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2010-08-15卫志强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4

名作欣赏 2010年32期
关键词:大音希声道家老子

□卫志强(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4)

音乐美学思想,是对音乐的审美感受。中国历史亘古绵延,源远流长,在不同的时期人民对音乐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声音具有魔法而音乐则被认为是巫术,不但可以沟通思想还可以治病消灾。西周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旦则认为音乐具备培养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功能,可以与礼相辅相成,并制定了一套被后来的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论语·八佾》:“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①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已经是明日黄花,力不从心,诸侯国割据纷争,纷纷招贤纳士,出现了中国古代史上的“百家争鸣”局面,儒家与道家成为两个影响较大的流派。他们的思想不仅反映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也涵盖了音乐。

由老子奠定的道家音乐美学思想是自由主义的美学思想,它高度重视人的理性精神,反对用固定的社会伦理道德来约束人的情感,主张自然地抒发和表现情绪。

一、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表现

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是通过老子、庄子的著作表现出来的,在《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也有表现。

(一)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1.音声相和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②

老子从美与丑(恶)、善与不善的对立统一角度,推演出“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和“前后”的对立统一规律,就在于“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和“相随”。这中间所体现出的音乐美学思想就是——音声相和。

所谓音声,在古汉语里应当做两个词语来理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音乃合奏而出,声乃单一发出。同时历代对音声作解的也不少,有的认为音乃艺术之音,声乃未经修饰的自然声音。在世人看来,前者是和谐的,也是美的;后者是不和谐的,是恶的。但老子认为,只有“音”而无“声”,或者只有“声”而无“音”都会顾此失彼,二者是对立的两面又统一于“和”。“和”便是“音”“声”的矛盾统一体。和为贵,乐从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③第四十章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④在此可以看出,阴阳互动相互协调才能达到“和”,换言之,音声变化则也推动“和”向真正的平衡和谐发展,“和”是音声发展的高层次形式。

从音声的横向联系看,和是音乐艺术的生理(耳朵)享受和自然声音的相互结合。人们演奏乐曲不论是追求喜乐或是哀怒都是向自然接近的一种方式,因为人们起初获得喜怒哀乐等情感就来自于自然。而通过音乐表现出这些情绪,则反映了人们对回复到自然状态的向往。人们在充分体会了人为之声后,转而渴望自然之音,是为了在音与声之间寻求“和”,调谐失衡的音声,以求心理、生理平衡。同时,人们在进行音乐欣赏和审美时,只有维持适当的时间,保持感官接受刺激的程度,方能达到音乐的美的享受和愉悦。

2.五音之论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⑤

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都是众人之所“欲”。而道家是讲究近自然远物欲的,视音乐与色、味、畋猎、难得之货一样,是一种奢望、欲望。同时,欲望又是一切疾病的肇始,是修身养性之人应当摒弃的。通过近些年的科学试验发现,人体的内脏和躯体的固有频率大多在几个赫兹的次声频率范围。一旦外界的次声频率与人体固有频率接近或一致,就会产生共振,使人感觉不舒服,严重的还会给人体带来损害,甚至致人死亡。这与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关于人耳与心、肝、脾、肺、肾的关系以及养生原理中的耳与“精神”的关系的论述是一致的。所以,要想耳聪目明,就需要在审美过程中把握住“度”,使审美主体处于“和”的状态——即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平衡状态,从而才能从“音声相和”中得到审美享受,进而身心愉悦。故此,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⑥就是要抛弃单纯的感官享受,取中和之道,从而回归自然,心性平和。

3.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见于《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忘;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⑦虽只有寥寥四字,但却是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有:“大智不形,大器晚成,大音希声”⑧的记载。

老子提出“大音希声”的说法,并非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所指向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⑨从司马迁的记载可以看出,在当时老子之说应当是和儒家之说齐头并进的,同为显学。同时,在汉朝初期,高祖刘邦休养生息,就是采用的黄老之说。道家讲究无为而治,无为非不为也,乃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儒家却是主张入世,强调有为。儒家认为音乐与社会、政治等都密切相关,音乐不仅是简单的乐器演奏,而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这就要善加利用使之成为统治手段,以教化万民。

老子所谓的“大音希声”,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根据《老子》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⑩之语,三十五章“听之不足闻”⑪之语,以及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⑫的话,似乎老子的“大音希声”说的是对音乐本体的认识,也是论述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就音乐的创作而言,它实际上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无”是作者内心的感情,“有”则是创作出来的音乐。而内心的感情一旦表现出来,从音乐的角度讲就一定要成为一种音响。没有音的前提,音乐也就不存在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时,在道家看来,音乐也可以用“无”来解释,《庄子·齐物论》说:“乐出虚,蒸成菌”⑬;乐出虚实乃幻声也,蒸成菌实乃幻形也。因此,笔者认为,“大音希声”可以理解为从有声中体会无声的境界,如白居易所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⑭;可见“大音希声”还是有声的,并非真的“无声”,如若果真“无声”,也就根本无须乎听了。

