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育生态的农林类高职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2010-07-28陈茂铨陈兵红王建强

中国林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农林院校高职

陈茂铨 陈兵红 王建强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它“大致可以从3种角度和3个层面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系统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主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本文主要从第二种角度和层面,即以农林类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

一、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生态学与普通生态学有很多相通之处,自然生态学的很多原理和理论同样适用于教育生态学。对教育生态学原理进行阐述和归纳,在这方面前人已经做了许多工作。李化树认为,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花盆效应、教育生态位原理、教育生态链法则、教育节律、社会群聚性与阿里氏原则、群体动力与群体间关系、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教育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

(一)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生态位明显分开,以便共存。

高等学校生态位是高校对资源和环境的选择范围所构成的集合,既反映其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也反映该高校在其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所形成的梯度上的位置。高校所占有的资源和环境梯度越多,高校在其生态环境中所具有的生态位适应能力越强,高校的竞争能力就越强。

(二)密度效应原理

在自然条件下,物种的增长通常都会受到环境资源的限制,与环境中空间、能量、物质等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以及物种的利用效率有关。按照Logistic增长理论,在现实环境中种群的数量总会受到食物、空间等环境资源的限制,即有一个称为环境容量的种群最大值,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符合下述公式:

在高等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受到环境资源,诸如土地面积、校舍面积、财政投入、师资数量、实验设备乃至生源数量等因素的制约,构成了学生数量增长,即办学规模的Logistic增长。

(三)生态适应原理

生态适应是生物进化的规律。首先,生态适应是生物在生存环境的压力下,通过基因重组与变异来接受自然的选择。其次,生态适应是生物主动地、积极地、及时地对环境作出适应性变化。第三,生态适应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及行为等多个方面对环境的趋向适应。第四,生态适应与生物种的竞争机制紧密关联,满足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教育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也必须学会遵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四)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教育生态平衡则主要是指“教育系统的综合平衡、运行高效、功能优异及其与社会环境的良好协同”。按照生态平衡的原理,学校不但应协调好校内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同时必须处理好与外部环境即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农林类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凭借中央和地方大好政策的“东风”,发展势头迅猛,由外延式发展逐步转变为内涵式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大为提升。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发展定位不够科学

农林类高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类别长期存在,肩负着培养服务行业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由于区域、行业、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林类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没有坚持以农林专业人才培养为主导,盲目追求专业的全面性、综合性,片面追求数量发展和当前发展,无法形成农林行业特有的办学特色,也无法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地位,生态位幅度不但没有拓宽,反而受到了缩减。这样,既耽误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错失了学校发展的良机。

每一个生物种在自然界中都占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态位。作为农林类专业的高职学生,虽有既定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人生目标,但在今后的人生舞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生态位原理已明确启示我们要因材施教、量才培养,学生可以获求同一专业或行业领域内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但不能“统一标准和尺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长处等特有的生态位,学校应尽可能为其个性张扬、特色发挥、生存途径拓展等提供个人发展的生态空间。

(二)盲目追求发展规模

高职教育的办学资源是丰富的,但绝不是无限的,对于农林类高职院校来说,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国家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资源虽然年年有增长,但始终是有限的,在农林类高职教育中的投入份额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个别学校未能正确处理好速度、规模、质量和特色的关系,一味地扩大招生规模,导致师资队伍跟不上、教学设施买不起、住宿大楼造不了,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服务能力越来越弱,社会影响和声誉与日俱下,生源不足恶性循环,陷入发展的困境。究其原因是由于个别领导不尊重自然规律,忽视了自身的客观条件,盲目追求数量扩张。殊不知,在特定条件下合适的办学规模是可以利用种群的Logistic增长模型进行核算的。

(三)“守株待兔”思想残余

长期以来,农林行业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弱势地位,受到国家的重视与扶持。农林类高职院校也因此享受到了这一特有的恩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时期,国家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和农村发展工作,农林类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办学中更是如虎添翼,但个别学校竞争意识和能力弱,社会适应能力差,养成了“守株待兔”的不良生存习性。

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任何社会制度、任何行业、任何时期都无法改变的,在教育领域中同样存在。国家对农林的空前重视,使得农林类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一下子凸现出来,在生存中似乎象“富二代”享受着成功带来的快乐。发展意识相对超前的学校仍在不断努力,在各种竞争中,高举“农林”旗帜,为自身发展争得发展空间。可惜仍有不少学校就等着“救济粮”的那一刻,课程设置仍沿用传统学科模式,课程教学仍是照本宣科,学生管理仍沿用中专模式或抄袭本科模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缩减自己的生态位,丧失竞争能力,造成所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用人的要求不一致。

