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铁路运力资源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探讨
2010-07-13陈明莉
陈明莉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运输与管理工程系,湖北 武汉 430205)
铁道部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 中对鄂西地区作出了重要的布局与规划,将新建汉宜 (武汉—宜昌)、宜万 (宜昌—万州)、十宜 (十堰—宜昌)、荆岳 (荆门—岳阳) 等高标准铁路,对既有武康线 (武汉—安康) 进行扩能改造,鄂西地区将形成以汉宜、宜万、十宜、荆岳、武康、焦柳等铁路构成的多重环状铁路网,地区铁路运输资源将得到极大发展。2008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做出《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将其纳入湖北省“两圈一带 (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战略规划布局。因此,按照铁道部、湖北省的战略规划,应充分利用好铁路运力资源,积极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情况
1.1 鄂西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由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 (州、林区) 构成的圈域,区域人口2 930万人、面积12.8万 km2,分别占全省48.27%和68.77%。区域拥有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宜昌市、襄樊市) 和湖北省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恩施州)。由于地理环境、交通制约、产业分布等因素的影响,鄂西地区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区、边远地区、三峡库区为一体,与东部武汉城市圈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鄂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2个世界文化遗产、9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 3 个国家级地质公园,详见表1。2008年统计资料显示,鄂西地区接待国内旅游者5 1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4亿元,接待入境游客88.7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21亿美元。
1.2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由于交通、资金、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鄂西地区旅游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虽然鄂西地区占有全省60%以上的旅游资源,但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比重偏低,2008年 2 项指标仅占全省45%和37%。鄂西地区旅游业与发达地区及周边地区也有很大差距。2009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风景区的武当山接待游客160万人次,与其同类景区的峨眉山接待226.8万人次、少林寺突破650万人次;神农架接待游客约100万人次,而同为生态旅游景区的四川九寨沟接待157万人次、湖南张家界各景点为1 900万人次;三峡大坝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同为水利工程枢纽的都江堰为338万人次。
2 国内外利用铁路运力资源开发旅游线路
铁路运输具有快速、安全、环保、运能大的优点,一直是游客首选的运输方式之一,国内外有很多利用铁路开拓旅游景点、吸引游客的成功经验。
德国铁路公司是德国旅游局的合作伙伴之一。德国国内旅游交通中,铁路市场份额占17.3%,居公路之后排名第二。加拿大铁路旅游公司开辟了蒙特利尔—哈利法克斯、多伦多—温哥华横跨美洲大陆的旅游线路,这条线路具有“行一路看一路风景”的特点,在加拿大广袤美丽的背景下,长途火车旅游为旅客带来了无穷变换的观景体验。
国内利用铁路开发旅游资源的有青藏铁路和昆大丽 (昆明—大理—丽江) 铁路。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给旅游业带来“井喷”式的发展势头,极大地带动了西藏特色资源的开发,至2009年底,通过青藏铁路输送的游客达556万人次;高原矿泉水、青稞啤酒、核桃油等特色产品也进入内地市场。昆大丽铁路连接着昆明、大理、丽江等风景名胜,随着昆明至丽江直达快速旅客列车的开通,旅客只需花费41元,即可以乘坐火车欣赏沿途美景,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热衷的旅游方式之一,为云南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3 鄂西铁路建设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带来发展机遇
3.1 武汉的地位与作用
