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新生儿血培养结果分析
2010-08-14徐嘉莉
徐嘉莉
(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四川 西昌 615000)
作者对本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新生儿血培养分离出的123株病原菌组成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的12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原发病包括病理性黄疸、肺炎、脐炎、脓疱疮,以及行气管插管、胎膜早破、孕妇产前发热等高危因素新生儿。从738例血培养标本分离出123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6.7%。123例血培养阳性标本,均为单一菌种生长。
1.2 方法 对于怀疑感染性疾病的入院患儿在使用抗生素前或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在住院过程中怀疑发生感染者,无菌采血2~ 3 m L,30 min内送检。
1.3 质量控制 使用BDBAC TEC9120全自动细菌/体液培养仪进行培养,使用Microscan Wack Awag-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种类及药敏。以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标准判断结果。
2 结 果
2.1 病原菌分布 738例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123株病原菌,共13种属。革兰阳性菌106株,占86.2%。革兰阴性菌17株,占13.8%,构成比见表1。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73.2%,其构成情况见表2。
表1 病原菌构成情况
表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构成情况
表3 5种菌属革兰阳性菌对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2 细菌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情况 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各5种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见表3、4。
表4 5种菌属革兰阴性菌对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 讨 论
新生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尚不健全。皮肤黏膜娇嫩,屏障功能差,特别是口腔黏膜、脐部及皮肤皱褶部位更容易感染[1],而调理素等表达水平相对较低,感染容易扩散,细菌入血引起败血症。
本资料738例血培养标本123例阳性,阳性率16.7%,与相关报道相似[2]。在所分离的123株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106株占 86.2%,而CNS占 73.2%,表明 CNS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CNS本身致病性弱,但与其他细胞黏质等致病因子一起有一定致病能力。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全是CNS的易感者。由于新生儿各种侵袭性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加大了感染的机会。各地报道近年CNS均为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由表2可知CNS中表皮葡萄球菌占52.2%,是最常见的机会菌,其次是溶血葡萄球菌占27.8%,接下来是人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头部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CNS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90%以上)。红霉素耐药率为76.7%。与张铮和潘小梅[3]报道的青霉素99%、红霉素 62%耐药率相近。头孢唑林耐药率为67.8%,阿莫西林耐药率为50%,苯唑青霉素耐药率为80%,此组病例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60%,与文献报道相差较远[4]。CNS对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且为多重耐药,尤其应引起高度重视。
其他革兰阳性球菌亦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唑林、苯唑青霉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表明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已不能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首选药物。
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利福平仍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在70%以上。本资料中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中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64.7%,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达75%以上。但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亚胺培南、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他啶仍有较高敏感率,敏感率在80%以上。
第3代头孢对革兰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效果,细菌普遍敏感,对革兰阳性菌亦有较高的敏感率,且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首选药物。有文献报道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经长期随访未发现存在关节及软骨损害及影响生长发育[5]。在新生儿权衡利弊后可选用[6]。万古霉素因不良反应较大,较少用于新生儿。氨基糖类由于耳毒性而在新生儿禁用。本地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第3代头孢、加酶半合成青霉素、喹诺酮类、利褔平等仍为敏感抗生素,可据病原菌及药敏结果选用。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因无特异性,难以和其他疾病鉴别。对早产、羊水污染、胎膜早破12 h以上、有插管、体温不稳定等危险因素及有感染性基础疾病时需及时行血培养以确诊,并根据药敏选择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避免因抗生素不规范应用,耐药菌株迅速产生[7]。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7.
[2]段荣,余晓君.2248例儿童血培养阳性致病菌分布特征[J].实用儿科杂 志 ,2001 ,16(2):92.
[3]张铮,潘小梅.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菌株近10年变迁及耐药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5):266.
[4]霍晓慧,赵宏.新生儿败血症104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2):121.
[5]李梅,董力杰,崔晓梅,等.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菌13年变迁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变化[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2):85.
[6]余加林,吴仕孝.新生儿感染的耐药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3):135.
[7]朱敏,郑龙,陈金妮,等.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病原菌对比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