母对照表》和《魔多文字字母表》,从那些仿佛是后世学者从中土世界遗迹中得到的文字拓片式的图表中,读者获得的是无可置疑的真实感。
此外,“魔戒”故事还突破了北欧神话的又一特点。在北欧的神话原型中,精灵、矮人、怪兽和妖精是游荡在人类主体世界之外的骗子和诱惑者,人类才是神话的绝对主角。但在“魔戒”故事中,那些与北欧神话原型相比显得有些标新立异的不同物种或“种族”间的联盟和友谊使得中土世界与冰岛文化英雄故事中的中土世界“米德加德”截然不同,因为在那里,整个神话围绕着尼伯龙这样的人类家族兴衰而展开。
3.语言风格
文本语言风格方面,我们能感受到的将不仅限于北欧神话的影子。在小说《指环王》三部曲开篇时,大部分句子采用了托尔金喜爱的盎格鲁-撒克逊的诗歌技巧——头韵②。例如,比尔博隐身之后,“一百四十四个目瞪口呆的霍比特人瞠目结舌地坐着”③。在下一章“过去的阴影”中,当巫师甘道夫解释世界面临的危险时,作品的语言风格变得更加正式而富有英雄色彩。到了第三部《王者归来》,作品的语言风格甚至和标准钦定版的《圣经》极为相似。
语言风格上的多元性与内容方面的主题多元性是吻合的。对此,托尔金认为,神话既不能排斥基督教,也不能信仰基督教,因为基督教兴起于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就像在希腊人和斯堪的那维亚人的神话一样,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耶稣诞生以前。纵观“魔戒”故事的五部小说作品,《精灵宝钻》受北欧神话影响最深,它对于创世、众神、地理环境和生物种族的描写与北欧神话有着内容上的关联性。从《霍比特人》起,托尔金往后的作品都不可能不带有19世纪,甚至是20世纪文学奇幻文学,包括乔治·麦克唐纳等人的影子。例如,在《王者无敌》第五章中,当鹰飞来告诉米纳斯·提力斯的人们黑暗魔君索伦已经战败时,他哼着一首类似于赞美诗的诗:
欢快地歌唱吧,警卫钟塔的人们,
因为你们的守卫已并非徒劳无功,
黑门已被攻破,
你的国王已经从那通过,他胜利了。
4.思想内涵
阅读小说原著我们不难发现,《魔戒》中大多数种族都难享大团圆式的结局。不管是中土世界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类先王伊西尔多还是中土世界中睿智强大的巫师萨鲁曼,都难逃被权力欲望所毁灭的结局。即使是在一切将归于平静的结局,千辛万苦换来的魔戒毁灭也并没能如愿地给霍比特人带来平静。即使是在霍比特人的家园——夏尔得到新生的时刻,精灵们的圣地——络丝罗琳原本不曾遭受任何玷污的美丽也因为魔戒的毁灭而逐渐消退。在这样一系列的悲剧性之中,精灵族的命运悲剧是最为典型的。他们是被“万物之父”伊路瓦塔钦点的中土世界的高级智慧物种,他们也是最受众神们喜爱和爱护的种族,他们被赐予了智慧、美丽、创造力、长生不老以及其他一切美好的特征,他们的诞生被作为中土世界时代更迭的标志。然而,正是由他们集天地之精华创造的三颗宝钻和三枚魔戒,最终引发了中土世界无休止的战争,并最终导致了精灵作为一个种族的衰败,深刻的命运悲剧性也在此显露无遗,也使这部幻想巨著与人类现实在精神上达到了高度共鸣。
事实上,命运悲剧并不是“魔戒”故事中唯一的现实共鸣点。善恶对立、堕落与救赎、腐败与贪婪、爱与仁义,甚至是工业化忧虑和生态主义都是构成“魔界”史诗交响的重要和弦。托尔金虽然是一位深居简出的牛津学者,但他作品中传递的思想主题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借助奇幻和神话的形式表达对某些书斋式主题的怀念和祭奠。从这个建立在地理虚空和时间幻境中的历史神话中,我们读到的恰恰是现实。从物质诱惑下人的精神堕落问题、多种族竞争与合作问题到工业化与环境污染问题,“魔戒”故事中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恰恰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面对的诸多群体性议题。但这些问题到了托尔金笔下,到了中土世界之中,以时空的距离化和主体的陌生化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不仅能使读者以“第三者”的零度视角面对和思考,更能在读者和受众思考之后,凸显出作品的现实指涉性,强化读者和受众对作品“陌生化”的亲切感,达到从“非现实”到“似现实”再到“超越现实”的审美共鸣。
因此,“魔戒”既不是北欧神话的“英格兰”版简单再现,也不是将北欧神话与其他文化元素的简单拼凑,而是以北欧神话为基础,融会经典与现代的文化元素,才构成了“魔戒”这样一部多元神话。
[1][英]迈克尔·怀特.魔戒的缔造者:托尔金[M].吴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Andrew Blake.J.R.R.Tolkien:A Beginner’s Guide[M].London:Hodder&Stoughton,2002.
[3][英]托尔金.精灵宝钻:魔戒起源[M].李尧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英]托尔金.魔戒(第一部):魔戒再现[M].丁棣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英]托尔金.魔戒(第三部):王者无敌[M].汤定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曾庆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
① 如:邵彬,李建.从北欧神话传说到《魔戒》[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
② 头韵(Alliteration):英语语言学分支文体学的重要术语。头韵是英语语音修辞手段之一,指两个单词或两个单词以上的首字母相同,形成悦耳的读音。
③ 原文为:“one hundred and forty-four flabbergasted ho bbitssatback speechless”,引自《护戒使者》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