(四)高职教育生态失衡

高职教育生态失衡一方面表现在整个高职教育系统的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失衡,主要体现在:第一,区域分布的不平衡;第二,专业设置失衡;第三,办学方式上的失衡。另一方面表现在学校内部的生态失衡,如教学资源与办学规模之间的矛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之间的矛盾,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矛盾,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规范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等。

当前,部分农林类高职院校不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学习,关起门来办教育,这与教育系统的开放性特征是相违背的,必将导致教育系统的失衡。教育生态学中的“花盆效应”告诉我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生态系统将导致系统个体乃至群体生态阈值下降、生态幅变窄、甚至生态系统的崩溃。

三、农林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定位,培养适应地方和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基于生态位原理,农林类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特色建设,主动选择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即科学定位。高职教育科学定位有4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样培养人;三是学院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位置;四是学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部16号文件指出,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指明了我们培养的学生所面临的工作岗位和应达到的目标。要牢牢抓住高等职业教育这个中心,不能好高骛远、想着哪一天升格。要根据各自的优势,找准主攻方向,不搞大而全,也不抓小而全,而是把现有专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涵盖所有的学科、成为全方位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外延的扩张和专业的增加,而应将重点放在现有专业建设上。

找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位置。首先必须深刻分析学院所处地区的状况。例如,笔者所在学院地处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市,处于发达地区(长三角)的外缘、产业梯度转移的边缘,因此,必须立足丽水、面向浙江、放眼长三角,为丽水“三市并举”“两化一新”战略、生态浙江、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长三角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战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合理确定办学规模

生态学的增长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生态系统当中,生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增长总有一个极限。在农林类高职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尤其要防止片面追求大规模、快速度。随着近年来中学在校生数量的下降,虽然适龄青年的入学率不断提高,高等教育逐步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但高校生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总是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控制规模已经成为必然,必须把规模、质量和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农林类高职院校更应客观分析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生源发展趋势,分析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要摸清家底,充分挖潜,适度控制规模,以免背负过重的债务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主动贴近市场,增强适应能力

教育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必须学会适应变化了的环境,遵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而专业的设置是学院适应社会的最有效途径。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说到底就是一种就业教育。学生就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此,学校必须紧跟市场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了解行业发展所需,融入行业发展中去,为行业提供合适的人才,进而确立学校的地位。

当然,专业设置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必须从职业或技术领域的需要出发,针对社会职业岗位或相应技术领域设置专业;必须依据地方的支柱产业,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紧贴地方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经济的需要,办出专业特色;必须面向市场,走向市场,适应市场,校企合作共同办学;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市场接轨,及时调整方向,充分发挥优势。

(四)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生态系统的理论认为,教育生态系统必须融入到社会生态系统。高职院校处于社会生态系统之中,其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更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

要加强校企合作,将工学结合作为农林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要的切入点。首先,应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重组等方面进行论证。其次,校企合作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教学性实训基地。第三,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挑选学生组成订单培养班,共同制定教学计划,部分课程由企业专家讲授,专业实习由企业承担。第四,校企合作构建“双师型”结构团队。通过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单位任职、教师下企业实践、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等途径,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

(五)创造良好的学术生态,不断提高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作为社会子系统的高职院校本身也存在着生态平衡问题。高职院校的生物群体可分为学生群体、教师群体、管理人员群体、后勤服务人员群体,只有当这些群体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时,学校才会处于平衡状态而不断地发展,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

当前,高职院校系统内部最大的问题是学术生态的不良和行政化倾向严重。创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关键在于良好学术群体的培育和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侵蚀。首先,要培育一个民主自由、宽容开放、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和谐相处的系统。其次,要改革职称评定、绩效考核、项目申报、成果评定、项目奖励等政策,从根本上扭转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第三,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的干拢,真正做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还学术以自由。第四,加强学术主体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术研究是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和最高价值,决不是获取名利的手段,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形成有利于端正学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制度环境和良好学术环境。

总之,农林类高职院校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尊重教育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按照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找准合适的位置,确定合理的规模,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好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关系。

[1]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50-52.

[2]李化树.教育生态学探讨[J].教学与管理,1995(1):14-16.

[3]纪秋颖,林健.基于生态位原理的高等学校特色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8-10.

[4]鄢前飞.生态学原理对现阶段中等专业学校改革的几点启示[J].中国林业教育,2003,21(6):27-29.

[5]肖爱平.论高等教育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5(8):13-15.

[6]马君,门燕丽.高职院校发展战略规划问题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9(25):30-33.

[7]刘五云.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79-80.

[8]兰云贵.试论大学和谐学术生态的培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1):3-5.

[9]陈素珊.论高校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6(8):18-19.

猜你喜欢

农林院校高职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