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特色之路创精品学校
2010-08-13
谋求内涵发展 彰显学校特色
1.明晰理念
确定了以 “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学校有特色”为目标;强化两个发展,即 “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实现两个追求,即 “高品位、高质量”;建设两个校园,即 “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在建设 “书香校园”的过程中,我们用 “基于学校”来引领学校特色和内涵发展,通过创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整合丰富的读书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
2.浓厚氛围
营造书香氛围,充分利用走廊、教室、操场等环境,创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整体规划和重新设计了校园环境,突出了古诗、书法、 《陵小月报》等楼层文化,建设了 “书香一瓣润心田”的开放书香走廊。具有童趣和人文情调的校园文明提示语,使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让书香滋润师生的心田。
完善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学习行为,用机制激励学习效果。规定每周四的40分钟的集体读教材时间,将它纳入作息时间,并明确标准,从机制上保证让每一位教师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与文本对话,与同事对话,获得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引导教师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开展为教师赠书活动,每学期推荐一本书籍,教师在写札记、教后感,读书感受等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我,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开展“321”学生读书活动,即:校长每学期向每个班级赠送3本图书,每名学生至少写2篇读书心得,班级以班队会的形式开展1次读书交流会,通过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师生感到读书的重要性。
3.开发课程
《陵小月报》于1998年3月创刊,它是一份名副其实的学生自己的报纸。原天津市副市长陆焕生曾亲笔为《陵小月报》题写报头。这份图文并茂、充满儿童特色的小小手抄报,寄托着学生的梦想与对陵小的热爱。它最全面、最及时、最真实的展现着陵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风采,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提升了能力战士了才华。小飞龙书法俱乐部十年来培养了近百名爱好书法的学生。将书法、《陵小月报》开发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在1-4年级开设了书法课,落实人人学书法,人人写好字。5-6年级利用校本课程了解 《陵小月报》的发展以及版面的设计与制作,学校每个学生都会做手抄报。
实施人本管理 凝聚团队力量
1.构筑共同愿景——激发人
将学校发展目标变成每个教职工的共同愿望,用一种理性目标熏陶着学校的群体成员,将办学思想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认识和实践,引导教师认识到学校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学校目标的完成有利于个人目标的实现,激活教师主动发展的内驱力,引领大家为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努力,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作为管理着力点,将提升工作和质量底线作为工作的重点。
2.推行阳光校务——凝聚人
增加办事透明度。首先,科学民主决策,坚持大权不独揽,小权分散,重大事情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策再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其次,畅通民主渠道,鼓励教职工出谋划策,遇到评优、职称等难点热点问题尊重多数教职工意愿,将权力的运作置于监督的阳光之下,政治和财务的透明度成为一种无形的凝聚力,促进了学校的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第三,关注教工需求,为各级各类人员搭建发展平台,增强教职工的职业幸福感,逐步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阳光校务的推行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前途、改革的目标、管理的方法、工作的程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每一名教职工成为和谐校园的和谐音符。
3.完善管理机制——塑造人
创建 “权利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的管理机制,充实富有活力的激励措施。管理中坚持 “严、实、细、进”的工作要求,通过柔性的管理将刚性的制度落实,形成 “自我管理是基础,自我规划是超越,自我完善是目标”,通过提高学校制度的执行力影响教师行为、情感,塑造高尚人格。
4.提高服务质量——发展人
工作中不是单纯靠权力领导,而是通过班子成员不断完善自身人格的辐射力,道德的感召力,威信的穿透力,来引领教师团队的发展。通过谈话,参与教研活动,听课等多种方式,接触了解教师并提供帮助,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
创新德育模式 提高育人实效
牢固树立 “德育即生活、德育重实践、德育靠自我”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实践德育自主化、活动化、立体化和无痕化。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行为规范训练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以道德教育、民族教育为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的德育特点。进一步落实 《德育规程》和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需求,提出 “三轻轻” (说话轻轻、走路轻轻、取放物品轻轻)、“三随手” (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龙头、随手捡拾废纸)、 “三个不” (不乱涂乱画、不追逐打闹、不进入网吧)口号。发挥晨会文化的作用,由学生主持每周一次的 “礼仪课堂”,以童话故事引领学生知礼仪、守规范。同时,为学生创设实践平台,积极开展 “道德细节评价”活动,学生每个月自主选择两个 “道德细节”目标,分时段、分重点有方向地进行道德行为实践,并通过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反馈、每学期班内表彰等形式,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把道德行为养成自然的、稳定的行为习惯。
深化课程改革,推进高效教学
立足校本。从学习入手,面向全体进行校本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的认识,明确了 “教”要为 “学”服务的思想。以语、数、英、科任四个大学科组为单位,围绕高效教学中的重点要素,开展校本培训、教研活动,每位教师撰写感言和反思。
示范引领。充分发挥骨干学科组的示范带头作用。英语组开展了以“激发学生兴趣,创建高效英语课堂”为主题的校本展示活动。骨干教师以“参与、反思、成长”为题,以汇报形式进行校本培训,使教师对高效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聚焦课堂。制定了 《陵水道小学高效课堂的学科评价标准》。采取“示范课引领、研究课突破、常态课互助”的工作思路。开展了 “深化课改,高效教学”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 “展示个性风采,追求有效教学”教学展示月; “求真,求实,追求高效” “优化教学策略,追求高效课堂”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举办了“相约高效课堂,携手两个关注”的教学论坛活动。
关注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培养学生个性,陶冶学生艺术情操。兴趣活动是展示学生多彩生活的舞台,规范学校兴趣小组的活动,根据学生兴趣,教师特长,开设了32个不同类别的活动小组,满足了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 “陵小月报”组、 “小飞龙书法俱乐部” “学校田径队”等组别的活动达到专业水准,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以此为载体,进一步加强 “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体育、艺术项目认定率达100%,体育、艺术认定合格率分别达90%和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