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分子检测

2010-08-07李常保郑建秋

中国蔬菜 2010年1期
关键词:曲叶京郊黄化

李常保 柴 敏 李 季 郑建秋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为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es)的一种双生病毒,由媒介昆虫烟粉虱传播(Zhang Huiet al.,2009)。该病毒可以侵染茄科、豆科等多种植物,主要为害番茄、辣椒、茄子、甘蓝和黄瓜等蔬菜以及烟草等经济作物,特别是在番茄上为害更重。受害植物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明显矮化;顶部叶片皱缩、叶周边向上卷曲,叶片变厚变小,叶片区域性黄化;病株顶端似菜花状;坐果少,果实硬、小,不能正常转色,丧失商品性;为害严重时不能开花坐果,造成绝产(褚云霞和朱为民,2009;冯兰香 等,2009)。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是近几年新传入我国的有害生物,1964年最早在以色列发生,之后迅速扩散到中东、地中海沿岸、东亚、南亚、非洲、欧洲、美国、中美洲、澳大利亚等众多国家和地区(Momol et al.,1999)。2002年传入我国南方省份,2005年秋在广西番茄主产区百色市田阳镇大面积暴发,同年传入江浙一带,2007年传入河南和山东,2008年该病在全国多个省市发展蔓延(蔡健和 等,2006;何自福 等,2007;赵统敏 等,2007;吴永汉 等2007;于力 等,2009)。2009年该病在河北局部地区和山东大爆发(龚一帆2009),发生面积逾1.3万hm2,给番茄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1 病害发生情况

近几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我国由南向北迅速蔓延,笔者一直密切关注着北京TYLCV病情及其传毒媒介烟粉虱的变化。2008年秋冬之际,在北京蔬菜研究中心番茄育种试验地温室选种时,笔者观察到体型较小的烟粉虱,同时在大兴、顺义区的试验基地也看到了同样的现象。2009年8月中旬,北京大兴、顺义、通州区多个农民来电话反映,自家秋棚番茄生产田病毒病特别严重、粉虱难防等,这些信息引起了笔者的警觉。8月17日在本中心的试验地里,发现了几株疑似病株,经本院植病专家李兴红老师取样检测,9月初确认被检样含有TYLCV病毒。随着疑似病样被确诊,本中心的试验棚中TYLCV典型症状株越来越多。鉴于TYLCV是初次在北京发现且潜在为害甚大,而京郊各区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大多缺乏对这一新病害的了解和防控知识,北京市果类蔬菜创新团队组织了TYLCV防控应急培训。通过此次应急培训,使TYLCV为害的严重性得到了重视,对其防控策略达成了共识,为下一步的具体防控起到了指导和预警作用。

2 病原分子检测

2.1 样本采集 通过创新团队在京郊的网络体系,安排部署了对京郊TYLCV发生情况调查和取样检测任务。取样范围包括顺义、大兴、通州、密云、房山和延庆6个区县的番茄主产乡镇,还有朝阳、平谷、昌平、怀柔及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共采集番茄样本337份。经过专家对各区县采集的样本进行甄别,发现有些病样症状不典型,表现为普通花叶或蕨叶病毒病症状。

2.2 分子检测方法 首先根据TYLCV病毒全序列特异区自主设计PCR引物,研发出对于检测TYLCV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特异性的引物对序列。也就是说通过PCR扩增反应,只有感染TYLCV的植物才能扩增出条带,而没有感染该病的健康植株以及感染其他病毒的植物都扩增不出该条带,根据PCR扩增产物的条带有无从而判断出植物体内是否含有TYLCV。经过典型症状植物PCR验证以及扩增条带测序检验,该对引物检测TYLCV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特异性(图1)。在此基础上,结合植物DNA快速提取技术和平板琼脂糖快速电泳技术,建立并完善了TYLCV快速高效的分子检测平台,用于番茄育苗和番茄育种材料带毒性检测。

