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拉好二胡
2010-08-15张明哲
□张明哲
浅谈怎样拉好二胡
□张明哲
二胡是我国的民族器乐之一,它轻便,随走随带,音色优美,如人声一样柔和,很受广大群众喜爱。目前,学二胡和拉二胡的人也在逐渐增多。
诚然,会拉和拉好二胡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如何拉好二胡,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基本功的训练。它和盖房子的道理是一样的,地基打得深、打得结实,才能盖高楼大厦。但多数人对基础练习不够重视,这是器乐演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影响了二胡技术的提高。
那么,究竟哪些是二胡的基本功呢?概括地说就是音准、节奏、指法、弓法、表现力、姿势等六个方面。如何完成这六个方面的基础练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放松”的问题。但“放松”并非全部松弛,全部松弛则失去演出效果,慢弓音虚无力,快弓含糊不清,在演奏上要求的“放松”就是有弹性的“放松”。所谓“放松”是相对用力而言的,“放松”并非不用力,“放松”与用力是辩证的统一,即用力又“放松”,但用力也应是有弹性的用力。这和打锣的道理是一样的,如用锣锤打锣,是在右手手腕“放松”富有弹性的用力打锣,在打的一瞬间是用力的,打完后,锣锤就立刻“放松”离开锣面,这样,声音才能好听。最难掌握的就是看似“放松”,但实际还有刚劲,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刚柔结合,有张有弛。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说,“放松”是器乐演奏上最普遍、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关键性问题。如果能体会到并做到“放松”就好像找到了一把打开艺术大门的钥匙,就能少走弯路。“放松”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得到巩固,笔者根据自己的二胡演奏经验,对“放松”的问题有自己粗浅的看法,同时,也请同仁们共同研究探讨。
一、全身“放松”统一协调
在二胡的演奏中,不能单一谈左、右手的“放松”问题,而是全身都应“放松”,因为从人的生理学角度来说,全身某一处僵直紧张都可能导致在演奏中出现失误,影响演出效果。所谓的“放松”,乃是针对僵硬而言的。僵硬在生理学上叫僵持,僵持的动作就是没有弹性。所以,在初学二胡时,拉二胡的姿势一定要正确,如姿势不正确,练习时间一长,有的毛病就很难纠正,有的则终身难改。全身“放松”姿势正确,才能使左、右手在演奏中统一协调,达到理想的演出效果。
二、左手的“放松”问题
1.首先是手指的“放松”
在全身放松的基础上,手指才能灵活。触弦点富有弹性,发出的声音明亮、干净。手指离开弦后,迅速“放松”手型归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张、有驰。在二胡演奏中,声音不仅仅是干净、明亮,还需要柔和。揉弦是二胡音色的主要表现之一,它的“放松”重点是大姆指、虎口两个部位。如这两个部位不“放松”,揉弦的手指是僵直的,音色是生硬的,自身是控制不了的。因揉弦的基础训练分慢、中、快有规律的上下运动,掌握这个方法后,在实际演奏中,要随曲目要求而定。如《良宵》是刘天华先生在除夕夜为朋友即兴拉奏的小曲,心情抒畅、自然,这类曲目在演奏中用的是慢揉法。如《赛马》、《江河水》、《战马奔腾》等曲,有一种催人奋进、悲愤、急促前行的感觉,这类曲目多采用快揉弦和压揉弦,但它不是抽筋一样的颤动,只是在“放松”的基础上加快揉弦的频率。如紧张、僵持就会出现频率不规则,影响了音色,破坏了乐曲的要求,使乐曲失去了应有的表现力。
2.换把与手腕的“放松”问题
换把也是二胡的技巧之一,它的规律是大臂带小臂,小臂带手腕,手是最后动的。多数的二胡演奏者,由于“放松”不够,往往都是手先动,虎口、姆指僵硬,影响音的准确度。因二胡是无品、无指板、两根弦悬在空中,如“放松”用正确的换弦方法才能一步到位,如紧张、僵直移动两三个位置,才把音拉准,影响了演出效果。如《良宵》后一段,如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放松,是完成不了的。
3.右手的“放松”问题
右手的主要工作是持弓、运弓,因二胡是拉弦乐器,掌握好运弓是拉好二胡的关键。同时也和左手相配合,控制音的变化和节奏、速度、音色等。除分别拉内、外弦和各种长、短、分、连弓等基本方法外,还有颤、波、顿、跳、抛、击等。这些技巧的运用,都必须在“放松”的基础上进行,如僵直、紧张,任何一个效果都是出不来的。
综上所述,拉好二胡,“放松”二字非常重要,但仅有“放松”也不够,还要多听、多看、多想、多练,抓住关键性问题,集中精力加快解决。科学合理地分配练习时间,多到舞台上锻炼、演练,并通过艺术实践征求广大听众的意见。勤学苦练,不断对自己演奏的曲目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对乐曲的进一步理解,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使演奏水平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 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