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说
2010-08-11
时代周报:世界最大金融区试水天津预计投资2000亿元
预计投资2000亿元的天津于家堡,将被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项目,于家堡金融区早在两年前就启动,肩负着推动金融创新的重任。如今,于家堡金融区建设,逐步驶进深水区。
6月初连日阴雨,正在进行土方基础施工的于家堡金融区初见端倪,但还很难让人将其与“世界最大金融区”联系在一起。
正如于家堡金融区规划方案所介绍,整个金融商务区仍在“起步阶段”。
上个世纪初,作为北京的政治后花园和近代中国北方最大通商口岸,天津曾是当之无愧的北方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拥有中外银行100多家,总资本占全国15%。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金融业分配向邻近的北京倾斜,天津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渐衰落。现在,天津人希望于家堡金融区能重现昔日金融中心的辉煌。
“三年内将完成12座楼共170万平方米,五年内完成35座楼共400万平方米建筑物的开发建设。”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去年年底在于家堡金融区跟企业签订入驻协议时说道。
2008年国务院批复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要求天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随后,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于家堡金融服务区。根据规划,该区位于滨海新区核心区中心商务区,占地面积386万平方米,共120个地块,总建筑面积950万平方米,将成为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金融区。
计划分四期建设,起步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共35个地块,该区一期工程包括9栋写字楼项目以及酒店、金融会议、服务中心3个配套楼宇,12个地块项目总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
6月29日,负责于家堡金融区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的运营商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商负责人叶帅向本报记者介绍,金融区将于2012年底全部竣工,届时京津城际列车将全部通车,写字楼部分配套设施也将全部完成。
“于家堡的定位就是全国的新金融创新实验区。”谢思全说,于家堡金融区是“十一五”期间国家确定的金融体制改革试点,承担了带动北方经济发展的任务。
崔津渡表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是天津金融改革和创新的重点。
内核亟待扩容
据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波透露,去年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与航运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天津股权交易所等9家企业签订了总额约150亿元的投资合作项目协议,合作项目涉及金融租赁、基金投资、期货以及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
今年6月4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与天津市政府共同发起设立的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已完成注册登记,落户于家堡金融区。这是国内首家注册、覆盖全国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也是于家堡金融区今年上半年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注册项目。
然而,以上项目绝大多数仍是停留在纸面上。
“目前天津农村商业银行总部、渤海银行已经明确签订协议。”叶帅说。
显然,仅确定了两家本土银行入驻的于家堡金融区,跟预期中的世界最大金融区相比,在金融内核上仍然缺乏足够的“内存”。
天津市政府为推广于家堡金融区,展开了一系列推介、招商活动,并出现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文件中。
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崔津渡亲自带团到国内外推介于家堡金融区。在2009年10月26日结束在深圳的路演后,崔津渡27日赶往上海,29日抵达北京,12月前往香港,今年3月又飞往美国,可谓马不停蹄。
据叶帅介绍,目前将要入驻以及有意向的金融机构还有一些交易所、矿业权交易中心、金融资产公司、基金总部、期货交易所,以及其他相应企业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区内有将近一百家企业已经注册。
承载天津金融梦
“在近代,天津是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但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天津的定位就变成了工业基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思全说,这次定位的调整,让天津金融业一度萎缩。
然而,天津曾经辉煌的金融业,在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天津解放北路,在历史上是有名的“金融街”,资金流量曾经全国第二。目前,解放北路区域内仍有26家常设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等7家中资银行天津分行均在此常驻。解放北路也因此成为天津市力图重塑的另一个金融区域。目前,按照天津市规划,将投资145亿元,打造以解放北路为轴心的天津金融城。
然而,在海河人海口处的于家堡金融区,显然承载了天津人更多的梦想。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要登顶金融中心的位置,不得不面临与北京、香港、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竞争。
