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器械灭菌前的监控与管理

2010-07-31陈明华刘学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包内外包装合格率

陈明华 ,刘学英

CHEN Ming-hua,LIU Xue-ying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四川成都 61005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o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1]。CSSD的工作质量已成为现代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危。灭菌包内物品的清洁程度与放置方法、外包装材料的选择与包装方式等因素会影响灭菌效果,除对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常规监测外,还应高度重视无菌包灭菌前的质量监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 7月至 2009年 6月,抽查我院灭菌前的消毒包 810个。

1.2 监测项目及标准 依据卫生部 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2]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3]中灭菌前物品的包装要求,对我院 CSSD灭菌前的消毒包进行开包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清洗质量、器械的性能、包内物品放置、包内化学指示卡、外包装、包外化学指示胶带、质量控制卡、重量和体积等 9项。检查方法为逐月抽查并汇总、分析对比。①清洗质量:各种器械应无锈、无污垢、无血迹,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布类应清洁干燥无破损,一用一换洗。②器械的性能:剪刀应锋利,血管钳闭合紧密,轴节性能良好;针头应锐利、光滑、无钩、坡度适当,针梗无弯曲。③包内物品放置: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有盖的器皿应开盖,摞放时器皿间应用吸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保持管腔通畅;精细器械、锐器等应采取保护措施;棉(纱)球、纱布放置合理;罐、盆、盘、碗等器皿,所有开口方向一致。④包内化学指示卡: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中心位置放置化学指示卡。⑤外包装:包布的尺寸与需包装物品的大小相匹配,封包严密,松紧适度。⑥包外化学指示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⑦包装的标示: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⑧重量和体积: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 7公斤,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 5公斤;体积不宜超过 30 cm×30 cm×50 cm。

1.3 评价标准[2,3]以上 8项检查均达标的待灭菌包视为合格,合格率 =(符合检查标准的待灭菌包数量/总检查数)×100%。

2 结果

2.1 全院待灭菌包合格率汇总情况 2008年 7~12月,待灭菌包合格率在 82%~85%区间波动,2009年 1~6月合格率上升明显,达到 90%~97%,见图 1。

2.2 全院待灭菌包监测中各种问题的发生情况 在全院 810个待灭菌包中,共发现问题包 243个,主要问题集中在外包装、清洗质量、器械的性能以及包内化学指示卡放置等方面,其中,以外包装和清洗质量的问题最为突出,见表 1。

表1 2008年 7月至2009年 6月全院待灭菌包监测中各种问题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3.1 待灭菌包合格率变化情况分析 2008年 7月至2009年 6月我院待灭菌包合格率呈总体上升趋势,从2009年 1月开始因实行由 CSSD集中管理,合格率上升幅度明显。CSSD集中管理前合格率徘徊的原因主要为:①非消毒供应专业人员对灭菌物品包装标准不了解;②对清洗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2 检查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外包装 布类包装材料在反复使用过程中,其纤维结构变形,造成布孔稀疏,甚至出现肉眼不易察觉的小孔,导致包装隔绝细菌失败,同时存在补丁、破损等问题。原因为非专业人员不知道不合格的外包装材料是不能有效的将细菌等微生物隔绝,造成灭菌包的污染,存在安全隐患。个别包外化学指示带长度过短,固定不良,器械包灭菌后容易出现松动。由于打包完成后未认真查对,出现外包装的标识填写漏项,甚至灭菌有效时间计算错误。

3.2.2 清洗质量 清洗是消毒灭菌成败的关键[4],清洗不干净的物品是达不到灭菌要求的。临床上被有机物污染的器械,尤其是附着干涸血迹或不干胶胶迹,清洗困难,而且经多次高温灭菌后,这些污渍去除更加困难;同时,非专业人员存在对清洗质量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误认为即使清洗不干净的物品,经灭菌处理后,就是无菌的,从而忽视清洗质量的重要性。

3.2.3 器械的性能 个别科室由于盲目追求控制成本,部分器械因反复使用次数过多,出现镀层脱落、器械闭合不严、剪刀等锐利器械变钝等问题之后,未及时更换,仍然在使用。

3.2.4 包内物品放置和包内化学指示卡 非专业人员打包,对于规范和标准的不熟悉,出现器皿开口方向不一致,轴节类器械完全锁扣,包内化学指示卡未放置在几何中心点,以及漏放化学指示卡等,对灭菌效果及灭菌效果监测均有不利影响。

3.3 对策 待灭菌包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制备无菌包为非专业人员有关,由于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的不了解,从而出现外包装材料选择不当、器械清洗不彻底、包内物品放置不利于蒸汽穿透等问题。棉布类外包装材料的制备和清洗是非专业人员完成,不了解作为外包装材料的布类应符合的各项标准。

实行由 CSSD集中供应后,CSSD配备有完善的清洗、包装、灭菌及运送设施,护理人员及技术工人均经过专业培训,针对外包装、清洗质量、器械的性能以及包内化学指示卡放置等四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改:①对棉包布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的布类作为外包装材料,使用医用皱纹纸、医用纸塑包装等新型包装材料对灭菌物品进行包装;②严把质量关,对于性能不良的器械进行更换,清除器械上残留的陈旧性污垢,使各类器械达到清洗质量标准;③对于不适当的包装方法进行调整,布类和器械分类包装,轴节类器械不完全锁扣,器皿的开口方向一致,锐器加保护装置,包内化学指示卡放于包的几何中心点等。由于形成了有效且规范的清洁、消毒、灭菌、收送循环系统,使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及运送质量得到保证[5,6],从而确保再生器械在临床上的安全使用,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1部分:管理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王允,乙树枝,马允利.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34-35.

[5]陈承伟,赵克辉 .香港医院中心供应室的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53-55.

[6]黄丽萍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质量监测与管理[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5):36-37.

猜你喜欢

包内外包装合格率
皮棉包内棉花物理指标均匀性研究
开心一刻
目的论视域下的木制品外包装英语翻译策略分析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冷冻生鲜还能吃吗?
茶产品外包装外观设计分析
空冷锂离子电池包散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拆”和“折”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摸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