(二)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庄子作为老子的继承,其思想与老子属于同一范畴。相传庄子会唱歌、会弹琴,《庄子》中的《马蹄》《天运》《天道》《齐物论》等篇章中有许多谈论乐舞的语句。同时,庄子寓言中与音乐相关的也不少,形容庖丁解牛时的熟练程度时说:“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⑮

在庄子的理论系统中,其思想的基础核心就是“法天贵真”。与此对应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显著特色就是它对自然之乐的独好和推崇。同时,庄子又将自然之乐进行了不同的层次划分:人籁、地籁和天籁。人籁是指丝竹钟鼓琴瑟等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由于这种声音是人为的,就算是它具有美的形式和内容,但却是有缺憾的,因为这种声音的发出必须依靠外在的乐器。地籁是指各种窍孔所发出的风声,这种声音是不完全自由的。而在这三个层次里面,庄子看来最高妙的境界就是天籁之音。天籁乃自然无为的大世界,是万种窍孔发出的声音;但这些声音却千差万别,主要是因为各种窍孔的自然状态不同所致。由于这些窍孔发出的声音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驱使,完全是由窍孔自身的特征发出的,因此它是完全自由的,是至大至美、至真至纯之音。

庄子对老子的“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命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他以为钟鼓之音乃“乐之末”,精神体现之音乃“乐之本”,应当求心而不求于声,无言而心悦,在无声之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和体验,代表了一种重视精神领悟的审美倾向。而天籁之音带给人们的正是“无言而心悦”。追求一种与道冥合的无声之乐,通过对无声之乐的情感体验而获得天下的至乐——顺任自然、物我合一。心中无我无物、无思无虑,胸中清虚旷然,于自然状态中逍遥适意,山河川泽草木鱼虫都令人心旷神怡、愉悦性情。这种清虚中的快乐并非世俗的声色犬马之乐所能够比拟。

二、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自始至终起着潜在的主导作用。我国音乐审美中对冲淡、自然、含蓄等的追求,都与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相切合。

(一)引发出了我国的道教音乐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当重视音乐的作用,音乐在其各种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中国宗教音乐中极为重要的品种。

道教音乐来源于道家,它既有崇尚自然的意境,也有自身修持的意味,但究其本质,仍不失其自然虚静之美。道教早晚开宗第一曲的“步虚韵”和“澄清韵”是典型代表,聆听之时,能令人不觉晨昏,不思尘缘与欲界,与那些奢丽浮华的世俗音乐相比,的确是难得的修身养性之乐曲,同时也反映了道家思想中所主张的“清静无为”。

中国历史上的道教音乐鼎盛时期应当是在唐宋时期。开元年间,唐玄宗曾诏告天下道调与法曲合作,《霓裳羽衣舞》就是道曲音乐的一种法曲。

(二)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使中国音乐具备了追求自然、和谐与虚静的特色

什么样的音乐最美?道家认为真正的音乐是天然而成,看不出人为加工斧凿痕迹,是大音希声,是天籁之音。在道家看来,最高最完美的音乐是总体意义上的音乐,而人们所能听到的都是具体的音乐,无论有多么美好都不是全部,不能称为大音。只有大音希声才合乎无为、自然和虚静的特点。如何能达到这种至美的境界呢?庄子认为应该保持一种物我两忘、虚静澄明的心态。但庄子对音乐并非全盘否定,只是否定人为地去制造音乐,即反对人籁。因为人籁是人们自己制作的,是较低级的音乐,破坏了道的自然圆满,容易使人沉溺于感官听觉的低级庸俗享受之中。老庄的这种自然思想,从魏晋开始逐渐被中国音乐审美所接受,而且逐渐成为中国音乐审美的一个标准,成为历代音乐家所不懈追求的至高境界。

道家的“道”是博大精深的,还包括:“淡、朴、柔、静、虚、弱”等特点。它们都是自然的,是没有经过人工雕饰的。中国古琴音乐中便典型地渗透着道家这种自然的冲和、淡泊的精神。

① 《论语》,京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21页。

②③④⑤⑥⑦⑩⑪⑫ 陆元炽:《老子浅释》,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14页,第94页,第90页,第30页,第30页,第91页,第33页,第71页,第29页。

⑧ 《吕氏春秋》,华龄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203页。

⑨ 《史记》,京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305页。

⑬⑮ 《庄子》,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4页,第50页。

⑭ [唐]白居易:《琵琶行》,选自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8月第2版,第936页。

[1] 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2] 夏野编:《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 陈四海编:《中国民族音乐概论》,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版。

[4]《老子·庄子·列子》,岳麓书社,1989年版。

[5] 陆元炽:《老子浅释》,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猜你喜欢

大音希声道家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谈“大音希声”
从“大音希声”看老子的音乐美学意蕴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十九)
智者老子
大朴不雕(2)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