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股沟疝Shouldice法与填充式法疗效比较

2010-07-30郑泽洪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9期
关键词:疝环内环精索

郑泽洪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民生医院急诊外科,广东汕头 515144)

腹股沟疝为普通外科常见疾病,在疝门小而腹压骤升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嵌顿,表现为疝块突然出现,伴有进行性加重的胀痛,疝块不能回纳,局部张力高,有压痛,本文为了探讨腹股沟疝的两种治疗方法——Shouldice法与填充式法的治疗效果,笔者于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我科住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248例进行了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248例,其中,男194例,女54例;年龄36~70岁,50岁以上 86例(34.7%);斜疝 204例(82.3%),直疝 44例(17.7%);初发疝 217例(87.5%),复发疝 31例(12.5%);单侧疝232例(93.5%),双侧疝16例(6.5%);嵌顿疝急诊手术16例(6.4%)。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24例,男98例,女26例;治疗组124例,男96例,女28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前0.5 h静注伏乐新1.5 g,术后4 d内每天静滴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照组采用填充式法治疗:选择平行腹股沟的常规疝切口,约7 cm长。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不做广泛游离,找到疝囊后向上高位游离至见到腹膜外脂肪。若疝囊较小,可不打开,斜疝者可将疝囊直接推入内环口,直疝则推入直疝三角;若疝囊过大可以横断疝囊,近端闭锁后回纳疝囊入腹腔;疝环内放入锥形充填物,周边间断缝合固定6~9针。疝环较小者可适当剪去内层花瓣,疝囊小者可适当缩短充填物高度,使充填物底部与疝环口处腹横筋膜水平,彻底止血,将精索放回,在其前方逐层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皮肤。治疗组采用Shouldice法治疗:常规腹股沟区斜切口,钝性将其自腹横筋膜分离,在内环外上方切开提睾肌显露腹横筋膜,再将包绕精索和疝囊由腹横筋膜延续而成的精索内筋膜在内环口水平环形切开。彻底分离疝囊周围粘连,在疝囊颈部内荷包缝合加缝扎关闭疝囊,距结扎线0.6 cm处切除远端疝囊。用4-0丝线将腹横筋膜外下叶边缘平行缝合在内上叶后方,缝线距内上叶边缘1.3~2.5 cm,针距1.8~3.4 mm。注意在起点将上、下两叶与耻骨结节后方筋膜缝合在一起,在联合腱及腹横肌后方将腹横筋膜与联合腱和腹横肌肌膜缝合在一起。内环以精索能上下移动、可容止血钳尖为妥,内环过大可加缝1针。最后将精索放回原位,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及皮下脂肪、皮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248例全部痊愈,手术平均时间30 min,平均住院时间7~10 d。治疗组并发症尿潴留4例、局部轻度隆起伴异物感1例;对照组并发尿潴留18例、阴囊积液4例、局部轻度隆起伴异物感6例、切口下血肿4例。术后两组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n(%)]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疝修补术均是将腹股沟区的不同组织强行缝合,修补缺损,术后使组织结构改变,张力大,因而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剧烈。因此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患者术后疼痛,早期下床活动受限,二是靠缝合将联合腱、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拢合,随着术后活动增多,容易造成组织切割、松脱引起疝复发,若强行拉拢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缝合,术后腹股沟区紧绷感或阴囊血肿等局部并发症达7%~12%[1]。

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手术方式有81种之多,其演变经历了有代表性的一代Czemy、二代Bassini、三代Shouldice,1952年底Shouldice报道采用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8401例,其复发率低于1%。多年来,Shouldice手术在国际上各医院都取得极好效果[2]。

近年来,出现了人工合成材料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该法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但植入性手术相对于无菌手术而言有较高的感染发生率,这种不可吸收的人工材料留置于体内,易对患者产生异物感、压力感和增加并发症等,而且相对于其他修补法,费用较高[3-4]。

Sholudice手术就是把修补术的重点放在腹横筋膜这一层上,而腹横筋膜是构成腹股沟管后壁并维持其强度的主要组织,也是腹外疾病的第一道屏障,所以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自身组织去修补非常理想。本组资料表明,Shouldice法无复发率且并发症低,这一趋势变化也证实了加拿大Shouldice医院斜疝术后复发率低于1%的报道[5]。由此可见,Shouldice术式在治疗腹股沟疝时,不但可以取得与填充式法修补更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具有经济上的绝对优势,是值得临床医生考虑的治疗术式。

[1]Fasih T,Mahapatra TK,Waddington RT.Early results of inguinal hernia repair by the mesh plug technique——first 200 cases[J].Ann Coll Surg Engl,2000,82(6):396-400.

[2]王洪平,郁软,王强.Shouldice法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病40例[J].西部医学,2005,17(1):57.

[3]王桂明,王忠军,罗继忠,等.Shouldice法与Bassini法修补腹股沟斜疝临床对照研究[J].医学创新研究,2007,4(15):55-56.

[4]杨景峰,林越,王涛,等.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4):34-35.

[5]石瑜,陈欣,王巍松,等.Shouldice术与Lichtenstein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疗效对照[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14(5):462-463.

猜你喜欢

疝环内环精索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内环-外循”框架研究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分析
加味大黄蟅虫颗粒对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的影响
疝环充填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治疗的体会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郭子光治疗精索静脉曲张验案
黄桷湾立交二期工程跨内环桥梁方案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