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生活考
2010-08-15曾凡伟
□曾凡伟
满族的文化生活,对黑龙江的文化生活的形成影响非常大。因此研究满族的文化生活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满族的衣食住行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欢穿长袍马褂,头顶后留发,束辫垂于脑后,夏秋戴凉帽,冬春戴暖帽,下穿套裤,脚着呈船型的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的布鞋。妇女则多喜穿旗袍,在成年以前,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上缠一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的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摆动,以示美观。已婚妇女梳京头或“盘盘髻”,戴耳环,腰间挂长手帕。满族入关后,满汉服装渐趋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得到各民族妇女的喜爱,经过重新设计改革后的旗袍,端庄、大方、典雅,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代表服装。
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或马褂。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数种。马褂为短衣,较为宽大,袖长过肘,便于骑射,后来演变为礼服和常服。
居住在城市的满族人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居住在农村的满族人,其住房继承传统的建筑形式,院落围以矮墙,院内有影壁。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西间称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以西炕为尊,俗称“万字炕”,供有祖宗神位,西墙上有祖宗神龛。房舍窗户多用纸糊,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听着母亲的摇篮曲安睡。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了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建造成现代式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满族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匹和马车,也有轿。至今,马车仍然是满族聚居山区中农户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冬季的主要交通工具,目前,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仍有使用,因其方便、灵活是别的交通工具不能取代的。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如今被现代木船或机动船所取代。
二、满族的竞技活动
满族先民曾以狩猎为主,素有重视竞技的传统,清朝也一直强调“国语骑射”,留下不少关于竞技活动的记载,有些项目至今仍在民间流行。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挖掘出的满族传统竞技项目已超过一百多个。其特点是体育与娱乐结合在一起的。主要项目有摔跤、雪地走(即妇女穿旗鞋着旗装在雪地中竞走)、踢熊头(类似于足球)、滑冰(形式多种,有单人、队形比赛和表演各种方式)、跑冰车、跑马城、嘎拉哈、打秋千、跳骆驼、采珍珠等等。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挖掘整理,有些项目已经被列为民族体育比赛和表演之中,并多次举行比赛表演,比如采珍珠,就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
三、满族的文学艺术
满族自清代入关以后,文学艺术方面同样是人才辈出,取得了辉煌成就。如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被称为“清初第一词人”,他的词以“真切”胜人一筹,其词作《饮水集》在清代,乃至现代都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文康,“五四”以后的著名文学家老舍、端木蕻良等都是满族人,诗坛上著名的有鄂貌图、岳端、博尔都、赛尔赫、文昭等等。散文名家麟庆,他的《鸿雪因缘图记》以散文形式记述一生的经历、思想,别具一格。此外还有京剧程派创始人程砚秋、相声大师侯宝林等,他们都以卓越的成就为整个中国文学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满族音乐无论是音乐理论,还是宫廷音乐及民间歌种、乐种,都吸收了大量的汉族音乐精华。康乾盛世编辑出版的《律吕正义》及《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就是融满汉音乐之精粹于一体的两部大型音乐巨著。《律吕正义》是康熙、乾隆两朝宫廷所敕撰的音乐理论著作;《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系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一部系列性传统声乐曲集。这些音乐巨著反映出各民族音乐融合甚至同化的现实状况。
满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佳节、喜庆、婚嫁筵、出征、凯旋、祝寿、祭祀等都要歌舞尽兴,其中“莽势舞”最具代表性。这种民间舞多在新岁和喜庆之日跳。舞时二人相对,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称为“莽势”;舞者歌唱时众人拍手以“空齐”二字相和,叫“空齐”。“清音子弟书”是八旗子弟于18世纪中期创作的一种只有唱词,没有说白,配合鼓板、三弦演唱的新鼓词,是满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
满族民歌也丰富多彩,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儿童游戏歌和爱情歌。满族人从小就在母亲唱的“悠车曲”中长大,“巴补哇,俄世啊!悠悠小孩巴补哇……”这首歌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像民间小调《跑马城》、《姐是一枝花》、《黄米糕》、《打猎歌》等已收录到《民间歌曲集》等书中。满族歌曲对东北民间歌曲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