“在金融业发展方面,天津将与上海、北京、深圳错位发展。”崔津渡曾公开表示,天津金融区跟其他金融发达城市不存在激烈竞争关系。
“香港是亚洲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上海是我国对外最大的,也可以说是第一个,试图达到国际标准的金融中心;而于家堡是新金融创新实验区,就是说在这既有股权基金,又有股权交易市场,还有金融机构、金融租赁等等,这些都是先行先试的。”谢思全说。
然而,天津能否梦想成真,还取决于政策和金融制度的支持。
据李波介绍,在注册阶段,天津即对总部或地区总部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其中,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直接补助2000万元;注册5亿-10亿元的,补助1500万元;注册1亿-5亿元的,补助1000万元。
对于落户的金融企业是否有优惠政策,叶帅说:“首先是享受天津市的优惠政策,会有一些优惠政策,但不是普惠政策。”
税收政策上,对总部或地区总部,自开业年度起,由同级财政部门前2年全额返还营业税后3年减半返还营业税。
然而,在业内专家看来,目前吸引国内外知名财团、银行的显然不是这些优惠政策。
6月13日,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再一次考察于家堡金融区。自今年3月以来,洛克菲勒财团已多次对天津金融政策、改革新环境以及金融区建设进行考察。
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消息称,与洛克菲勒财团的合作方向已经基本明确,近期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尽管金融危机表明,美国的一些金融创新并不适合我国,但创新金融行业还是非常重要的。”谢思全表示,这是于家堡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此前,崔津渡曾表示,金融改革方向包括: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发展金融控股集团、推进外汇管理改制试点、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和发展、改进完善金融发展空间。
“制度改革和政策支持上仍需要加大力度。”谢思全说。他认为,于家堡金融区启动前两年金融危机、国内资本流动过剩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建设进程,接下来如果制度改革继续深入、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将有快速发展的可能。
北京商报:区域经济需避免重复发展地方投资冲动显现
如果说2009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获批时,人们还对“区域经济”
这个字眼感到陌生的话,一年半以后的今天,已有大批区域概念股的热衷者为股票菜单上可选的“佳肴”越来越多而津津乐道。
一年半以来十多个区域规划相继获批,另有京津冀、河南、新疆等一批规划已处于编制或审批阶段。屡屡见诸报端的报道几乎使所有关注新闻的人都能感受到如当下天气般的“区域热”。
相对普遍的观点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出口受阻,两剂良方可以帮助国家经济实现转型:一是大力发展如新能源、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一是通过出台一系列区域经济振兴规划,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在一个又一个规划筹备和出台的背后,究竟是政府“先知先导”凭着更强的宏观把握能力有意为之,还是为了满足各地区‘要政策而盲目规划的结果?这样全覆盖式的规划,究竟能否避免过于粗放,又能否在微观制度安排上落实到位?在区域规划遍地开花的今天,如何避免“遍地开花无果可结”?
规划密集出台区域经济发展进入“蜜月期”
从珠江三角洲开始,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出台的区域规划遍布沿海和中西部内陆,平均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区域经济振兴规划出台,其中在刚刚过去的6月里,更是呈现了爆发式局面。
6月18日,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重庆“两江新区”挂牌成立。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第三个国家级开发的重点新区。
6月20日,中共福建省委宣布,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紧接着,作为图们江区域发展规划的落实,吉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吉林省的两大中心城市——长春市和吉林市将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快速发展。
上周末,旨在振兴新疆地区经济的《建设新疆乌鲁木齐国际能源城规划纲要(初稿)》编制完成,将于今年年底上报审批。有消息称,已经提出多年的京津冀规划也将在近期正式公布,而河南省正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渤海保险做好雨季防灾防损工作
夏季不仅炎热难挨,还是暴雨洪涝灾害的多发期,对经济社会、人民群众人身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今年雨季到来之际,渤海保险积极行动,主动帮助客户应列暴雨洪涝灾害和相关的次生灾害。提醒及时关注气象等减灾部门发布的信息,认真排查保险信息和接报案信息,第一时间评估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程度,对照应急预案,对达到或预计达到启动条件的,按规定程序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赢得客户的一致好评。