2.3 分子检测结果 采用笔者建立的TYLCV快速高效的分子检测技术检测样本337份,其中163份带有TYLCV病毒,占总样本数的48%;171份未检测出TYLCV。对于所有样本进行发病症状确认,检测出带有病毒的样本均具有TYLCV典型症状,进一步证明该分子检测真实有效(图2)。京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样本病原的分子检测结果见表1。

图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特异引物的PCR分子验证

图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田间取样的分子检测电泳图

表1 京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样本病原分子检测结果

检测出带毒的163份样本遍及通州、大兴、顺义、平谷、密云、延庆、昌平、房山、怀柔、丰台、朝阳、海淀等区县的60多个乡镇。所调查的发病棚室占调查棚室的45.7%,一般病株率5%~10%,重病棚室病株率20%左右,个别棚室发病率达90%以上。在发生该病的区县中以大兴区发生较为普遍,发病棚室约占种植棚室的80%左右。在京郊番茄生产中种植的品种多达60个,常见品种有:阿鲁娜、白奇帝王、百奇、倍盈、菜都3号、大红粉、大秦粉、东胜、繁荣系列、福乐、改良印第安、格瑞斯、瑰丽100、合作918、合作928、红天珠、吉朋达、佳丽系列、佳誉、金粉1号、金冠18号、金冠28号、金冠5号、金棚1号、金鹏赛欧、京丹小黄玉、京丹8号、京丹绿宝石、千禧、魁贯、美粉1号、蒙特卡罗、农大128、农大1号、欧顿、棚友、热带、三星新秀、胜宝、太宝、天福501、仙客1号、仙客5号、仙客6号、硬粉8号、硬特粒、元粒、跃佳、浙粉202、指航、卓越等。此次普查和检测的结果表明,目前京郊种植的番茄品种尚没有对TYLCV表现抗病的品种。但是品种间对TYLCV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多数特色樱桃类型的番茄品种如京丹绿宝石、京丹8号、09-CG-71和千禧等对TYLCV耐病性较强,而大多数主栽的粉色大果番茄品种对该病毒敏感,发病严重。由此可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已经在京郊番茄主产区以及主栽品种上普遍发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蔡健和,秦碧霞,朱桂宁,黄福新,陈永惠,李焜华.2006.番茄黄曲叶病毒病在广西爆发的原因和防治策略.中国蔬菜,(7):47-48.

褚云霞,朱为民.2009.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育种研究进展.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8(3):563-568.

冯兰香,谢丙炎,杨宇红.2009.浅谈番茄黄曲叶病毒病.中国蔬菜,(5):17-21.

龚一帆.2009.威胁番茄生产的新病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中国蔬菜,(21):1-4.

何自福,虞皓,毛明杰,罗方芳,林奕韩,王穗涛.2007.中国台湾番茄曲叶病毒侵染引起广东番茄黄化曲叶病.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5(1):119-123.

吴永汉,张纯胄,许方程,李芳芳,陈为康,卢启强,夏万青.2007.温州地区番茄曲叶病毒病发生与防治.中国蔬菜,(5):57-58.

于力,朱龙英,万延慧,杨少军,张辉,朱为民.2009.上海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鉴定及嫁接接种法研究.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8(1):115-118.

赵统敏,余文贵,周益军,季英华.2007.江苏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的发生与诊断初报.江苏农业学报,23(6):654-655.

Momol M T,Simone GW,DankersW,Sprenkel R K,Olson SM,Momol E A,Polston JE,Hiebert E.1999.First report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in tomato in South Georgia.Plant Disease,83:487.

Zhang Hui,Gong Huanran,Zhou Xueping.2009.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in China.Virus Genes,39:249-255.

猜你喜欢

曲叶京郊黄化
灵芝多糖及香菇多糖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侵染番茄的曲叶病毒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
科学家揭示双生病毒抑制植物基因沉默新机制
黄化安全性保障
京郊独栋别墅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浅析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
京郊赤城游
驾绅宝D50京郊撒欢儿看APEC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