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中的情感体验
2010-08-15王玉娥
□王玉娥
论歌唱中的情感体验
□王玉娥
歌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但要把这种感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要进入角色,要设身处地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在歌唱过程中,对歌曲情感体验的越深刻越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就越富有艺术感染力,歌唱者和听众才能真正获得艺术美的愉悦和熏陶。我国传统的歌唱理论从《乐记》开始,就总结了“声”与“情”的关系:“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甚至连唐代诗人白居易也说:“乐者发于声,声者发于情。”可见,歌唱的艺术魅力,取决于演唱者的情感表现。
“用你的心儿去歌唱”这句话,是已故的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在一次谈话中所说的。她说:“如果有人问我歌唱的艺术的含义是什么?我不会以声音技巧的角度去说明,我要说那得是感动听众的才能。”
一、歌词的情感体验
歌唱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
“言为心声”,语言本身就具备传达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功能,可直接倾听内心所体验到的每一种情感。例如:人在欢乐的时候说话的音色是明朗的;在忧伤时说话的音色是暗淡的;在表达爱恋之情的时候说话的音色肯定是甜美、柔和的……在歌唱中,演唱者要善于将生活中的这种情感表达的自然方式,经过艺术的创造和适当的夸张,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歌唱的语言表现中去,就能使歌声产生情感的艺术魅力。所有的音乐都是为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而歌唱是最能直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对于演唱者来说,要做到“不唱无情之曲,不为无情之唱”。就必须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有了情才能有感而发,有感而唱,以情动人。再结合音乐、歌词有感情地朗诵,通过朗诵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任何一首歌曲都带有特定的情境描绘。歌唱者在理解、分析作品时要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找到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例如:在《昭君出塞》中的三段歌词各表达了不同的意义,所以要唱出不同的感觉。第一段是描写昭君出塞时离开家园的心情。第二段是描写昭君到塞外,人民非常热情欢迎,自己被感动的心情。第三段是后人对昭君的赞颂,要站在后人的角度去赞颂昭君。有了对词义的深刻理解,演唱者还要设身处地地去想象、体验、感受。于是“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歌唱艺术效果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二、旋律的情感体验
首先,演唱者应该对歌谱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应该有所认识,有所设想,有所创造,这样才能逐渐在艺术表现上达到完美的境界。一般来说,前奏是一首歌曲的感觉,它的出现拉开了歌曲的序幕,由它牵引着歌唱部分的到来。演唱者就应该在前奏第一个音奏响之时,就全神贯注地把对歌曲早已确定好的基本情绪渗入到前奏音乐的想象中去,让歌声在前奏情绪的激发诱导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
其次,演唱者在演唱之前,要结合曲调进行反复视唱,领悟旋律起伏、节奏的变化、和声与旋律的配置。在视唱过程中对曲谱的每一结构,前奏、间奏、尾奏,包括表情、速度、力度都要做全面的了解,对歌曲有一个客观完整的形象。这就好像绘画之初有了轮廓一样。
再次,演唱者还必须抓住整首歌曲的核心,即高潮的处理。高潮在歌曲中常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高潮在结尾处出现,如《松花江上》等;2.高潮在中间出现,如《绿树成荫》等;3.没有高潮,旋律只是微微起伏,无大的波动,如《摇篮曲》、《舒伯特曲》等。
所以,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高潮处理要合理、自然,不能在高潮到来时,才去加工渲染,而是要善于利用高潮前后关系中的对比作用来烘托它。
总之,旋律是歌曲在思想感情内容上的主要造型和表现。要利用旋律本身的魅力,去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以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三、生活的情感体验
歌唱艺术必须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去演唱一首作品才能感动人。例如:著名的歌唱家叶佩英在演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时就依据自己侨居他国的经历去体验歌曲演唱的,把海外赤子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感充分地体现在歌声里,从而打动了每位听众的心。
责任编辑 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