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2010-07-30王玮
王 玮
(解放军92941部队医疗所,辽宁葫芦岛 125000)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冬春季常见的疾病,也是呼吸内科最为常见的疾病,起病迅速,传染力强,每年冬春都有相当多的患者为此病到医院就诊。注射用炎琥宁粉针剂,其有效成分为穿心莲内酯,该药应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临床症状缓解迅速,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现将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8日~2009年11月30日来我院门诊进行诊疗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2例,均为年龄在19~28岁之间的青年男子,平素身体健康,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咽干、咽痛、四肢乏力、头昏、头痛。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诊断标准为:①急性起病,症状为鼻塞、流涕、咽痛、四肢乏力、头昏、头痛;②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其正常值为(4.0~10.0)×109/L,伴有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其正常值为占白细胞分类计数的20%~40%;③肺部X线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病毒治疗,选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剂型为0.1 g/ml)0.6 g/d,静滴;同时加用炎琥宁粉针剂(剂型为 0.8 g)0.24 g/d,静滴。
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病毒治疗,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剂型为 0.1 g/ml)0.6 g/d,静滴。
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同时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并给予必要的支持治疗,对于体温在38℃以下的发热患者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在38℃以上的患者给予解热镇痛剂及相关支持治疗,治疗期间禁用其他与治疗本病有关的药物。
两组均以3 d为1个疗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后的效果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用药后第一日症状缓解情况见表1,两组三日治愈情况见表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两组第一日症状缓解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三日治愈率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炎琥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血细胞减少、发热、胃肠道反应、神经精神症状等[2],在我院3个月的治疗中仅1例患者出现了胃肠道反应,即出现轻度腹痛伴有腹泻,停药后症状即缓解,2 d后症状基本消失。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变化时小规模流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有70%~80%由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咽干或灼烧感,可伴有咽痛、头痛等症状,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等。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可轻度充血,该病病程一般在5~7 d,治疗上以对症、抗病毒治疗为主,如合并感染可适当给予抗生素配合治疗[3]。穿心莲类药物作为我国中医的古老药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4]。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穿心莲制剂大体分为片剂和针剂两类,注射用炎琥宁早期应用于患者能迅速缓解头昏、头痛、咽痛等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特别是发热患者(体温在38℃以上),应用本品后退热迅速,连续使用 3 d,体温稳定,不易出现反复发热。注射用炎琥宁为粉针剂,在溶液中长时间放置易发生水解及氧化还原反应,减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使用时要做到新鲜配置,溶液放置时间应小于30 min[4-5]。本品不宜与氨基糖苷类、喹喏酮类药物配伍。当与喹喏酮类药物联合应用时会出现药物凝集结晶现象,并加重喹喏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6-8],应特别注意。该药品药效较稳定,虽然临床报道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但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治疗,可以避免短时间内输入大量高浓度液体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11-13.
[2]时连亭,焦玉坤.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4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3:186-187.
[3]李美英.全科医生用药速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14.
[4]雷招宝,柳青.临床合理用药270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9.
[5]季艳妮,季坚卫.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7):144.
[6]何礼贤.呼吸喹喏酮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理想思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7):671-673.
[7]高传涛.炎琥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104.
[8]陈朝晖,卿艳花,邹鹏.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00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