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语误用成因探究

2010-07-19黄世春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6期
关键词:望文生义熟语错位

黄世春

熟语运用不仅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然而解这类题时,不少学生望而生畏,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熟语呢?笔者认为,在掌握一定数量的熟语的用法后,了解下列造成熟语误用的几个原因,从中掌握熟语运用几个规律,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望文生义

熟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不仔细辨析,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老张按照惯例把买回来的对虾和猪肉分别称了称,才发现他买的对虾被偷工减料了,足足少了半斤。(2009年重庆卷)

分析:“偷工减料”指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此处将“偷工减料”理解为“短斤少两”,造成望文生义。

二、张冠李戴

有些熟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会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如: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2009年全国卷Ⅰ)

分析:“春秋鼎盛”比喻人到壮年,正值一生最旺盛的时期。此句中用来修饰“时代”,用错了对象,属张冠李戴。

三、褒贬不当

熟语的感情色彩有褒贬之分,如果忽视这一情况,就会出现褒贬不当的错误。如:

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2009年江西卷)

分析:“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犯了褒贬不当的错误。

四、轻重失度

有些熟语词义较轻,有些熟语词义较重,要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熟语,以防止出现熟语词义轻重失度的错误。如:

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2009年四川卷)

分析:“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根据句意,“牛刀小试”用在此处,犯了熟语词义过重的错误。

五、谦敬错位

熟语是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沿用下来的有些熟语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记,有的只能用于称呼自己(谦称),有的则只能用来称呼他人(敬称),如果不注意分辨,就会造成谦敬错位。如: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2005年广东卷)

分析:“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句中用于“陈教授”,犯了谦敬错位的错误。

六、搭配不当

每个熟语的词性和意义不同,在句子中充当的语法成分也会不同。如果对熟语的语法功能不了解,违背语法规则,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如:

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為重要了。(2007年安徽卷)

分析:“完美无缺”指完整美好,没有缺点。一般只作定语或宾语,不作状语。而“完美无缺”在句中却作了“取出”的状语,出现了搭配不当的错误。

七、重复累赘

熟语的意思与句中某个词语的意思重复,造成了表意的重复。如:

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2009年山东卷)

分析:“左右为难”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前面的“最感”多余。

八、不合逻辑

从逻辑事理的角度考虑,使用的熟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吻合,甚至矛盾。如:

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009年北京卷)

分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指一个人把守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根据句意,既然“无路可通”,也就无所谓“关口”,没有“一夫当关”的说法,此处犯了不合逻辑的错误。

另外,还应注意熟语的多义性。对于多义熟语,要注意弄清其不常用义,以免误用。如:

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2007年安徽卷)

分析:“粉墨登场”常用义是“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不常用义是“指化装后出场演戏”。这里用的是其不常用义,使用正确。如果不清楚其不常用义,就可能误用错判。

以上对熟语运用的病因分析仅仅是熟语误用的一般情况,其实,现实生活中误用熟语的现象远不止这些。我们应在运用中用心思考,不断总结,以提高熟语运用的正确率,从而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作者单位:简阳中学)

猜你喜欢

望文生义熟语错位
20世纪以来我国综合性熟语词典出版分析
看图猜熟语
韩汉“马”字熟语对比研究
紫阳
群策“错位相减法”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错位相减法”那些事儿
巧手连线
翻译切莫望文生义
角色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