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会计为企业把脉

2010-07-15刘泊成

经济视角·下半月 2010年6期

徐 勇 刘泊成

摘要:会计为企业把脉,是会计对企业有机体运行状况的诊断职能,是对传统会计职能的超越和发展。会计为企业把脉,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原则,以机会成本为理论依据,以成本、收益和利润分析为重点。当前,强化会计的把脉功能,应从推进数字会计提高把脉效率、树立把脉意识挖掘把脉潜能以及转变观念鼓励把脉外包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把脉职能;机会成本;事先预防;会计外包

作者简介:徐勇(1969-),男,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

中图分类号:F235.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13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36-03

一、会计为企业把脉释义

(一)会计为企业把脉的内涵

“把脉”是中医学的一种独特诊断方法。会计为企业把脉,是把我国中医学理论和方法精粹——把脉机理运用于会计学中,用以描述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具有的核心功能的形象说法。众所周知,企业如同人体一样是一个鲜活的有机体,不仅有自己的名称形象、机制结构,还有独特的精神理念。每个人都会生病,生病了要看医生。同样,一个企业也会有感到不适甚至承受“病痛”的时候,“病在里,标在外”的古训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企业病症不同程度地在财务数据中体现,因而会计应根据企业脉象,诊病、治病,成为企业的保健医师。因而,会计为企业把脉,意指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要像资深老中医一样,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整理和分析,诊断企业健康状况,昭示问题,找出成因,给出建议。

会计为企业把脉,包括脉象表达、诊断报告和保健预案三大内容。首先,收集企业的成本、收益、品牌效应、人才贡献率、市场份额等脉象信息,通过报表或图示的方式进行脉象表达。值得一提的是,会计把脉所需脉象信息应来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因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信息的对内会计。它收集、计量、分类和报告的是那些有助于经营管理者制定计划和做出决策的信息,既包含财务信息,也包括非财务的信息,具有范围广、跨学科等特点,而且不受政府部门强制性规定的约束等。 其次,通过对脉象信息的再整理、再加工和综合分析,诊断出企业所处的状态——健康态、亚健康态、轻度疾病还是重症疾病,说明得了什么疾病、什么原因导致的疾病,并形成诊断报告。如企业经营处于规模报酬递增期,机体运行处于健康状态的诊断报告、企业处于外部不经济的亚健康状态,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负效应传导等。最后,根据诊断报告,提出保健预案,如经营成本削减和调价预案、改善销售费用和产出比的预案、加快存货周转率预案等。

(二)会计为企业把脉的意义

会计为企业把脉,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 把管理看成至少由计划、执行和控制3个基本环节构成的一个过程。

实践表明,会计为企业把脉,使得会计工作的脉象反映、诊断报告和保健预案与管理工作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相衔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会计为企业把脉,有利于消除会计与管理者错位鸿沟。对于谋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来说,管理当局是企业目标的实施者。这就决定了管理当局希望企业会计站在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立场,寄希望于会计和管理当局立场一致,产生出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协同效应。会计为企业把脉,使得会计由从前的从属地位变迁到与管理层一致的主体地位,消除错位鸿沟,形成管理和谋划的协同效应。

二、会计为企业把脉的原则、理论基础和焦点

(一)会计为企业把脉的原则

1、整体把握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系统论以整体性为前提,整体性构成系统论的核心。企业如同人体一样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系统内各部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计为企业把脉,切忌根据某些局部信息作出整体性判断,犯下点盖面的错误。应本着对企业经营脉象总体把握、综合系统分析的原则,通盘考虑全面会诊作出诊疗预案。

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把脉企业经营效果,要盯住但不能仅仅盯住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为,经济效益脉象反映的是企业近期运营状况,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脉象则反映是企业中远期运营前景。只有具有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的企业,才能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才有长远效益。

3、事前预防与辩证施治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是企业资本安全和收益,要求实现资本保值和增值目标。他们期望时时得到会计部门提供的真实、可靠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报告。会计为企业把脉,要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依据事前预防的原则,防范于未然,保障企业的安全;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病症,要以辨证施治为原则,给出标本兼治的建议。

(二)会计为企业把脉的理论基础

机会成本来自于西方经济学,与现行会计中的会计成本有着重大区别,用机会成本来度量企业成本进而为企业把脉,有利于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有利于输出真实可靠的脉象信息。一般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生产者放弃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益。通常,理性且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总是选择做机会成本低的事。根据机会成本的理论做选择的好处在于:从企业的角度看,有利于厂商实现更大的利润,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从社会角度来看,有利于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一般来说,竞争性领域的企业,或激励机制比较健全的企业与垄断企业相比,他们对于机会成本更为敏感。然而,在会计核算中,人们往往使用的是实有成本,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费用。由于人们一般把成本理解为直接费用,还因为机会成本在有些会计账目中反映不出来等原因,通常有忽视或低估机会成本的可能。忽视机会成本,很有可能夸大利润,使得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因此,经济分析中资源的使用应该按照机会成本来考虑它的应有成本,而不仅仅局限于实际发生的实有成本或会计成本。