武汉地处中国东西与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组成的复合轴线的交汇处,拥有紧密衔接、优势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铁路线路由既有铁路干线——京广线、武康线、武九线和规划建设中的京广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构成,在规划的快速客运网中,武汉是 4 大客运中心之一,未来将实现与全国主要城市“5 h交通圈”;武汉高速公路与多条国道纵横交织;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华中地区航空客货集散中心和航空枢纽港。为此,各种交通方式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为提升武汉在全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以及鄂西旅游创造便捷的交通条件,并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表1 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3.2 鄂西铁路建设带来的交通变化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指出,鄂西地区将新建和改建多条铁路,极大地改善区域内交通条件,缩短各旅游景区间以及与武汉的时空距离,释放旅游潜力,为提升鄂西旅游奠定基础。主要铁路建设项目如下。
(1)新建汉宜、宜万铁路。汉宜和宜万铁路是我国沪汉蓉快速铁路客运通道的组成部分,汉宜线设计速度为250 km/h、宜万线设计速度为160 km/h。目前武汉—宜昌主要依靠高速公路以及既有的长荆 (长江埠—荆门)、焦柳 (焦作—柳州) 铁路,旅行时间均需 4.5 h 以上;武汉—恩施主要依靠公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旅行时间最少需要 6 h。汉宜和宜万铁路建成后,武汉—宜昌的旅行时间将缩短到1.4 h,至恩施缩短到 3.1 h。
(2)改建武康铁路。武康铁路是沪汉蓉通道的组成部分,将由单线铁路改建为复线铁路,速度目标值提升至200 km/h。扩能改建后,武汉—襄樊的旅行时间由原来的3 h 缩短到2 h,武汉—十堰的旅行时间由原来的 5.1 h 缩短到 3.5 h。
(3)新建十宜铁路。十宜铁路是路网规划中运石铁路的组成部分,设计速度为160 km/h,连接武当山、神龙架、三峡大坝等风景名胜,是一条重要的旅游开发线路。目前该地区交通比较落后,建成后十堰至宜昌的旅行时间由原来的 6 h 缩短到 2 h。
(4)新建荆岳铁路。荆岳铁路是京广、沪汉蓉、焦柳 3 条铁路干线的重要联络通道,连接岳阳、荆州、宜昌、襄樊,设计速度为160 km/h,建成后荆门至岳阳的旅行时间由原来的 4 h 缩短到1.2 h,荆门至武汉的旅行时间由原来的 3 h 缩短到1.2 h。
3.3 铁路运力资源促进鄂西旅游经济的发展
依托丰富的铁路运力资源,整合鄂西旅游资源,使各旅游景区间联系便捷,实现武汉与各景区间的“1 日折返”。结合武汉在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以武汉为中心,开行武汉至主要景区的旅客列车,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拓鄂西旅游品牌。根据旅游景点的分布,应开行以下线路的列车,武汉至鄂西主要景区的旅行时间见表2。
(1)开行武汉—十堰的旅客列车,打造武汉至十堰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武汉—十堰旅客列车,途径随州、襄樊,主要有古隆中、襄阳古城、丹江口、净乐宫、武当山,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炎帝神农故里等众多旅游景点,是楚文化、三国遗迹的聚集地。武康线改造完成后,武汉—十堰约3.5 h,至襄樊仅2 h,可开行武汉—十堰“朝发夕归”旅客列车,实现武汉—武当山、襄阳古城等主要旅游景点 1日游。
(2)开行武汉—宜昌 (恩施) 旅客列车,打造三峡、清江民俗生态旅游线路。武汉—恩施旅客列车,途径荆州、宜昌,主要有荆州古城、三峡大坝、柴埠溪大峡谷、清江古城、清江画廊、唐崖土司城遗址、鱼木寨、腾龙洞等旅游景点,是体验清江土苗民俗风情的旅游胜地,也是武汉地区周末度假休闲之所。汉宜和宜万铁路建成后,武汉至恩施为 3 h 左右、至宜昌仅 1.4 h,可开行武汉—宜昌 (恩施)“朝发夕归”旅客列车,实现武汉至三峡、清江画廊、腾龙洞等主要旅游景点的1日游;还可以在周末加开至宜昌的旅游列车,吸引武汉市民至宜昌休闲度假。
表2 武汉至鄂西主要景区的旅行时间
(3)开行武汉—荆门旅客列车,打造楚文化及休闲旅游线路。武汉—荆门旅客列车,途经荆州,主要有荆州古城、荆州博物馆、明显陵、大洪山等旅游景点。汉宜铁路和荆岳铁路建成后,武汉至荆州仅1.2 h,开行武汉至荆州旅客列车能够实现武汉至荆州1日游。
(4)开行武汉—十堰—宜昌—武汉的环形列车,打造“一江两山”精品旅游线路。环形列车途经襄樊、十堰、神龙架和宜昌,基本涵盖鄂西地区最为著名的风景区,主要包括葛洲坝、长江三峡、西陵峡、三峡大坝—高峡平湖、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燕天景区、自然博物馆、房县温泉、丹江口水库、武当山等旅游胜地。开行武汉—十堰—宜昌—武汉的环形列车,全程旅行时间约 7 h,可以打造“一江两山”精品旅游线;同时武汉至神龙架仅2.5 h,实现武汉至神龙架的1~2日游。
4 结束语
鄂西铁路项目规划建设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旅游发展带来机遇。借鉴国内外利用铁路开发旅游线路的成功经验,以武汉为中心、以铁路为主要交通方式打造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对于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1]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Z]. 武汉: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
[2]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生态专项规划[Z]. 武汉: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
[3] 陈宝玉. 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合作机制探讨 [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9):27-30.