为有效降低暴雨洪涝灾害对客户造成的损失,渤海保险在客户中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配合客户共同做好预防工作。一方面,及时收听收看气象等减灾部门关于山洪等灾害的预警,通过短信、走访等方式及时提示处于预警地区的被保险人加强重点路段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等的检查、排险和加固,落实应急预案和避险防范措施,做好人员、物资的转移安置工作。另一方面,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的变化,积极协助客户防范暴雨洪涝、短时强降雨和强对流雷电天气对城乡居民生命安全、城市安全运行和农业等的不利影响。
同时,渤海保险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积极建立应急保障机制,确保在暴雨洪涝灾害和相关的次生灾害发生时,服务保障电话线路畅通、接通率高,及时受理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报案。同时确保第一时间开展理赔查勘工作。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及时开展理赔查勘工作。对个别险种,还结合当地受灾情况,组织业务人员和有关专家,成立工作小组,积极开展查勘和定损,确保查勘定损的科学、合理和公正。
对于遭受灾害的客户而言,保险赔款能否及时到账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暴雨洪涝灾害和相关的次生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能够得到及时的保险赔付,渤海保险积极理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急客户之所急,为帮助客户及时恢复生产生活排忧解难。
“到今年为止,全国最重要的区域就已基本规划完成,”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区域经济学家徐逢贤说:“一批重量级的区域振兴规划相继出台,区域经济成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的启动机。而这也为‘十二五规划的区域战略布局和未来发展走向,大致勾勒出全部轮廓。”
徐逢贤说,区域规划不仅仅是一区一块的布局,而是体现了整体规划的协调发展。比如现阶段最发达的上海市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将传统产业直接转移目标推向中西部地区,而不再向长三角其他城市转移,长三角其他城市也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全面向内地转移传统产业。而这也将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新一轮的“转型升级”。长江三角洲与皖江经济区连接体现了传统工业的转移,北部几大经济区体现了能源战略的总体发展路径。
“明确的产业结构布局将避免临近区域的产业雷同和恶性竞争,规划将引导相关产业加速布局,从而使该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协调。”徐逢贤说。
现实状况是,国家积极制定,地方热情申报,从中央到地方都能感受到区域经济的火热。遍地开花的“特区”和“中心”使人感到担心:这些规划完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还是对于地方跑步要政策的妥协结果,处处规划是否就失去了特区规划的意义?
“地方拉动经济,每个省集中搞一两个点,但遍地开花肯定不行,区域之间错位竞争,一定要结合当地优势,有自己的特色。”徐逢贤认为,“如果一味依靠国家资金扶持,一旦国家没有那么多资金支持如此多的区域规划,就容易成为撒胡椒粉,最后主要靠省级财政。”
如何使国家的区域振兴规划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国家战略与地方利益的有机统一?“两会”期间曾有委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站在全局的高度,认真审视国家经济战略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地方政府应认真总结过去的发展之路,不断调整政府目标,把注意力放到当地民生和结构调整上,为本地区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事实上,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矛盾几乎无可避免,而这种调整也是在博弈中完成的。一方面各地政府部门在制定自身发展计划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仰望星空”,造成了盲目追求超前规划跑步要政策;另一方面,国家在规划一个区域的过程中,难免让发展已经“走在前面”的省市感到“背包袱”。
“已经多年难产的京津冀规划和‘酝酿长达五年的长三角规划或许是最佳例证,”北京邮电大学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茶洪旺说,“在一个大区的规划过程中,地方与中央的博弈在所难免,或是地方要的太多中央给不了,或是中央派的太多地方受不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地区能量越大,博弈时间也就越长。”
徐逢贤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区域规划方案被否的故事。
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有关代表曾提出要把广州市建设成为国际金融大都市,把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成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这一方案上报后,被徐逢贤等一批专家否定。
专家组认为,紧邻广州的香港是已经形成了几十年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如果广州再以同样定位进行打造,势必造成定位重合和冲突。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尽管经济较为发达,但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仍无法与长江三角
洲和京津冀地区相比。
专家组讨论后对这一目标进行了调整,提出广州应建设成为南方七省的金融中心,与香港相呼应,而珠江三角洲应定位为南方七省的经济龙头。最后,在全国“两会”这一方案按照专家组的意见确定。
在一系列的博弈之后,结果总是可以令研究者感到欣慰。徐逢贤认为,尽管各地在考虑自身发展时有时不够理智,缺乏全局考虑,但是中央在批复地方申请时都非常的务实和审慎。