会计信息尤其是盈利信息是投资者评价公司业绩进而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如果盈利信息不真实或被扭曲,就会误导投资者,使其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用机会成本构筑会计把脉模型,所绘制的脉象信息更加安全可靠,大大降低信息扭曲的可能性。

(三)会计把脉的基本立足点

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会计为企业把脉也应聚焦于此。围绕利润最大化,会计在把脉中,要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收集脉象信息,本着观察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的对比结果,做出盈利还是亏损的诊断报告,根据诊断报告做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的保健预案。

现以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企业短期均衡为例说明。企业按照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产量,面对不同的市场价格,会计把握企业成本收益脉象,从而做出诊断。如下图所示:

1.A点:严重亏损,坚决停产。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即P5

2.B点:中度亏损,企业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当市场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即P4=AVC,企业亏损,平均收益能够支付全部平均可变成本,生产与不生产亏损量相同,企业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企业根据外部情况作出生产或停产的选择。

3.C点:轻微亏损,企业生产比不生产强。当市场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低于短期平均成本时,即SAC>P3>AVC,企业亏损,平均收益不仅能够支付全部平均可变成本还有剩余,生产比不生产亏损量要小,企业应该选择生产Q3的产量。

4.D点:收支相抵,获得正常利润,企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当市场价格等于短期平均成本时,即SAC=P2,企业收支相抵,企业虽然没有超额利润却获得了正常利润,企业应该选择生产Q2的产量。

5.E点:获得超额利润和正常利润,市场前景看好。当市场价格等于短期平均成本时,即SAC=P1,企业收益大于平均成本,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正常利润,企业应该选择生产Q1的产量。

三、强化会计为企业把脉功能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数字会计,提高把脉效率

各大中型企业管理层需要文字性会计把脉报告,通过人力、依靠手工方式费时费力。以会计电算化、智能化财务软件为表现形式的数字会计,将大大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某些高端智能专家把脉软件,把企业财务数据输入电脑,快速生成一个全面的、专家级的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找出企业经营中的漏洞,针对漏洞提出改进的建议。数字会计建设,能有效地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负担,使他们能从简单重复而又无味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精力从事更主要的诊断、管理和决策工作,从而提高会计的把脉效率,充分发挥会计的把脉职能。

(二)树立把脉意识,挖掘把脉潜能

会计人员要摒弃简单记账思想,树立医师把脉意识,把触角延伸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对资本管理、现金流的管理、对人才的开发、效率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把脉,谋全局者,不谋一隅。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会计的基本职能,发挥会计人员的管理才能。

通过激励机制,鼓励本企业会计人员参加培训提高技能,将是低成本获得本企业把脉医师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能够把脉的管理会计师人才稀缺,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可以引入激励机制调动现有会计人员进行职能转型,多方位培训把脉医师。然而,一般会计人员要做到根据企业脉象进行复杂的逻辑分析与推理,对现有信息进行再创作,成为企业的把脉医师,需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丰富的实战经验,需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

(三)转变管理观念,实行把脉外包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会计外包应运而生。近十年来,会计事务所作为接包单位,提供的高端业务——高级管理会计师为发包企业提供经营管理诊断服务量呈现上升态势,这与部分企业引入核心竞争力理论,转变管理观念密不可分。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现代会计外包实践产生的理论前提,由Prahalad和Hamel提出。该理论指出,在需求快速变动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能力组合与价值创造体系,对企业的竞争优势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应通过资产简约和结构瘦身,把全部精力持续投放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链条上,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企业能做到的就是完成企业短期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发展计划,却很难对企业进行全局监控,更难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胸怀。而且,对现有会计人员培训,使之从记账师成为把脉师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而,转变管理观念,把企业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会计把脉业务,从企业生产链条中剥离出来外包出去,不仅可以获得会计部门专业化的服务,及时了解企业机体成长中的问题,及时治疗,还能起到降低管理成本的作用。

(责任编辑:方涵)

注释:

① 俞茵.最具“钱景”的热门职位分析之一——为企业营运“把脉”的管理会计师[DB/OL].http://arts.51job.com/arts/02/207968.html

② 中国会计学会编写组.会计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③ 游运.会计与企业管理关系新探[J].冶金财会.1995,(06).

④ 孙宇晖、刘静暖.西方经济学基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⑤ 财务管理:对企业盈余管理“号脉”[DB/OL].http://www.mrmhw.com.

⑥ 让财务数据为企业经營把脉[DB/OL].http://www.chinaacc.com/new/

⑦ 水家耀.企业外包与核心能力[J].江苏商论,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