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间歌曲的要义
2010-08-15□张丽
□张 丽
民间歌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明朝冯梦龙评价明朝民歌说“是我朝一绝”。
民间歌曲的历史,展现了灿若星河的民歌源流。民歌是诗与歌的母亲河。
民间歌曲源于劳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伴随着劳动生产这个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创造了音乐,唱出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反映劳动者的思想感情,直接为劳动生产服务。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讲:“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这里讲的“杭育杭育”就是最早的劳动号子。《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日《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日《达帝功》,七日《依地德》,八日《总禽兽之极》。”这里讲的是葛天氏部落的原始民间歌曲。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有关于黄帝时代流传的一首原始猎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记载。这是一首表现原始社会狩猎全过程的歌曲。它再现了原始人制作弓箭、捕猎禽兽的场面,是原始人生产行为的艺术概括。其歌词质朴、明快,富于节奏感。
民间歌曲在原始社会里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亦称十五国风。《诗经》分:“风”、“雅”、“颂”,总共305篇。其中“风”就占有160篇,是整个《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它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出现在北方十五个国家的民间歌曲。《国风》中的民歌大多采用四言诗体。这些民间歌曲,属北方风格,其特点是:通俗易懂,内容朴素、自然而富有诗意;运用“比兴”的手法较为普遍,很自然地引向主要内容的表述。
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已经十分繁荣,战国后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屈原及其他文人,系统集中地加工整理,将楚国的民歌存留于《楚辞》的《九歌》中。譬如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涉江》、《采菱》等楚国民歌。其它作品是屈原及其他文人根据楚国的民间乐舞的形式而作。
汉代宫廷设立了音乐机构——“乐府”。乐府的任务是大规模、大范围地采集民间歌曲,由乐工对其进行加工、改编、创作和演奏、演唱等等。把一些可以人乐的歌谣,称之为“乐府诗”。
汉代上层统治者普遍有写诗歌抒情怀的风气。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在家乡与父老亲友欢聚时,即兴创作演唱了一首《大风歌》,歌词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歌虽仅有三句,但却气势磅礴,表达了刘邦急切希望有更多的将士辅助和保卫封建一统国家的心情。汉武帝刘彻亦有反映其指挥民众堵塞黄河决口,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宁事迹的《瓠子之歌》。
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和《相和歌》,是包括在北方各地流传的原始民歌和在其基础上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以及所形成的《相和大曲》等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民歌中特别重要的是荆楚一带的《西曲》和江浙一带的《吴歌》。前者风格豪爽奔放,后者风格则委婉细腻。
唐代的民歌被广泛流传和应用,唐代“曲子”是人们最喜欢的曲调,而且进行了更多的加工和改编,填入多种唱词,精心处理。唐代“曲子”虽然仍出于民歌,但已经脱离了民歌最初的形式。
宋代民间曲子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的构成基础(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文人这时也开始模仿民间曲子的形式写作歌词,形成了词调歌曲音乐。
明清时期,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市民阶层壮大,农村新的民歌也随之大量流入城市。这些民歌被市民、艺人利用和加工,逐渐有了民歌、小曲的刊本出现。
明清时期在城镇广为流传的民歌有《傍妆台》、《山坡羊》、《驻云飞》、《耍孩儿》、《粉红莲》、《银纽丝》、《跌断桥》、《一剪梅》、《刮地风》、《太平年》、《满江红》、《岔曲》等等。许多民歌小调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它们的产生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国学的骄傲是诗歌,诗歌的骄傲是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