“虽然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部分地区为了自身发展正想跑步要政策的现象,但是我认为至少国家已批复的这些规划都是很有必要的。”茶洪旺说,“因为我们现在的规划都是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定位,它们之间不存在冲突,而是各取所长协调发展的状态。”
寻求多极增长避免重复发展成关键
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了“我们需要这么多规划吗”这样的问题。有人士甚至直接提出:过于密集地颁布区域振兴规划,只是国家在政策上安抚地区的一种手段,也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
面对这一质疑,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学者专家都给出了坚定的答案:需要!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司司长范恒山看来,规划的制定和颁布都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地方的局部利益。
“尽管各个文件之间存有一定的共性,但却是在考虑到国家全局布局的同时,充分体现每个地方的特殊需要,从而避免了所有区域规划的地方化和全国规划一刀切问题的出现,体现了各地的比较优势,因此应当正视这些文件的作用。”范恒山说。
虽然中国早在1984年即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学者和决策者仍然坚信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水平之下,“政府之手”能够弥补“市场失灵”或“市场失败”的缺陷,而且政府有“先知先导”的智慧。
“不管是改革开放之初还是当前,在中国如果没有政策,很多问题特别是地区发展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现在的重庆两江、厦门,国家和地方也都是希望政策先行,进而实现地区发展。”茶洪旺认为,当前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是为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寻求多个经济增长极。自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已经自发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一批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单纯靠沿海地区一两个经济特区无法带动全国发展。
茶洪旺介绍说,区域经济规划并非中国所特有。从全世界来看,形成具体的经济区域有两个途径,一是由市场自由发展而逐渐形成,二是由政府调控打造。
“中国的国情与西方不同,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是不切实际的,”茶洪旺说,“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前期建立依靠政府引导,当区域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政府再进行让位,这是我国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最佳路线。”
多个区域政策密集出台,标志着区域板块正在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地域政策一旦得以实施,可以起到以一带百的辐射效果,而这正是国家经济转型中所最需要的。
范恒山说,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我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成效明显。但中国地域范围广大、地理差别明显,为了使这些战略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成效,近两三年来,“我们陆续制定了一些区域规划和区域性的政策文件。”
对于现行的规划,徐逢贤认为,“十一五”期间是区域规划全盘布局的阶段。2008年至2009年,国家规划的重点放在东部,兼顾中部。到了2010年开始重点规划西部,对于中部和东部的缺口部位进行弥补。“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合作区全部建立起来以后,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整个中国的经济合作区就都已经规划完成。
徐逢贤认为,现行的规划区域已经形成功能定位不同的多个点,这些点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龙头,连接成为北部、中部、南部三条清晰的脉络,进而辐射至全国。
北部地区,以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为龙头,依次连接定位于生态经济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进而向西延伸至定位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定位于能源储备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甘肃地区、定位于能源深加工及西部对外开放的新疆地区。
中部地区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向西延伸至定位于承接传统产业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旨在发展四川整体经济的“川南经济区”。
而南部地区,以珠江三角洲为龙头,连接定位于生态旅游的海南和定位于发展东南亚经济合作的关系。三大经济带贯穿全国,进而辐射到所有周边省区。
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规划专家组成员肖金成指出,编制区域规划是为了促进区域科学发展,吸取过去盲目发展、不受限制、村村冒烟、想在哪里发展就在哪里发展的教训。“实际规划既有发展的内容,也有约束的指标,是为了科学合理地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肖金成认为,“‘十二五应继续推进区域规划,而且多比少好,最好是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