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09年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评价
2010-08-08陈伟郭小芳陈正利陈益洲马桂芳申振元
陈伟 郭小芳 陈正利 陈益洲 马桂芳 申振元
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将甲、乙、丙三类法定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改变了道源系统按旬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模式,使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网络直报模式的推广使得报告信息质量评价成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工作的开展对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和报告信息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河南省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本文就2009年河南省法定传染病的报告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直报情况资料和质量评价资料来源于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
1.2 评价方法
以《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质量评价体系为依据,结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对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和县区零缺报率等四个指标进行评价。公式与标准[1]:未及时报告率为本月内未及时报告卡数(甲类和按甲类管理传染病>24h;乙、丙类传染病>48h)与本月内报告卡总数之比;未及时审核率为本月内未及时审核卡数(甲类和按甲类管理传染病>2h;乙、丙类传染病>24h)与本月内报告卡总数之比;重卡率为本月重卡数与本年累计至本月底的报告卡总数之比;县区零缺报率为本月县区零缺报数与总县区数之比。年度率的计算: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和县区零缺报率为各月各项指标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加所得的比值;年度重卡率为各月重卡数之和与各月报告卡片数之和的比。
1.3 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χ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网络直报情况
河南省2009年纳入网络直报管理的单位共3638家,其中3396家单位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了传染病的报告,直报率达93.35%,其中A_医院共962家,直报率为92.41%,C_卫生院共2019家,直报率为97.18%。
2009年1月1日0时~12月31日24时,全省共报告传染病报告卡607 052张,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报告构成居前五位的单位类型为A_医院(72.05%)、C_卫生院(10.45%)、J_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85%)、G_妇幼保健院(所、站)(3.80%)和H_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37%),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8.50%。
2.2 报告信息质量分析
2.2.1 未及时报告情况
河南省2009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588882张,未及时报告卡片总数为3021张,未及时报告率为0.5130%。不同月份间未及时报告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45.427,P=0.000),其中6月份最高为0.9821%,11月份最低为0.2169%,详见表1;18个省辖市间未及时报告率存在明显地域差异(χ2=4248.078,P=0.000),其中信阳市最高为2.9257%,焦作市最低为0.0061%,详见表2。
2.2.2 未及时审核情况
河南省2009年未及时审核卡片总数为660张,未及时审核率为0.1121%。不同月份间未及时审核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65.058,P=0.000),其中1月份最高为0.2894%,9月份最低为0.0576%,详见表1;18个省辖市间未及时审核率存在明显地域差异(χ2=1468.492,P=0.000),其中驻马店市最高为0.5354%,焦作市最低为0.0000%,详见表2。
2.2.3 重卡情况
河南省2009年累计报告重卡45张,重卡率为0.0076%。2月份重卡数为10张,占重卡总数的22.22%,重卡率达为0.0145%,详见表1;18个省辖市中济源市重卡率最高为0.0880%,驻马店市累计重卡数最多为13张,占重卡总数的28.89%,详见表2。
2.2.4 县区零缺报情况
2009年河南省县区零缺报率为0.0998%,具体为郑州市经济开发区于1月份和2月份均出现零缺报,其余166个县区各月均有传染病病例报告。
表1 河南省2009年1~12月份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评价[n(%)]
表2 河南省2009年传染病报告信息分地区质量评价[n(%)]
3 讨论
单位零缺报率(网络直报率)和县区零缺报率主要用来评价责任报告单位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行和利用情况;未及时报告率主要用来评价责任报告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的工作质量。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2009年传染病报告卡主要来自于医疗机构,其中72.05%的卡片来自A_医院,10.45%来自C_卫生院,前者网络直报率(92.41%)低于后者(97.18%),均未达到100.00%。河南省2009年未及时报告率为0.5130%,远低于国家2009年平均水平(1.91%),但各省辖市间存在明显地域差异,其中信阳市和驻马店市未及时报告率在1.00%以上。提示应加强责任报告单位尤其是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报告人和疫情报告人员的责任心,保持传染病报告队伍的稳定性,形成系统、有效的传染病报告流程;疾控机构应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督导力度,以提高网络直报系统的利用程度,减少传染病的漏报和迟报。
未及时审核率与重卡率主要用来评价县区疾控机构传染病审核管理的工作质量。河南省2009年仍存在卡片未及时审核和重卡问题,未及时审核率为0.1121%,低于国家平均水平(0.31%),未及时审核卡片主要出现在周末和节假日;出现重卡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审卡人员不能按照规范[2]对卡片进行每日查重,导致月末出现重卡;二是审卡人员和专病管理人员(如:结核病)没形成一个良好、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重卡不能及时从专病系统删除。要求我们疫情监测人员严格按照规范[2]进行工作,并严格执行节假日值班制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以提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发现和早期预警能力。
自2004年来,《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一直从未及时报告、未及时审核、重卡和县区零缺报等4个方面对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进行评价,随着监测工作的推广和深入,报告信息质量在其真实性和及时性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3]。在实际工作中,为有效的地利用报告信息,真实掌握传染病的疫情特点和规律,还对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要求,如“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填卡医生姓名、“学生和幼托儿童”工作单位等的填写情况以及年龄和职业间的逻辑问题都严重影响传染病疫情分析结果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故需要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原有评价模块进行调整,如以网络直报率代替县区零缺报率;增加对报告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评价,形成一个新的报告信息质量评价综合体系,以确保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及其利用的最大化。
[1]王宇.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26.
[2]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Z].2006-07.
[3]王丽萍,郭岩,郭青,等.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评价[J].疾病监测,2007,22(6):4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