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蔬菜》2010.2学术论文导读

2010-08-15

中国蔬菜 2010年1期
关键词:中国蔬菜甜椒枯萎病

《中国蔬菜》2010.2学术论文导读

多样性序列芯片技术(DArT)的原理及应用

冯艳丽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0(2)

多样性序列芯片技术(DArT)是一种基于杂交的分子标记技术,利用芯片技术来辨认和检测DNA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用于基因组型分析具有高质量、高通量、低成本且不需要已知序列信息等优点。本文介绍了DArT技术的原理及要点,以及对基因组复杂性降低方法的改进;阐述了其在种质资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应用。

甜瓜芳香物质研究进展

陈小央等(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0)—《中国蔬菜》2010(2)

芳香物质是甜瓜果实品质的主要构成成分,其组成和含量是衡量甜瓜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从甜瓜芳香物质的种类、合成途径及有关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甜瓜品种选育、优质栽培和深加工提供借鉴。

甘蓝抗枯萎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及抗性基因分布频率分析

康俊根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100097)—《中国蔬菜》2010(2)

利用来源于山西省寿阳县的甘蓝枯萎病原镰刀菌株GLHW1,在26~30℃条件下对87份甘蓝种质资源进行枯萎病抗性评价,并探讨抗性基因在不同生态地理种质类群中的分布频率。筛选出具A型抗性基因的高抗枯萎病材料36份。这36份高抗材料中,绝大部分(31份)来源于欧洲、日本及韩国等甘蓝枯萎病抗性育种研究较为先进的国家,只有2份(C59和C73)是来源于中国大陆的传统育种材料。通过对不同农艺性状的甘蓝材料与枯萎病抗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具不同结球类型、不同叶色、不同熟性的甘蓝材料中均存在抗或不抗枯萎病的育种材料。但总体而言,从日本及韩国引进的高圆形耐裂材料具枯萎病抗性的比率较高;叶色灰绿的甘蓝材料具枯萎病抗性的比率也较高;我国现有的早熟甘蓝育种材料中普遍缺乏枯萎病抗性基因,高感材料达77.78%。

西双版纳黄瓜种质资源形态鉴定和亲缘关系的初步研究

沈镝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0(2)

通过对30份西双版纳黄瓜种质资源5个质量性状和13个数量性状的形态鉴定。结果显示:30份西双版纳黄瓜种质在形态水平上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与性型分化和侧枝发生相关的5个数量性状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较高。子叶长等8个性状差异不明显。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29份种质可分为5组,分组结果与其农艺性状基本吻合。

萝卜种质资源的同工酶分析

张翠萍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中国蔬菜》2010(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6份萝卜种质花蕾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α-淀粉酶(α-amyla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花蕾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谱多态性较高;α-淀粉酶为单基因控制,α-淀粉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谱中均可检测到1个共显性位点。同工酶酶谱表型与聚类分析结果揭示了供试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萝卜种质资源鉴定与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萝卜过氧化物酶基因RsPrx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抗性

李芳军等(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中国蔬菜》2010(2)

从成熟心里美萝卜肉质根的皮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获得过氧化物酶基因RsPrx1的cDNA,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并构建毕赤酵母重组表达载体pPIC9KH-RsPrx1。用LiCl法转化野生型毕赤酵母GS115获得重组转化子。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H2O2处理重组毕赤酵母转化子,结果表明该转化子具有一定的抗盐和抗氧化能力。建立了RsPrx1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体系,能够有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过氧化物酶。

冬瓜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谢大森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蔬菜》2010(2)

采用 CTAB、CTAB-Free、PVP、SDS4 种方法提取冬瓜DNA。结果表明:PVP法和CTAB-Free法提取的冬瓜DNA质量高,完全能满足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不同叶用芥菜品种营养成分分析

邓英等(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6;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贵州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6)—《中国蔬菜》2010(2)

对15个叶用芥菜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15个叶用芥菜品种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较高的品种其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含量也相应较高。同时,15个叶用芥菜品种VC、Ca、P、Fe等营养成分含量也较高,其中VC含量为1362~2428 mg·kg-1(FW),Ca含量为1002.9~1872.9 mg·kg-1(FW),P含量为250.7~656.9 mg·kg-1(FW),Fe含量为17.4~32.4 mg·kg-1(FW)。

不同南瓜品种制汁加工特性的综合评价

张学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0(2)

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及部分地方南瓜品种为试材,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与南瓜加工制汁有关的品种特性—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汁率、产量4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南瓜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北京1号与参考品种的关联度最大,具有较好的加工制汁特性,栗子蔓和吉祥南瓜因具有高可溶性固形物和胡萝卜素含量,可作为辅助品种用于南瓜汁加工,以提高产品品质。

