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2010-07-23邱海蓉冯中朝

统计与决策 2010年5期
关键词:绿茶残差金额

邱海蓉,冯中朝

(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1)

0 引言

茶叶是世界上消费人群最多的无酒精饮料之一,以其天然、健康、环保以及文化的非凡魅力,正受到全球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世界茶叶出口数量162.9万吨,比1990年增长32.7%,出口价值37.5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35.4%。茶叶是中国的传统出口农产品,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且正好顺应了世界消费潮流的变化方向,未来极具出口潜力。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茶叶作为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农产品,如何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契机发挥茶叶产业比较优势,是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2000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特征进行研究,运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未来3年(2010~2012年)我国的茶叶出口规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特征分析

1.1 总量特征: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稳定增长,在世界茶叶出口贸易中占据显著地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增长迅速,2000年茶叶出口数量22.8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4%,茶叶出口金额3.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9%,到2008年,我国茶叶出口数量达到29.7万吨,比1999年增长48.5%,年均增长率为4.5%,茶叶出口金额6.8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100%,年均增长率为8%。2008年我国茶叶出口平均单价2298美元/吨,比上一年增长了9.4%。历年来,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不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居世界前列,市场占有率较高,1999年茶叶出口数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4.6%,茶叶出口金额占世界总量的12.2%,到2006年茶叶出口数量28.7万吨,占世界出口总量的比重增加到17.6%,茶叶出口金额5.5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增加到14.7%。

2000~2008年,虽然我国茶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太一样,出口数量几乎是直线上升,而出口金额在2001年和2002年均为负增长,说明这段时间我国茶叶出口平均单价偏低。2002年我国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现萎缩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但自2003年开始,我国茶叶出口金额快速增加,说明我国茶叶出口企业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能够迅速调整和适应,着力于提高茶叶产品质量,改善贸易环境(参见表 1)。

1.2 产品结构特征:品种多样,但以绿茶为主

我国茶叶出口主要包括绿茶、红茶、特种茶三大部分,其中绿茶出口规模世界第一,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80%以上,目前,我国绿茶传统出口市场包括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等亚非地区的伊斯兰国家和日本,新兴市场包括美国、俄联邦、土库曼斯坦等。出口绿茶中最主要的品种是珠茶和眉茶,绿茶在中国出口的各种茶类中所占份额最高,并且逐年递增的幅度最大。2000年,我国绿茶出口数量15.5万吨,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68%,出口金额2.2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62.9%;到2008年,我国绿茶出口数量增加到22.3万吨,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75%,比2000年增长了43.9%,年均增长率为4.7%,2008年绿茶出口金额增加到4.9亿美元,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金额的72.1%,比2000年增长了122.7%,年均增长率为10.5%,由此可见,绿茶作为中国出口第一大茶类,地位越来越重要。

红茶是当今世界茶叶消费的主体,年贸易量超过100万吨,约占世界茶叶贸易总量的75%左右,红茶的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中东的国家和地区。红茶曾经是我国出口第一大茶类,1950~2008年的59年中,我国红茶出口量大于绿茶的有33年,1990年以来,红茶出口明显减少,2000年以后更是增长缓慢,由于我国自然条件限制了红茶品质,加上加工企业实力不强,使我国红茶多为中低档产品,取消茶叶出口补贴后,红茶的出口量锐减,从1991年的7.5万吨下降到2008年的4.0万吨。

特种茶是中国独有的出口商品,包括乌龙茶、普洱茶、花茶、白茶、黄茶、紧压茶等,出口市场集中在日本、香港、欧美、东南亚等地,近年来,特种茶出口数量有所减少,但出口金额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特种茶平均单价提高很快,并且远高于绿茶和红茶的出口平均单价(参见表1、表2)。

表1 2000~2008年我国茶叶分品种出口数量统计(单位:万吨)

表2 2000~2008年我国茶叶分品种出口金额统计(单位:亿美元)

