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女性美的变迁

2010-08-15□王

戏剧之家 2010年3期
关键词:发髻时期美的

□王 莹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尚美的国度。悠久历史蕴藏了中国古人对女性美的诸多独到见解与研究。随着五千年历史的研究,中国人的审美观也在不断的变化,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为中国美这个时尚气息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研究美的起源,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生殖和生产的标准就是美的标准。粗壮结实的女人就是那时审美观念中的美,新石器时代女神像的造型特点的就是粗壮结实。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那时女人的服饰或装饰品都很简单而且实用。青海柳湾出土的彩绘人像陶壶绘制的一位女性,除头发披散之外,脸部也绘制了一些墨线,好似覆盖一层稀疏的头发,从而可知披发覆面的习俗。

源远流长的文化也随之流传下来。远古时虽然条件有限,但古代先民的装饰品也已是丰富多样了。如常见的发笄即发簪的前身,其多种多样有锥形、菱形、丁字形等。而新石器出现了梳箟,以石头、玉、牙制作。

随着时间推移,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变化。男人提倡的“柔弱顺从”的美女观念占了上风。这时的妇女蓄发不剪,挽成髻,使发不松散以发簪贯连,而这时的质料就有骨、石、陶、竹、玉、铜、金等。

到了秦汉,秀外慧中的女性被认可。当时的人们虽然欣赏女性,但更强调道德,表现以德压美的倾向。到了后汉及三国时期,人们对美貌达到哲学的高度。以曹植的《洛神赋》为代表。这时女人们发饰较小。发饰基本向下,自然而朴实,以挽髻为主。而女人们脸上的妆容,面部擦得雪白,嘴唇用红色的染料并且轮廓很小。这说明那时“面如凝脂”,“樱桃小口”为美女的基本格调。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极其自由散放,是最热情、最富个性审美意识的时代。女性美升华到独立的价值,得到欣赏和珍视。对于发饰崇尚高与大,而为达到发型的高与大,不惜用假髻,假发。当时受各种不同文化及习俗相互影响,发饰多样,无奇不有。如十字髻,双髻等,其发饰独特庄重,盛行于贵族妇女之中。这时期的女性温婉妩媚,婀娜多姿,崇高个性美,自然美则成为审美标准。

隋唐以前任何朝代都增添了审美标准,而唐朝审美趣味由前期的重再现,转移到表现主观、意蕴、阴柔之美。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时期,国力强盛,因此女性之美呈现出雍容华贵的景象。唐代以女人胖为美,宽额圆脸,丰盈肉感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盛唐气象”。而女子额间点上红色“花子”装饰,其样式各异,以叶子花为主,后来又以各种花鸟图案画在脸上,以示美丽。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影响,宋人则崇尚纯朴淡雅之美,女性从华丽走向清雅、内敛。女性大致以观音作为标准。人们对美的要求逐渐向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等转变。女性则流行戴一种花冠饰品,花冠制作精细,为女性增添了妩媚气质。而女性发髻亦高髻为主,如朝天髻,富有时代性。发髻前高翘,髻上装饰各式花饰、珠宝等,发饰造型浑然一体,别具一格。

到元、明、清时期与前朝没有太大区别,元朝汉族的审美与前朝无区别,明朝的女性发饰成扁圆形,髻顶饰品有花朵,仿拟汉代。清代女性发髻上装饰物多用珠宝,以旗髻为主。

任何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有密切的关系。而影响他们的因素则是社会的变迁。随着社会不断的变迁,各方面不断进步,审美的标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与探讨。

猜你喜欢

发髻时期美的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清代时期
汉服美人独家
石榴
情人节浪漫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