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制不合理需求 扩大有效供给——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解读“ 新国十条”

2010-08-01冯京津

中国房地产业 2010年6期
关键词:新国不合理国务院

本刊记者 冯京津

日前,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了“北京大学责任地产高峰论坛之论‘新国十条’”,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就“新国十条”进行了解读。

朱中一表示,去年在房地产利好政策的带动下,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超预期的回暖。为国家拉动经济增长,保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年1、2月份,房地产市场总的形势比较正常,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十一条准确的政策引导有关,但同比增长依然较大。两会以后,3月15日北京出了三个地王,影响非常大,带动周边二手房价格的增长,起到了推动房价作用。2月27日,温总理和网民对话的时候,专门承诺“本届政府在任之期间一定要把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国十条是很正常的。那么,怎样理解国十条?我理解有这么几方面,首先是,国十条政策的规格高,各部门出了组合拳,对抑制投机性的炒房基本上起到了一个比较快的效应。1998年以来,以国务院名义出台了四个有关房地产的文件:1998年的2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2003年的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的2月4日,国务院关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有关意见;以及2010年的1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今年,国务院10号文件出台以后,形成了一个组合拳,实际上在两会以后有关部门都出台了一些文件,包括银监会、国土资源部、建设部。

文件中指出,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增加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去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多转向民生,今年将民生改善放在经济发展前面,致力于解决当前房价持续上涨问题。

朱中一指出,这个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着遏制不合理需求,同时通过抑制不合理需求和扩大有效供给,加大住房保障。此次强调重点放在了遏制不合理需求上,将其次序调整为第一位。

一方面,此次出台文件强调了对二套房贷的解释,要求比过去更加严格,门槛也提高了。对投机炒房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但是,可能对改善性需求会下降。对外地户口的购房者限制贷款。

另一方面,此次出台的政策强调在土地上要增加有效供应,放宽政策,以解决供求矛盾。

国土资源部公布2010年土地供应是18.5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1.4倍,其中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住宅用地是8万平方米,超过了2009年所有住宅用地供应量。我们客观分析,房价之所以过快上涨,从全国层面上讲,我觉得主要是三个因素:一是供求矛盾,二是信贷政策比较宽松,三是投机炒房。本次出台的政策针对性非常强,理论上需要深入研讨。首先,“部分城市”指的是什么城市?什么叫房价 “过快上涨”?实际情况是,房价同比往年一直在涨。朱中一提出,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国家应该设定一个定量性指标。例如,房价增长率同比去年在10%以内,说明是稳中有升,情况良好;若超出10%,则要建立预警预报制度,以防止房价的大涨大落。

朱中一指出这个文件对现在投机性炒作效果明显,购房的委托量下降,成交量下降,就全国而言,销售量同比去年下降,改善性门槛提高。对于房价,朱中一指出,价格问题要看地区,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的不同区房价也不一样,比较复杂,而且,如果出现房价松动,那么一定是二手房先于一手房。对于二套房认定标准,客观上,各地区标准都不统一,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

国十条的出台,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国家出台政策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打压房地产。政府宏观调控的最基本出发点,一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满足广大群众基本住房需求。

说到针对企业的建议,朱中一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顺应政策。企业应该顺应理解政策,不要挑战政策。企业要做好两篇文章,其一,销售量和房价的文章;其二,适当的储备,保证持续发展的能力。首先要保证储备,其次要保证储备适当,过高过低都是不可取的。所以企业不能只看短期行为,要理性一点,做长远打算。2.回归常态。金融危机过后,随着经济的复苏,政府曾经出台的优惠政策也会做出调整,回到原来的状态;政府的目的是基本满足住房需求,任何人都不能寄希望于投机炒作。3.理性决策。面对当前的复杂形势,投资方和消费方都要做出理性决策。

猜你喜欢

新国不合理国务院
寿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文化“新国潮”:踏浪而来
对麒麟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国务院确定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