不同倍性小型西瓜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王镇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海南大学,海南儋州571737)—《中国蔬菜》2010(2)

以17份纯合二倍体小型西瓜品系及人工诱变的同基因型的同源四倍体为材料,测定同期播种、定植后植株叶面积、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4项指标。结果表明:与对应二倍体小型西瓜相比,同源四倍体植株完全发育叶片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完全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均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叶面积增大22.43%~165.80%;大部分同源四倍体材料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都有所增加,比对应二倍体提高1.57%~17.28%;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小幅提高,增幅为1.80%~5.69%;番茄红素含量增加8.66%~88.41%,与对应二倍体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花椰菜和小白菜种间杂种子房培养研究

刘运霞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0(2)

以小白菜雄性不育系h08015为母本,以花椰菜自交系082005、082009、082010、082063 为父本进行种间杂种子房离体培养。结果表明:离体培养时杂种子房发育天数、培养方式、激素水平及父本基因型对杂交种子发芽率均有明显影响。授粉后6 d的子房培养能获得较好的效果;4 d后剥取种子继续培养,获得的种子发芽率高于其他培养方式;不加激素的MS培养基好于添加6-BA及NAA的MS培养基;不同父本基因型最适取材时间不同,多数基因型最佳培养时间为授粉后6 d的子房,个别基因型则是授粉后10 d的子房。

钾肥及栽培密度对湿栽水芹花茎生长的影响

刘浩等(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江苏扬州225009;仪征市农林局,江苏仪征211400)—《中国蔬菜》2010(2)

以湿栽水芹新品系G06-01为试材,比较了留种栽培中施钾肥及栽培密度对其繁殖材料花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肥可以促进种株短缩茎侧芽的发育,提高萌发率,使抽生的花茎数量增加、侧芽发育良好,以相同方式播种后产量提高;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花茎粗和花茎产量趋于下降。

盐溶液引发对冬瓜种子活力及其生理变化的影响

周启贵等(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中国蔬菜》2010(2)

用10 mmol·L-1CaCl2、NaCl、KNO3、KH2PO4、CaCl2+NaCl(1∶1)、KNO3+KH2PO4(1∶1)溶液分别对黑皮冬瓜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探究盐溶液引发对冬瓜种子活力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1KNO3溶液处理能显著提高冬瓜种子的活力,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S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4.0%、14.7%、60.0%、53.0%和78.7%,电导率降低51.2%。

抗青枯病番茄砧木的筛选

张余洋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中国蔬菜》2010(2)

以从美国番茄遗传资源中心引进的3个抗青枯病番茄材料LA2701、LA3202和LA3526为砧木,以番茄栽培品种早冠30为接穗,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试验。对嫁接苗和自嫁苗利用伤根灌注法接种青枯病菌,3个嫁接砧木均明显提高了番茄的抗青枯病水平。对嫁接植株活体内青枯病菌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抗性砧木有效地抑制了青枯病菌在体内的增殖。

不同浓度氮素对甜椒老化苗形成的影响

刘韶焕等(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沈阳110866)—《中国蔬菜》2010(2)

以甜椒为试材,用50孔穴盘进行育苗,设置6个氮素浓度:0 mg·L-1(T1)、94 mg·L-1(T2)、140 mg·L-1(T3)、210 mg·L-1(T4)、315 mg·L-1(T5)、472.5 mg·L-1(T6),研究不同浓度氮素处理对甜椒老化苗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氮素浓度可以降低甜椒幼苗木质素含量,但是高浓度氮素却使甜椒幼苗体内的木质素含量增加,T6处理甜椒幼苗木质素含量较T4处理增加2.09倍。氮素浓度为210 mg·L-1(T4)时,甜椒幼苗木质素含量最低,MDA含量下降,而SOD、POD活性升高,并且壮苗指标高于其他处理,说明氮素浓度在210 mg·L-1时,甜椒幼苗抗老化能力增强。

西藏林芝地区野生蔬菜资源的初步调查

王中奎等(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西藏林芝860000)—《中国蔬菜》2010(2)

对西藏林芝地区野生蔬菜资源初步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林芝地区野生蔬菜达71种,分属于1科53属,根据食用器官分为叶菜类44种,茎菜类0种,根菜类8种,果菜类4种,调料类2种,其他类种。

猜你喜欢

中国蔬菜甜椒枯萎病
不同光周期对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蔬菜》学术论文写作要求
《中国蔬菜》投稿要求
印度市场的“中国蔬菜”
甜椒炒童子鸡
甜椒炒童子鸡
甜椒炒童子鸡
我国蔬菜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非洲: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新方法
铜、锌元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