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6例早期胃癌预后因素分析

2010-07-27吴宝泉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分化腺癌分型生存率

吴宝泉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普外科,山东临沂 276004)

目前,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胃癌是1962年日本内镜学会提出的概念,即癌灶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只浸润至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1],早期胃癌的预后分析在临床工作中很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临床手术及治疗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7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早期胃癌患者86例,其中,男 64例,女 22例,男女之比为 2.9∶1;年龄 20~68岁,平均57.9岁。可随访病例中,病变位于贲门胃底者24例,胃体者14例,胃窦部者48例;病变<2 cm者28例,2~4 cm者48例,>4 cm者10例。

1.2 病理分型

高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13例,中低分化腺癌34例,低分化腺癌33例。肿瘤位于黏膜内者18例(20.9%),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者2例(11.1%);侵及黏膜下者68例(79.1%),伴有淋巴结转移者29例(42.6%)。按日本胃肠道协会制定的分型标准:Ⅰ型(隆起型)8例(9.3%),Ⅱ型(浅表型)32例(37.2%),Ⅲ型(溃疡型)46例(占 53.5%)。其中一点癌4例(4.7%),不明 2例(2.3%)。

1.3 结果

本组患者均施行胃癌毕Ⅰ或毕Ⅱ式根治术,其中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4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59例,全胃切除术3例。术后均未行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

2 随访

2.1 术后随访

采取门诊复查,结合电话和信件,生存及复发、转移时间均从手术日开始计算。随访时间为5~9年。末次随访日期为2007年2月。

2.2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患者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大体分型、分化程度等与5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病理分型等其他预后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2.3 随访结果

本组86例,31例有淋巴结转移者在随访期间2例残胃复发,6例肝转移;无淋巴结转移的55例中1例复发,2例转移,生存率为94.5%。全组共10例随访期间死亡(其中1例患者因住院期间突发心血管意外死亡),5年无病生存率为87.2%,5年生存率为90.7%。

2.4 预后因素分析

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与早期胃癌的预后关系密切(P<0.01)肿瘤浸润深度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淋巴结有无转移与患者术后生存关系密切(P<0.01),肿瘤直径越大,淋巴结转移率就越高。见表 1、2。

表1 早期胃癌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表2 早期胃癌预后相关变量因素分析

3 讨论

早期胃癌的定义仅强调癌灶的浸润深度,可分为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其预后分析在临床工作中很重要。早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尤其是黏膜内癌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2]。预后主要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等相关,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等发展,出现许多新的实验室检验指标作为胃癌的预后因素如FOXO1A磷酸化结构转录因子等[3],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甚少。淋巴结转移与早期胃癌预后关系,有文献报道称淋巴结是否转移或转移个数是早期胃癌主要的预后因素[4-5]。本组病例手术时有淋巴结转移31例,5年生存率为73.4%,无淋巴结转移55例,5年生存率为91.3%,与报道基本相符。说明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曾有报道早期胃癌的预后与其浸润深度非常相关[6],但此类报道近年较少。本组研究中黏膜癌与黏膜下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5%和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待于更大宗的病例分析及循证医学论证,但另一方面却进一步证实了早期胃癌定义的科学性。

国外曾报道以肿瘤直径<2 cm、≥2 cm、≥4 cm为界分为3组得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相关,并且3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7]。本研究亦采用此标准,Kaplan-Meier法统计分析发现,直径<2 cm者5年生存率达100.0%,而直径2~4 cm者5年生存率仅为71.6%,有显著差异性,≥4 cm者5年生存率仅为50.5%,说明肿瘤大小在早期胃癌的预后方面是重要因素。Tsujitani等[8]报道,根据早期胃癌肿瘤大体分型及直径来决定早期胃癌的手术方式,效果良好。本组资料中,<2 cm的早期胃癌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提示,当肿瘤直径<2 cm时,可以适当缩小某些类型早期胃癌的切除及淋巴结清扫范围,但对于肿瘤直径>4 cm者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手术时应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应给予化疗等辅助治疗。本组早期胃癌直径>4 cm者例数较少,还有待于更大宗的病例分析。

综上所述,可知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因素,对判断早期胃癌外科治疗、预后判断意义较大。

[1]林三仁.早期胃癌的概念、发生及研究现状[J].齐鲁肿瘤杂志,1996,3(1):3-5.

[2]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国胃癌死亡率20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4-9.

[3]Kim JH,Kim MK,Lee HE,et al.Constitutive phosphorylation of the FOXO1A transcription factor as a prognostic variable in gastric cancer[J].Modern Pathology,2007,20(8):835-842.

[4]肖仕明,陈进.早期胃癌与前哨淋巴结[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6,9(1):7-9.

[5]汤峻.24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16(9):115,126.

[6]Yasuda K,Shiraishi N,Suematsu T,et al.Rate of detec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correlated with the depth of submucosal invasion in early stage gastic carcinoma[J].Cancer,1999,85(10):2119-2225.

[7]Otsuji E,Kuriu Y,Ichikawa D,et al.Predic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by size of early gastric carcinoma[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7,54(74):602-605.

[8]Tsujitani S,Oka S,Saito H,et al.Less invasive surger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based on the low probability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J].Surgery,1999,125(2):148-154.

猜你喜欢

分化腺癌分型生存率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分析
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2018年第3期继续教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