1.3 出口地区特征:主要出口省份是浙江、湖南、安徽等,浙江省出口规模多年第一

2008年,中国有24个省、市、区出口茶叶。其中浙江省茶叶出口额为36420万美元,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额的52.9%,比2000年增长173.8%,年均增长率达到13.4%。出口规模居其次的是湖南省,茶叶出口金额为5411万美元,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额的7.4%。其余茶叶出口主要地区分别是安徽、上海、福建和广东,但在出口规模上都与浙江相距甚远。(见表4)

1.4 出口市场特征:主要集中在亚、非地区,摩洛哥是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国

2000年以来,我国茶叶先后出口到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将近80%集中在亚、非地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2008年我国茶叶出口到非洲的数量是13.2万吨,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44.4%,金额为31652万美元,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额的47.1%;2008年我国茶叶出口到亚洲的数量是10.1万吨,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34.0%,金额为19865万美元,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额的29.3%;2008年对亚、非两大洲的茶叶出口占到我国茶叶出口量的78.4%和出口额的76.4%。从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看,2000~2008年,我国茶叶出口市场越来越向亚、非两大洲集中(参见表3)。

进入新世纪,除个别年份外,对摩洛哥茶叶出口数量一直居我国茶叶出口国别市场第一位,在2007年出口数量达到5.8万吨,占当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20.1%,2008年对摩洛哥茶叶出口金额达到12134万美元,占当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额的17.8%(见表3)。2008年在数量上我国茶叶出口国别前5位分别为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日本和俄罗斯联邦,对上述5国茶叶出口占我国茶叶出口量的44.4%;在金额上排前5位的分别是摩洛哥、日本、香港、美国和俄罗斯联邦,共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额的44.5%。

表3 2000~2008年我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 (单位:万吨、万美元)

2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预测

影响茶叶出口贸易的因素众多,比如国际国内政策环境、需求、金融制度、企业规模等,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联系,传统预测方法比如回归分析法必须寻找解释变量,而一些解释变量数据难以收集或难以量化,预测效果不太理想。灰色系统方法是处理类似问题的有效工具,灰色模型基于随机的原始时间序列,经处理生成新的时间序列,对其进行分析,寻找生成数变化的规律,并对呈现的规律用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来逼近,建立预测方程,从而确定系统在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未来3年(2010~2012)的茶叶出口规模进行预测。分析所用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数据来源于中国商务部网站的统计资料,灰色预测模型要求原始数据序列中的样本量不少于4个,考虑到中国茶叶出口在2002年以后开始新一轮稳定的增长,因此选取2002~2008年的数据构建原始序列。

2.1 出口数量预测

离散时间响应函数模型为

根据(1)式估计累加数列的数值,然后通过累减还原成原始数列的估计值,计算残差和相对误差,结果在表4中列出,数据显示,模型估计值与实际值的残差数值均较小,模型相对误差绝对值最大是3.5%,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为-0.06%,即平均精度为99.94%,精度很高,残差检验通过。

原始序列x(0)(t)的方差残差序列q(0)(t)的方差后验差比值 C=0.331<0.35,小误差频率 P=1>0.95,预测模型精度为最高一级的“好”,后验差检验通过,说明该模型完全能够用于中国茶叶出口数量的预测。

表4 中国茶叶出口数量GM(1,1)模型残差检验计算表 (单位:万吨)

按照前面的公式及计算过程,对未来3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的预测如表5所示,在没有突发事件影响的情况下,未来3年我国茶叶出口数量将继续稳定地增长,2012年预计我国茶叶出口数量达到32.5万吨。

表5 2010~2012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预测 (单位:万吨)

2.2 出口金额预测

离散时间响应函数模型为

根据(2)计算残差和相对误差,进行残差检验,计算结果在表6中列出,数据显示,模型估计值与实际值的残差数值非常小,模型相对误差绝对值最大是2.7%,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为-0.01%,即平均精度为99.99%,精度很高,残差检验通过。列q(0)(t)的方差再算出后验差比值C=0.06436<0.35,小误差频率P=1>0.95,对比表6可知该预测模型精度为最高一级的“好”,后验差检验通过,说明该模型完全能够用于中国茶叶出口金额的预测。

表6 中国茶叶出口金额GM(1,1)模型残差检验计算表(单位:亿美元)

对未来3年中国茶叶出口金额的预测如表7所示,在没有突发事件影响的情况下,未来3年我国茶叶出口金额将以较快速度增长,2012年预计我国茶叶出口金额为10.9亿美元。

同时,求得原始序列x(0)(t)的方差残差序

表7 2010~2012年中国茶叶出口金额预测 (单位:亿美元)

3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策略分析

3.1 提高出口茶叶产品质量

首先应该在茶树新品种的研究和选育、有害物质的控制检测、茶叶加工、包装、保鲜和设施等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出口茶叶产品的科技含量。其次是加强产品创新,以口味和功能为重点研制茶叶新产品,如果味茶、降压茶等,进一步优化出口茶类产品结构,积极发展有机茶产品,开拓茶叶新用途,大力鼓励科技含量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以茶饮料为例,2000年全球茶饮料产量185万吨,2006年增加到750万吨,可见市场潜力很大,特别在一些习惯方便食品的国家,茶饮料前景广阔。三是强化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尽量与国际接轨,培养茶叶生产、出口企业绿色环保意识。

3.2 稳定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推进茶叶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目前我国茶叶出口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出口贸易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国家,造成主要进口国贸易壁垒增多,摩擦加剧,面对传统市场,我们理应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潜力,注意将茶叶出口贸易从数量的扩张转向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为了规避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风险,应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政府可以运用世贸规则,加大对茶叶企业在市场拓展,如展销会、广告宣传、市场调研等方面的“绿箱”政策支持,给予资金帮助。

3.3 打造茶叶知名品牌,树立产品形象

品牌代表了茶叶产品的特性和企业的文化内涵,是提高茶叶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品牌塑造是以高质量为前提的,所以要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根据茶类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宣传,从体贴、现代、独特以及人本关怀的角度树立产品形象,此外还要加大中国茶文化推广,将茶叶品牌的塑造与茶艺、诗词、书法等传统中国文化相结合。

3.4 提高茶叶出口服务社会化程度,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

茶叶出口涉及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多个环节,很多企业不了解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进口国的政策,迫切需要获得相关信息,如进口国市场容量、消费习惯、产品标准、贸易壁垒等,这就需要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茶叶出口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内容应该包括:一是组建全球化经营咨询服务机构,加强市场调研,开展技术、人才、产品、管理等业务信息服务,二是提供现代化的交易平台,实现现货交易与网络、期货、拍卖、信用等交易方式的结合,让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更加畅通地发展。

政府和茶叶行业组织在建立信息人才的交流通道、研究分析国际市场走势、监督引导行业自律、提供出口指导及预警等方面应当发挥积极作用。

[1]张玫,霍增辉等.世界水产品贸易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7,(6).

[2]牛晓婧,顾国达等.世界茶叶生产与贸易格局的演变及现状分析[J].世界农业,2007,(6).

[3]沈佐民,宛晓春.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7,(5).

[4]于孔燕,倪洪兴等.从世界茶叶供需看中国茶业国际贸易[J].世界农业,2008,(10).

[5]邹晶,姜志新.基于GM(1,1)的灰色系统模型在我国外贸预测出口中的应用[J].国际贸易问题,2004,(2).

[6]邱海蓉.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3).

[7]赵长利,陈海泳,陈德阳.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灰色预测模型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7).

[8]袁嘉祖.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9]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绿茶残差金额
2001年-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资金来源情况表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基于双向GRU与残差拟合的车辆跟驰建模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基于残差学习的自适应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
基于递归残差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红樱绿茶两相欢
立案
综合电离层残差和超宽巷探测和修复北斗周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